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刊2007年第11期刊登的《2007高考全国理综卷中三个错误的辨析》一文中,对全国理综卷Ⅰ第18、25两题的原题条件提出疑问:认为18题中漏掉了“斜面是光滑的”条件,并且认为“高考命题人是人为的认为物体是没有摩擦力的”;认为25题中的题设条件“已知速度最大的粒子在0〈x〈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与在x〉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5,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7T/12,其中丁为该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周期”是多余的。并对此提出了批评。但笔者分析认为,这两道高考题是结构严谨、考查学生多种能力的好题,它的任何题设条件是非常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王正标 《新高考》2005,(3):54-55
带电粒子以垂直于磁场的速度射入圆形匀强磁场区域,仅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称为“圆中圆”,此类问题涉及两个圆——磁场圆和轨道圆,有时题设条件不充分,甚至不确定,两圆互为关联,互相干扰,对于同学们发散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及空间想象力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高考中也时常涉及.下面以几道高考题为例来分析一下这类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认识」类高层次能力题的解答李德藻所谓“认识”类能力题,是旨在对学生的历史阐释能力进行考查的一种高要求能力题。这种试题要求学生在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综合之后,作出一种合于历史的真的判断,或对历史发展趋向作出一种预测或推定。这种试题,在高考和高考复习资...  相似文献   

4.
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有界磁场中的“最值”问题更是高考物理试题中的常见题.此类问题综合性强,常涉及确定临界条件、正确的作图,还要用到数学中的几何知识.下面按照有界磁场的形状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5.
带电粒子以垂直于磁场的速度射入圆形匀强磁场区域,仅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弧运动,称为“圆中圆”.此类问题涉及两个圆——磁场圆和轨道圆,有时题设条件不充分,甚至不确定,两圆互为关联,互相干扰,要求学生思维多向辐射,讨论分析各种可能条件下结果的可能性,对发散思维、辨证思维、创造思维及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解决好这类问题,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这类题在高考中也时常涉及,下面从几道高考题入手,谈一谈处理此种类型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图表题由于能全面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的能力,而在近几年文综高考中频频“亮相”。图表题往往以现实热点为背景,列举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数据,让学生解读试题提供的信息、归纳图表反映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就新课标高考经济生活图表类题型的解题技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想法的由来 贵刊从2005年第8期到第11期,连续四期均有文章提及2005年全国理综Ⅰ第22题.该题源于课本实验“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但又不同于课本,可谓“小改动中现大智慧”,属于典型的改编题.上述文章分析了学生在高考中出现各种错误的原因,但学生关心的是正确的方案是怎样得出来的,为什么会想到这样的方案.本文以两个高考实验改编题为例,来说明引导学生解决改编类实验题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考试题对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具有指挥棒的作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材料解析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评价高中教学的标准。其中,考查学生有无知识迁移能力尤为突出。现代教育专家研究证明:“有效知识越多越聪明,无效知识越多越笨。”有效性就是让学生能进行知识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2001年高考文综卷第38题第(2)小题中第②问:“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此问考查考生在掌握发达国家应用科技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办法与措施。“成功经验”是“触类”,…  相似文献   

9.
骆巧云 《教学月刊》2005,(10):53-54
信息题也叫“新情境试题”,它是指平时教学中没有见过的问题情境。其中有一大类是无机化学信息题。无机化学信息题通常给出一种新信息,例如新反应、新实验、最新的科技成果、科技前沿的问题及学生未学过的物质的某种性质等。它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吸收题目给予的信息,并进行有效地提取、加工、联想、类比,与原有知识衔接,进而迁移、创造、解决新问题。这种情境试题能很好地实现高考试题的选拔功能;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信息接受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迁移能力等);能有效地防止“题海”的不良作用,使每个学生都“公平”地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它从多角度、深层次考查学生思维活动的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和创造性,使试题从“基础型”向“基础一能力型”转变。  相似文献   

10.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功和能”试题往往综合牛顿定律、圆周运动、电场、磁场等知识进行考查,往往结合现实生活、生产、科技知识出现新情景题.这类试题物理过程复杂,条件隐蔽,可有效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功和能”的试题主要有以下三类:  相似文献   

11.
对2023年高考物理辽宁卷第14题进行分析,改变原题设部分条件,得到一个与原题背景类似的变式,从带电粒子运动轨迹圆在磁场边界圆上截得的圆弧长度与磁场边界圆周长之比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的角度,探究带电粒子可以从原进入点离开圆形磁场区域的条件,对变式题目进行分析解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为目标,以增大思维容量为特色,注重对创新意识的考查,由于学生平时都是训练“标准化”习题,导致了在高考中产生了五类典型的“难点”题:阅读难、识图难、运算难、推理难、迁移难。  相似文献   

13.
“咀嚼”近三年的高考,不难发现,实验题在结合新教材的同时,更多的向“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转向。以实验鉴别学生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迁移能力为近年来高考实验题的主流。虽然学生都非常重视实验复习,但从数据抽样来看,  相似文献   

14.
“压缩语段”是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由于它牵涉到对学生多种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要求的能力层次较高,学生不易掌握。结合高考复习的实际,我想谈谈这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答“压缩语段”试题可分七步进行。的和,学题一、粗读全文,找中心事件从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6题,2000年京、皖春季高考试题第25题,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7题来看,“压缩语段”试题牵涉的“语段”多为事件新闻,属叙事类材料。这类材料阅读的关键就是要有整体意识,要通过整体阅读找准材料叙述的中心事件。比如1999年考题涉及的中心事件是…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是高考科学类文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2000年高考全国卷第20题首先出现“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的字眼。本考点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无从下手。因此,把握规律,掌握技巧对复习备考的同学来说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相似文献   

16.
以高等数学为背景的高考试题,背景比较新颖,对能力的要求较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继续学习数学的潜能,因而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宠儿”.例如,2006年四川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16题的背景是群论,2006年北京市数学高考试题第15题的背景是定积分,2007年四川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21题的背景是牛顿切线法,2007年山东省数学高考试题第21题的背景是泰勒级数,2007年广东省数学高考试题第21题的背景是牛顿迭代法,等等.  相似文献   

17.
如何对待生物学科测试题中的“生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题是相对成题、熟题而言的。高考历来强调通过“生题”考查学生能力,特别是较高层次的能力。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了能力的测试目标是“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设计简单实验,并对实验方案、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各地模拟卷出现了磁场设计类问题,由于其起点高、综合性强,因此学生的解答往往不理想。实际上我们只要掌握其规律,这类题就能迎刃而解。现以今年各地模拟卷中出现的典型题为例,说明如何利用此规律巧解磁场设计类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仿写四要诀     
高考语试卷第六大题往往是为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条件借以考查学生语言表达水平的,故而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情景题”;该题富于变化,年年翻新,因此又被人们戏称为“高考命题的试验田”。在常见的  相似文献   

20.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安培力作用的运动问题,是“磁场”一章的重点,广泛应用在电动机、磁电式仪表中,是高考热点.这类题除可考查对该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应用外,还常考查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功和能量的转化等的综合应用,题型多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