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温浩阳 《记者摇篮》2009,(11):70-70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要严格做到“用事实说话”,但同时新闻报道也是有“感情”的,二者并不矛盾,合理的情感因素能让新闻报道更具感染力,在广大受众中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2.
李明文 《当代传播》2007,(4):109-110
情感在新闻报道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富有情感的新闻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说服力和震撼力,能够引起受众的共鸣,提升传播质量.新闻的情感主要是通过新闻语言的运用而体现出来的.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锤炼感情色彩词语、直抒胸臆、借景言情等表达手段,使新闻报道具有感情色彩.但是,在新闻报道中,我们也要注意合理运用情感因素,防范情感偏差.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报道中,客观性要求与情感性因素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新闻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生命在于真实。而真实性体现的关键便建立在报道是否客观的基础之上。往往有人认为,新闻报道要力求客观,就必须彻底摒弃情感性因素的介入,认为情感性因素是对客观性要求的妨害。因此,新闻报道必须杜绝情感性因素的影响。事实果真如此吗?真的能做到情感与新闻报道绝对分离吗?新闻报道就不能有情感因素介入吗?情感因素的介入就一定会妨害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吗?如何正确地理解与运用新闻中的情感因素?这些问题自然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  相似文献   

4.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从增强新闻的可听性和感染力角度来看,在新闻报道中仅仅“用事实说话”还不够,还要善于用“情”,才能写出好新闻,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真正打动听众。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在多年的实践中,笔者认为,新闻作品要达到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李铭  王秋馥 《新闻传播》2004,(11):30-31
新闻不是设计出来的,但是好的新闻报道是需要匠心独运、精心设计的,这样才能使我们制作新闻报道的思路更具创意、更让受众喜闻乐见。同样的新闻,报道的手法有高有低,新闻报道的优化设计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最大限度地激活新闻事件内在的信息元,更深刻地揭示事件的内涵。更充分地展现事实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新闻是什么?李希光先生在青年记者杂志主办的2000年记者论坛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新闻应是具有不同观点的人们的共享信息资源。这是一个大胆的、超前的观点,对在新形势下增加新闻报道的完整性、可读性、客观性方面,有着现实指导意义。新闻以事实说话,但实际上,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很难完全地再现全部新闻事实,无论如何强调客观,新闻报道也只能是有选择地选取部分事实进行报道,这个过程中,能否准确地选取事实成了重要一环。从实际情况看,新闻的完整性时常被我们忽略。在读者越来越成熟、新闻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互联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注重新闻的完整性,已成为提升新闻的可信度、增强媒体竞争力的重要一环。首先,如果新闻的完整性被切割,读者阅读新闻之后  相似文献   

7.
萧笛 《新闻传播》2007,(5):61-6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也是新闻规律对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提出的具体要求。记者要做到“三贴近”,就需要到第一线去,到新闻现场去,所谓人到心到感情到,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周维 《现代视听》2012,(7):72-75
新闻活动中无不渗透着新闻作者的审美情感,然而新闻报道一直讲究追求真实客观。在审美情感渗透的新闻活动中要保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必须坚持以事实为基础、以真情动人、理性与情感交融的基本原则。本文试以《人民日报》"走基层"报道为例,分析其新闻作者审美情感的表达技巧。  相似文献   

9.
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受众口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只有在新闻采访中积极运用发散性思维,对新闻事实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立体报道,尽可能多地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才能大大拓宽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使我们的新闻报道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为受众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0.
一、新闻报道要用事实说话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是用事实说话。就是说,新闻工作者在选择和报道新闻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思想观点隐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个事实之中,让读者通过这一事实自己悟出某种道理。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是通过报道客观存在的事实,把自己需要阐述的某种道理、某种观点、某种思想认识隐藏在其中,从而影响、感染、教育读者。美国著名记者、进步作家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是一本现代国际新闻作品中的杰作。年轻的记者不畏艰难险阻,不顾生死安危,在共产党和红军活动的地区进行实地采访,…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专业主义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原生态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记者追求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职业理想,但一直以来,也有不少的报道使人们认为记者是冷血动物,媒体的所作所为是极其令人生厌的。面对这一现象,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就显得更有"人情味",尤其是对灾难事件的报道。然而新闻报道要做到有人情味,记者和新闻机构的管理者必须要考虑到许多很实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秋馥  李铭 《新闻传播》2006,(12):60-61
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之一。指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实际为本源,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事物。一是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二是在选择新闻事实和表述时遵循真实性原则,按照事实本身的逻辑来表现,任何杜撰和虚构的做法都是有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的。作为电视节目的主流的报道形式之一的深度报道,也理所当然要遵循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深度报道包括通过记者的采访和调查将隐蔽的事实暴露在受众面前的调查性报道和用夹叙夹议手法着重阐述新闻背后的新闻的解释性报道。  相似文献   

13.
徐斌 《视听》2012,(5):38-39
公正客观是新闻报道的基本条件和价值要素,而中立则是公正客观的表现。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要随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将个人情感投射在新闻报道中。但是,特别是在民生类新闻,如家庭纠纷类新闻中,由于内容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电视报道的亲民性和现场型,使得记者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显得较为困难。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电视记者如何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带着感情写新闻,这是许多老新闻工作的经验之谈.也是许多新闻工作成功地进行新闻报道的要诀。有些新闻报道是一定要讲究“客观”的,不允许记在报道中流露出过多的观点和感情倾向,但也有一些新闻报道,记如果带着感情进行报道往往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比如一些通讯、特写类的体裁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种种现象表明:新闻缺少情感的力量,对受众而言,枯燥无味令人生厌。好新闻不只是单纯地叙述事实,传播信息,它的魅力还在于以新闻报道中浓郁的情感来拨动观众的心弦,从而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可视性。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有所触动,从而引起的主观心理状态,它是在一定的心理刺激、内心体验、现实感受下形成的。情感能引起欣赏者的审美幻觉,没有情感就没有审美体验。新闻不是单纯的报道事实、传递信息,它的魅力还在于新闻作品的浓郁的情感抒发。具有情感内容的新闻播音作品能以丰富的色彩打动受众,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报道是通过画面、声音、文字、图表、色调等多种视觉和听觉元素来传播事实的,文字稿件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笔者最近在编辑电视新闻稿件时,发现记者在文稿中使用修辞格的情况多了起来。新闻写作中修辞格运用得好,能增强语言感染力,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感人,但过多过滥,那效果也会适得其反。特别是在陈述事实时,记者最好慎用修辞格并用得规范,这是新闻写作与其他写作的最大区别。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制约着修辞格这种具有较强主观色彩手段的运用,因为乱用修辞格,有时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从而失去电视媒体应有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李秀梅 《新闻传播》2006,(10):44-44
在新闻报道中,有新闻主体,那么谁是新闻的主体呢?相信所有的记者都会说,当然是人,然而就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常常在我们的报道中被忽略了。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以人为本,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关注新闻事件里的人物,二是要考虑受众的需求和感受。只有这样采制出的报道才能有亲和力。  相似文献   

19.
新闻需要有情感。有人情味,这样才能增强感染力。增加贴近性。在读那里产生共鸣。但新闻又必须客观公正。用事实说话。如何处理好二的关系?笔以为,欲求二的和谐统一,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新闻中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赵利 《军事记者》2010,(11):29-30
客观性与倾向性是新闻的两个重要特性。在新闻报道中。客观性和倾向性的关系看似对立的,其实是统一存在的。立场纯客观的新闻是不存在的;而光有立场,脱离客观事实的也不是新闻。新闻倾向性要受新闻客观性制约。客观事实是记者表现其倾向性的基础,人们只能在事实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表现倾向性,而不能在新闻中脱离事实,随心所欲地表明自己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