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响 《视听界》2002,(4):32-32
在四月份召开的“《南京零距离》及中国都市电视新闻战略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均对《南京零距离》栏目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也有领导和专家指出:“一般而言,一个栏目在三个月到半年后将进入平台期,此时观众对其新鲜感逐渐丧失。栏目主创人  相似文献   

2.
任晓润 《视听界》2005,(1):70-72
十二年前,在中国电视新闻走向蓬勃发展的起步期,深度报道以其不同凡响的超越为观众瞩目,也成为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中的事业殿堂,当深度报道所涵盖的理念对中国电视新闻事业产生质的飞跃时,曾经作为深度报道代表性载体的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却遭遇到来自受众的“寒流”。《江苏新时空》、《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法治现场》、《第一时间》、《西安零距离》、《成都全接触》等等“新闻超市”①类栏目如星星之火在全国呈燎原之势,其受观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创办者当初的期待。有学者认为此“新闻超市”类栏目以其“民生”特质而堪称“十年来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②也有学者认为此类节目过于媚俗,降低了新闻性栏目的品位。③本文从“主体意识”的角度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王莹 《声屏世界》2009,(4):54-55
《南京零距离》一炮走红后,中国电视新闻圈中掀起了一股“民生潮”,各地方电视台相继办起了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在遍地开花无限风光之后,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正武 《新闻前哨》2005,(10):46-46
从2003年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南京零距离》在当地短时间内制造收视奇迹起,全国各地迅速涌现出一批同类节目,如湖北电视台的《现在直播》、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湖南电视台的《都市一时间》、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等。在中国首届十大名牌栏目评选中,两档地方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和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的入选,再次使民生新闻成为人们注视的焦点。有人说,民生新闻的异军突起,掀起了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第三次革命浪潮”,成为我国电视新闻领域的一道靓丽风景。  相似文献   

5.
解读电视低端新闻的克隆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元旦开播的《南京零距离》取得收视和收益成功后,中国的地方电视新闻媒体以它为范本大量克隆,出现了一股热潮,有人甚至把这种现象称为“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3年后,这种克隆现象风头不减,持续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仅省级电视频道已经出现30多个类似的电视新闻栏目。由于不少地、市级电视台克隆《南京零距离》的时间更早.目前这种克隆新闻栏目群体的数量非常巨大,  相似文献   

6.
人文视野中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霆 《新闻导刊》2006,(3):39-40
论起这几年各地最为“抢眼”的电视新闻节目品种.业内人士恐怕都会想到民生新闻。的确,近几年来里,随着《天天630》(重庆台)、《阿六头说新闻》(杭州台)、《南京零距离》(江苏台)、《第七日》(北京台)等一批以反映和报道百姓日常生活为宗旨的电视新闻栏目的开办.民生新闻节目渐次在各地电视观众的视野中凸显出来。在有些城市,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7.
安百杰 《青年记者》2007,(12):100-102
在电视新闻采访和电视节目制作中,现场的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比如,央视《新闻调查》把“接近真相,从现场开始”作为自己的定位理念,除此之外,江苏电视台《江苏新时空》栏目开办了一个子栏目《正在现场》,而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则把《南京零距离》的另一档姊妹新闻栏目命名为《绝对现场》。作为中国电视新闻的旗舰,央视新闻频道更是把“第一现场”当作自己频道的追求境界。  相似文献   

8.
安百杰 《青年记者》2007,(12):100-102
在电视新闻采访和电视节目制作中,现场的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比如,央视《新闻调查》把“接近真相,从现场开始”作为自己的定位理念,除此之外,江苏电视台《江苏新时空》栏目开办了一个子栏目《正在现场》,而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则把《南京零距离》的另一档姊妹新闻栏目命名为《绝对现场》。作为中国电视新闻的旗舰,央视新闻频道更是把“第一现场”当作自己频道的追求境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2002年1月1日,江苏城市频道推出了一档名为《南京零距离》的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栏目坚持“民生新闻”的理念,用平民的视角和态度记录百姓的生活实态。之后《南京零距离》迅速走红,不仅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电视节目民生新闻的新浪潮,也使“新闻零距离”的内涵被延伸扩展,成了许多报纸进行新闻报道时所追求的目标。他们力求新闻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给受众“零距离”的新闻体验。  相似文献   

10.
《南京零距离》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倾力打造的一档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该栏目于2002年1月1日开播, 面向省会南京,以报道南京,服务南京、宣传南京为宗旨,主要内容由社会新闻、生活资讯、孟非读报、观众热线、现场调查等构成。该栏目一经推出,即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和好评,真正实现了与电视观众的“零距离”,被誉为“南京人的  相似文献   

11.
江元丽 《青年记者》2008,(12):94-95
存在的问题 2002年1月1日,以"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与南京没有距离"为口号的一档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在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隆重推出,这对历来只强调"上情下达"而忽视"下情上达"的中国新闻界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据有关资料统计,2004年<南京零距离>栏目在招标中得到了1.0088亿元的广告代理费,成为了中国身价最高的电视新闻栏目,创造了中国电视新闻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平民化背后的媚俗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电视新闻而言.形式是比较容易学的。比如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从推出”民生新闻”到现在不到两年.各地电视台已经纷纷模仿.办起了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13.
一、一个栏目吸引一座城市 2002年1月1日,江苏城市频道推出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以直播60分钟的体量,镜头下沉,视角平移,注重对百姓生活环境,生存状态和精神需求的关注。和观众同感忧乐,冷暖与共,与时俱进。一时,博得全城瞩目。 城市频道前4年同时段的平均收视率为1.5%左右,推出《南京零距离》后,收视率一路飙升(图1)。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元旦,《南京零距离》新鲜出炉。这一档第一次高举“民生新闻”大旗的栏目自开播以来,就一举成为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王牌栏目。其收视率之高,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收视率奇迹”。《南京零距离》的大热在全国各大省市电视台引发了一股“克隆”热潮,2002年以来,仅南京地区就先后出现了6档类似的节目,如《直播南京》、《绝对现场》、《法治现场》、《标点》、《服务到家》、《1860新闻眼》等。  相似文献   

15.
屠晶靓 《视听界》2005,(3):29-31
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开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办“民生新闻”的热潮,各家电视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民生新闻大战如火如荼。仅在南京市场,就有《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服务到家》、《法制现场、《标点》六档民生新闻栏目拼杀得不亦乐乎。全国各地方电视台,光是叫“零距离”的新闻栏目就有二十多个,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总数超过一百。  相似文献   

16.
自从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创办以来,民生新闻栏目在地方电视台顿时风生水起,渐有燎原之势。《南京零距离》作为一档地方新闻节目如何跻身全国十强,如何在短短两年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如何催生出一种新的电视新闻语态?  相似文献   

17.
江苏三档新闻栏目你追我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做大市场这块蛋糕 曾经因1999年的报业大战而备受瞩目的南京新闻市场,再掀新一轮电视新闻大战,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粉墨登场;7月8日南京电视台的《直播60分》新鲜出炉;7月22日江苏卫视的《江苏新时空》横空出世。一年之内三个时长1小时的新闻栏目的出现,使观众感受到了海量信息的潮涌,在惊呼“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同时,也体会到资讯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8.
互动,让电视新闻更好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涛 《青年记者》2006,(20):58-59
把互动引入电视,应该说是几年前才兴起的新事物,但其发展速度之快绝对超出了人们的想象。2002年1月,开创中国民生新闻理念之先河的《南京零距离》首次在电视新闻栏目中开设了“现场电话”,让观众直接参与到新闻节目中,与主持人在热线中就某个话题进行交流,把自己的心声传达给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地方民生新闻栏目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电视新闻领域的又一道亮丽风景。在当下众多的地方民生新闻栏目中,江苏台的《南京零距离》、北京台的《第七日》、湖南台的《晚间新闻》、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以及温州台的《温州零距离》都是最具民生新闻特质的典型范式,它们以独特的新闻理念和操作方式,冲破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重重包围,获得了其他自办栏目难以望其项背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20.
《声屏世界》2009,(6):67-67
5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电视地面频道——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正式改版升级,栏目名称改为《零距离》。升级后的《零距离》提出“民生新闻3.0”的概念,并把民生新闻的历程大致分为三大阶段:1.0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