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泰传统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是广西中医药大学和泰国孔敬大学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双赢而成立的国际联合实验室,是目前第一个中国与东盟国家成立的中医药领域的联合实验室。本文从联合实验室建设的意义、建设目标、运行机制、建设途径、建设成效等多方面阐述了联合实验室的探索和实践,以期对我国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及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是提高我国大学科研实验室建设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暨南大学-香港大学脑功能与健康联合实验室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要求,以探索脑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带有普遍意义的机制为共同目标,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双方的技术、设备、人才和课题等条件,相互借鉴对方的管理经验,改革实验室原有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双方实验室的共赢提升。以暨南大学-香港大学脑功能与健康联合实验室为例,通过深入阐述联合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建设经验、实施意义以及建设成效,旨在为今后联合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0):235-237
校企联合实验室是提高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了校企联合实验室现实发展基础,提出了教学培训主导型、科学研究主导型和生产研究主导型3类合作模式,总结了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作用,从保障机制、管理体制、信息化交流平台等方面讨论了进一步推动校企联合实验室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0):255-257
通过对校企联合实验室人员与一般实验室人员的比较分析,结合东莞理工学院-中国移动联合MM移动实验室建设管理实践,从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等方面论述了校企联合实验室人员的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历经数十载的建设和发展,已经突破了相应的体制机制的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形式,已成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普遍关注的问题。经过国内外各机构的长期探索和实践,校企联合实验室是有效地将科研成果、产业应用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联合实验室的建设背景,归纳了新型校企联合实验室的合作模式,提出了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的对策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是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该文分析了校企联合实验室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讨论了校企联合实验室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领域的功能和作用,总结了校企联合实验室运行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提出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业务技能培训三类合作机制,并从保障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讨论了校企联合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北斗导航与物联网是我国两大战略新兴产业,各高校相关专业实验室建设明显存在滞后和不足。为使学生完成基于北斗与物联网的基础实验以及创新性应用系统开发,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开发能力。根据北斗导航与物联网应用技术及现状,提出了建设北斗导航与物联网联合实验室的具体建设目标和建设方案。紧密结合导航和电子专业必修课程授课情况,探讨适用于本科培养的定位导航、通信、射频识别等实验内容,同时完善了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8.
就业动态     
正教育部推出"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计划"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日前推出"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计划",依托高等学校整合提升并建设认定一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该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到2020年,选择高校优势学科和领域,依托国家级或水平相当的科技创新平台,择优整合提升和认定一批有一定规模、代表我国科学研究水平和  相似文献   

9.
以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清华大学)为例,介绍实验室4年来使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在平台建设、学术交流、对外开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对经费使用及实验室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广东省教育厅、香港教育统筹局、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共同实施推进的粤港学校结盟计划尘埃落定。5月20日,在粤港两地教育官员的见证下,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香港培侨中学等33对粤港中小学校,在香港举行了盛大的签署协议仪式,缔结为姐妹学校,谋求粤港两地教育的共同发展。这是粤港两地历年来最大规模的学校结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