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三教统筹”的农村初中办学模式。以“面向学生及社会,培养新人才”为办学方向,以“实施技能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建立学习型社会”为指导思想。用灵活多变的办学手段满足市场要求,向社会各界提供劳动技能培训,成为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和人才再教育的平台。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培养原则,发展成人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切实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科学》2005,(3):39-40,57
一、转变观念,坚持"两个输送"的办学目标 一是转变"农村初中只为升学服务"的观念,树立了"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兼顾"的教育观.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认为农村初中的主要职能就是为上级学校,特别是普通高中输送合格新生.这种"农村初中只为升学服务"的片面的教育观,在自觉不自觉地主导着大多数学校的教育行为和一些领导干部以及社会舆论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价,也严重影响了学校全部职能的发挥,使一些感到升学无望的学生中途辍学.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一个规模比较庞大的“空巢学生”新群体。湖北省监利县在关爱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使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有了行之有效的具体形式和充实的内容。同时,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以及原有办学体制的僵化和评价机制的落后,也制约了农村中小学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初中办学的现状   1.教育观念陈旧   多年来,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农村初中教育等同于应试教育、选拔教育,评价、衡量一所初中的办学质量就看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其实能挤上“独木桥“的每学年只有11%左右的学生,而89%的学生就与重点高中无缘,今后多数同学都将回到农村.当前这种教育情形仍如陶行知先生当年所说的:“农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力量主要放在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而放弃了其他大多数的学生.……  相似文献   

5.
农村初中学生的严重辍学问题一直是农村初中教育的一大难题.笔者了解到,以往农村初中学生年辍学率平均在10%~15%之间,个别学校高达20%以上.近年来,随着国家"两基"攻坚对控辍力度的加强,各级政府和学校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使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得到了一定缓解.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育法》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到农村初中就是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成为高一级学校的合格新生,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成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劳动者,也就是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的升学教育和就业准备教育。这就决定了农村初中办学目标的双重性,同时也确立了农村初中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农村初中职业教育是一个新课题,又是一个老问题,处理  相似文献   

7.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是新课改形势下广大教师面临的新挑战.农村中学学生少见多奇、知识面较窄而且很不平衡,学校办学条件相对简陋.根据农村初中的条件和特点,本人认为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物理教学中的"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8.
从课程视角分析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丽云  孙利 《教育探索》2003,(12):21-23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课程的视角探寻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课程资源的“城市取向”,课程设置的“专业化取向”,课程标准的“城市取向”,课程理论和课程内容的“政治伦理取向”,课程决策的“强势群体取向”,等等。这些原因使农村初中学生在学业上产生失败感,再加上农村经济落后,人均收入较少,办学经费短缺,因而学业困难和无经济支持也是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农村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现象与素质教育的要旨"面向学生全体"相背离,而辍学学生作为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解决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是义务教育和新农村建设的最根本问题。本调研报告首先陈述了农村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现状,进而分析了造成辍学现象的体制性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即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学校课程内容和评价制度,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造成学习困难,形成学习中的所谓待发展学生.随着近些年中考数学能力要求的提高和知识面的加大,这一群体在我们农村初中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