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少核电站的宣传资料,都说核电是一种高效清洁且廉价的能源,比其它能源要优越得多。然而,今年春天日本东北地区里氏9.0级大地震的发生,令核电站的危险性暴露了出来。一时间,人们谈核色变,  相似文献   

2.
我们预测,国家很可能于近期上调2020核电规划至8000万千瓦《2007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制订了2020年前核电总装机4000万千瓦的目标,而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核电站已达到3600万千瓦,核电作为目前最清洁、最经济的发电方式,是目前最适合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方式之一,我们预测国家很可能于近期上调2020年核电装机目标至8000万千瓦。  相似文献   

3.
世界核电格局及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电是一种安全、清洁、经济、高效的能源,自1950年代第一座核电站建成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许多国家先后建造了核电站。核电发展现状特别是1970年代世界发生能源危机以后,会在可预期的新能源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30余年的时间几乎走完了常规电站100多年的历程。目前,核电已经与水电、火电一起成为支撑世界电源的三大支柱。据统计,截止到2002年底,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已达438台,总装机容量达到3.6亿千瓦,在全球供电量中核电所占比重约为16%。与水电、火电相比,核电是一种经济的能源。从投入产出分析看,建造核…  相似文献   

4.
为了补充能源映口和改善能源结构,人们在积极探索新型能源,虽然中国风能资源相当丰富.可由于技术、经济等原因,规划到本世纪末风电装机容量只能达到100万千瓦。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潮汐能,也才开始在西藏拉萨和东南滑海建设万千级电站。只有核能才是当今最现实的补充能源。截至1995年底.世界已有30个国家和地区建成核电站.拥有431套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3.42亿千瓦.核电发电量已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  相似文献   

5.
认识核电站     
要想不害怕"核",就得先认识"核"。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次引起核恐慌的主角——核电站。核电是一种安全、经济、可靠的清洁能源,核电站用来发电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但是,核能利用的安全问题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基于此,首先对日本福岛核事故进行了简要描述,并以分析日本福岛核事故为例从提高认识、技术创新、加强监管和增强核安全文化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核电安全运行所要采取的途径。最后指出要通过各种方式寻求包括氢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在内的其他新型清洁能源代替核能,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核电安全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世界都面临着能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环保问题,核能作为新型的清洁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利用核能发电已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核电也是促进节能减排、缓解人类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那么我国是如何利用核能发展核电事业的呢?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必读》2013,(11):6-7
随着世界多个国家重启核电,我国也悄然开启建设核电强国的新里程.不久前国务院通过的《核电安全规划》明确提出“全面建设核电强国”的目标,并将核电产业定位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还特别提出了“最先进的技术和最严格的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不少核电站的宣传资料中,核能被介绍成一种高效清洁且廉价的能源,比其他能源要优越得多。然而,日本东北地区里氏9.0级大地震的发生。令核电站的危险性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从五个主要方面来介绍秦山核电二期核电站压水堆型的安全保障体系,这五个方面包括核电站的设计特点、压水堆发生严重事故类型、电站辐射防护监督情况、秦山核电站安全运行与管理的基本情况和电站遵从的国家安全法规及安全监督等。通过对这几个方面具体进行分析,从而充分认识到核电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核电站建设人才缺乏是影响核电能源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我国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向中没有核电站建设方向。为满足核电站建设的需求,文章分析了核电站建设特点,进而明确了核电站建设的人才培养要求。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依托某高校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大纲,探索了满足核电行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的人才培养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日,看了一篇俄罗斯《青年技术》杂志上的文章《农场主买核电站?》,给了我很大启发,觉得发展小核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俄罗斯和美国的核电专家预测“小核电热”即将到来,并为在世界小核电技术市场上争得最大的份额而展开了一场争夺战。看来,在核电问题上我们有许多人都忽视了这一点,即核电这个东西走大型化的路子是很难有大的发展,因为建大型核电站初期投入实在太大,不易筹措,而且大型核电站运营管理难度也太大。人类进入核电时代已经好几十年了,但是迄今核电在世界能源总量中所占比重还不到一成,其首要原因正在于此。而装机容量0.5—10…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潜力极大的清洁能源,核能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青睬。然而.核废料的处理一直是核电发展面临的一大艰巨挑战。由核燃料处理而引发的争论也从未停息过。核反应堆产生的废料主要由燃烧过的燃料棒组成,而这些燃料棒在燃烧之后仍然含有放射性同位素(铀-235裂变时形成的放射性同位素)。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本文选自3月31日发表在《经济学人》上的一篇文章。日本3.11特大地震、海啸发生之后,最引人关注的核安全危机的阴霾持续不散。此次核危机事件的发生将经营福岛核电站的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经营核电站失责,应对核危机不力,让“东电”成为了众矢之的。但作者认为.这场危机也同时暴露了日本能源政策的失败。日本核泄漏危机不是单纯一个公司的过错,而是整个国家能源战略的失误。  相似文献   

15.
自1954年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在前苏联运行以来,核电站的建设发展很快,技术也日趋成熟,1966年以后世界核电站装机容量以年平均25.5%的速变递增。 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国际上就核电的利与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些国家也因此减少甚至停止了核能发电,但是许多国家仍然重视和发展核电。近几年全球投入运行的核电站不断增  相似文献   

16.
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能源对于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不断提升,各国在能源领域所开展的外交活动日益活跃,能源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地位迅速攀升。因此,大力加强能源外交及对能源外交理论的研究,制定与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相配套的能源外交战略,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外交战略,应该有其明确的内涵与定位,能够把握现存的问题并给以解决问题的出路筹谋。  相似文献   

17.
核电能源的发展备受争议。网络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引导公众的舆论至关重要。采用实验组与控制组对照的前测后测设计,探讨了博文干预对核电能源发展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核电能源持有更为消极的内隐态度;内隐核电能源态度和外显核电能源态度不相关;博文干预对大学生的内隐核电能源态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外显核电能源态度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方圆 《高中生》2009,(9):65-65
中国要建核电站.是周恩来总理生前的遗愿。国务院于1981年11月4日正式批准核电站工程上马,并列入国家重点项目。坐落在浙江省海盐县杭州湾畔的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替代能源与中国液化天然气行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石油危机的冲击和煤炭、石油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全球许多国家今后几十年的能源发展中,天然气作为新型洁净的能源开发和利用,在国家环保安全和能源保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液化处理的天然气通过航运安全送往遥远的能源需求国,这就是液化天然气(LNG)。液化天然气(LNG)可以用作调峰手段,成为替代能源。由于国际国内天然气资源的分布不同,LNG产业能源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不平衡,LNG在各个地区市场、运输、储存、计量、收益等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需要实行液化天然气行业标准化。与此同时,充分开发与利用天然气资源,完善LNG产业链和挖掘LNG价值链,也将成为今后LNG产业政策与法规重点关注和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194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可控核裂变压应堆,揭开了人类利用原子能的新篇章。1954年(原)苏联建成了世界第一个5000千瓦的核发电站,显示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前景。现在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核电站,400多座核电站投入商业性运行。到1990年世界核电站总发电量已占总发电量的15%以上。法国核电量已占其全国总电量的75%,居世界首位,比利时达67%,美国是核电量最多的国家,核电量占全国总电量的16%,日本已达27%并计划到1995年达到35%,到本世纪末我国核电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