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双休日:电视资源开发的处女地梁雄今年8月,浙江电视台推出了全新的双休日节目《浙江卫视周末版》,这是我台为了适应每周5天工作制后.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消费方面的新需求而进行的一项电视改革;也是我台抓住机遇,开发白天这一电视资源的处女地,进一步解放新闻艺术...  相似文献   

2.
提高节目质量 扩大宣传效果无锡电视台副台长王建海近两年来,我们无锡电视台在改革开放形势的促进下,发展很快。去年11月份,电视二白的试播,更使我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人,我台的自办节目由原来每天平均6小时增加到现在的两套节目1...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我也接触了一些节目,从广播到电视,就拿我们省级台来讲,属于生活类的节目,或者叫做民生类的节目就不下十个。《百姓30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是两年的时间办出这样的效果确确实实很感人,我自己本身也很感动。我看了看稿子,我觉得里面的一些小的栏目在设置上在细节上看到后很感动。再一个好的主持人,很受大家欢迎。听了听众的发言,什么叫好节目呢?听了过瘾听了管事,这就是好节目,我感觉是这样,  相似文献   

4.
今年清明上坟时 ,我对太婆讲的第一句话是 :“太婆 ,我给那个您叫‘正大’的节目组投稿了 ,我把您的故事告诉他们了。”太婆本是住在乡下浒墅关的 ,在她80岁生日那天 ,被接到城里住。从那时她才知道城里有电视 ,而她第一次看的节目就是《正大综艺》。那是周日下午4点的复播 ,她在看的时候将4点钟吃点心的时间也忘了 ,而且还不许别人同她讲话。以后的每周日下午4点钟 ,太婆总会用拐杖在地上敲敲 ,来引起我们的注意 ,然后轻轻地说 :“囡囡 ,帮我开开电视 ,我要看‘正大’了。”于是就又是一动不动地在电视前坐一个半小时。随着年岁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分众时代的电视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澜 《视听纵横》2002,(1):20-22
阳光卫视的节目希望把深厚的化和人的内涵,通过非常现代化和非常活跃的外部包装和编辑的方式来展现给观众。很多人说杨澜很幸运,实际上我想想的确如此,因为我1990年大学毕业,开始在中央电视台主持《正大综艺》的时候,那时全国观众只有几个节目可以看,有几个台可以看,所以只要做得稍稍好一点的,就可以出名。但是,现在全国观众可以看到四五十个台,这是一场争夺眼球的战争。  相似文献   

6.
两年前,我的制片人只看了我的一段音乐节目的口播资料就说:"来试镜吧".镜头前才说了几句话,我的制片人又说:"不管男主持人是谁,女的就是你了."我就是这样正式踏人了电视圈,正式走上了"激情九九"的舞台.那时我常想,也许制片人看中我的就是这样一份率真,那我在节目中也就保持这样一种不加修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各中小城市相继开播有线电视,节目的频道作为一种资源,也面临着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的问题。我台的开路节目也通过有线网络送到千家万户,原先的播出,在白天只播出测试信号,这也就为我们开发播出《电视时报》节目创造了条件。作为一个省辖城市电视台,当好党的喉舌,反映人  相似文献   

8.
大编辑     
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我刚走上文坛。那时正时兴住到出版社的招待所里改稿,作者随写编辑随看,提意见方便,修改也方便。少则几天、十几天,多则几个月乃至一年半载,一部书就完成了。当时电视机以及其他娱乐性节目还没有介入人们的生活,住在招待所改稿的生活非常简单,一早一晚或星期天,大家就凑在一起聊大天。改稿的作家来自全国各地,有老有少,有能侃的,有阅历非常丰富的,我听到了  相似文献   

9.
徐静 《新闻前哨》2003,(8):60-60
中国电视已经进人竞争激烈的时代,只要我们打开电视,便可收看到几十个频道。众多的电视台、众多电视节目的竞争使电视人时刻感到危机四伏,局促不安。而观众则是不管哪个台,哪个频道,只要是喜欢看的栏目和节目,就会把遥控器锁定在某个位置。因此,一个电视台,只有办出尽可能多的品牌栏目和节目,才  相似文献   

10.
洁尘 《视听界》2007,(5):113-113
我基本上不看电视的。倒不是嫌弃没有好节目,现在也有不少好节目的。这就是我的问题之所在。因为知道有好节目,于是捏着遥控器就有了一种茫然的希冀,以为换台是让自己遭遇好节目的一个机会。一圈换下来,五六十含台,头有点晕,心有点烦;再来一圈,头更晕,心更烦;第三圈到一半,头不晕了,终于大光其火,关机了事。  相似文献   

11.
从最直白的意义上说,电视受众就是看电视的人,只要在看我们的电视,就是我们的受众,没看我们的电视,就不是我们的受众。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种产品都必须思考:我的产品是提供给哪一些消费者的,是满足消费者哪一种需要的;换言之,消费者的某种需要主要是由我的产品而非其它产品来满足的。这就是对市场进行细分,找出目标消费者,分析目标消费者,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生活服务节目同样需要进行一番分析疏理。对目标受众定位的过程,既是对我们生活服务节目在整个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2.
侯莹 《新闻天地》2006,(7):13-14
“1982年世界杯,听说巴西队输了球,有个巴西球迷竟然把电视砸了,根本就不信啊。你说巴西球迷怎么那么富呢?那时候我们家连电视还没有呢。”35岁的北京球迷林明没有夸张。直到1985年,林明家才买了一台电视。一年后他就可以呆在家里看马拉多纳天才加魔鬼的表演了。正是那时日日在荧屏前的守候,让中国诞生了庞大的世界杯球迷阵营,包括白岩松。其实早在1978年,长发飘飘的阿根廷球星肯佩斯通过在中国有限的一些电视屏幕闯入中国人的视野,让无数心灵为之疯狂。那一年中国人第一次通过电视看世界杯,电视让中国第一批世界杯球迷被打上了“1978”的标签。  相似文献   

13.
我们山西电视台《电视桥》节目开办近4年来,接待了不少兄弟电视台的同行,当他们看了我们《电视桥》节目之后,都说主持人的阵容不错,现场直播时沉着、老练、亲切、自然,应变能力强。有的还对我们的主持人能采、编、播合一给予高度评价,并说这是难能可贵的。当然,这是同行们对我们的鼓励,我们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这里我想结合我们节目的实际,谈谈怎样培养节  相似文献   

14.
电视理论节目最近两年得到较大发展,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去年初看了大型人物文献片《邓小平》后,又陆续看了几部不同类型的电视理论片,于是有了两点不成熟的看法,现提出来和从事电视理论节目的同志共同探讨。一、电视理论节目应解决好姓“理”的问题理论文章要有论点和论据。电视理论节目同样也存在一个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的问题。但是,一些电视理论片在这方面还显得不够成熟和明确。有的电视理论片或理论节目让人看了半天不得要领,意思混乱,不知道全片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主题。出现这种问题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主题太大,…  相似文献   

15.
马莉 《视听纵横》2010,(2):99-100
打开电视,为什么看到某个主持人就想多停留会看一看节目,有的看到就立马调台?为什么会因一个主持人而追看某个节目,而又因为换了主持人就再也不想看那个节目了?为什么有些主持人说的东西挺有道理却让人不待见?为什么有的主持人很养眼,却很难留住大家的心?  相似文献   

16.
广播面临着多种媒体的竞争,无论是从受众还是从创收上看都已显示出媒体的弱势。广播要在众多的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节目必须常办常新,以新来求生存、求发展。——在节目设置上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节目要在众多的媒体中站住脚跟,在群众中受欢迎,首要的问题是在设置和定位上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广播投资小,容量大、灵活性较强,在节目的设置和定位上优于电视和其他媒体,特别是市县级台显得更为突出。因为电视受资金、人员、容量的制约比广播更加严重,广播就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设置电视不可能设置的节目,做到人无我有,重在…  相似文献   

17.
随笔     
午夜查车 夜里三点钟,我跟着老鸦在木樨地立交桥下看查车。除了公共汽车和空驶出租,其他的车都查。那天夜里天气特好,不冷也不热,我先跟老鸦吃麦当劳,然后又在街上溜达,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木樨地桥下。 我刚跟老鸦认识时就被查过。那时我们俩还不熟,面对警察的盘问多少有点儿手足无措。前两个月在木樨地桥下我们又被查过几次,不过现在不怕了,当初的吸引终于得了正果。我们会跟警察说,我们就住在附近,身份证和结婚证都没带,因为这些证件太重要,补起来又不容易,所以出门时都不会带在身上。警察看你说的滴水不漏,也就挥手放行了。那天晚上,我和老鸦正是带着这种从容心态,在路边看查车的。  相似文献   

18.
记者:最近,中国和联邦德国的电视交流不断增多,像贵台组织的上海市民同汉堡市民的电视对话活动,使许多中国新闻界人士对贵国电视方面的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希望通过这次采访,能加深我们两国电视同行们的彼此理解。请问贵台有多少个驻外记者? 马:有20个。驻中国只有我一个。我来中国还不到3个月,我原来在电视一台工作,后来电视二台有一个驻北京的名额,我就从一台转到了二台。记者:你为什么愿意选择驻北京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电视自从进入大部分家庭,就不再是一个孤立地被观看的物体了,它成了家庭的用具。人们在这个熟悉的家庭空间里进进出出,同时做着几件事,与其他人说着话,漫不经心地看着电视,随意改换频道,以便同时看几个节目。电视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构筑了与观众的复杂微妙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电视节目制作方想给观众看的节目,另一方面是观众想看的节目。当这两方面产生矛盾时,观众就毫不客气地换频道或关掉电视。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制作出观众想看的节目和设法把想给观众看的节目做得新鲜有趣,使它们变成观众想看的节目——无…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的素质和基本功一提起电视专栏节目,电视界的同行们就自然想到了主持人问题。过去,大多数电视专栏节目的主持人,都是由电视播音员担当的。这是由于当时我们还不适应依靠主持人主持节目的缘故。我们的记者、编辑乃至许多电视“官”总认为主持人首先要漂亮、潇洒、音质标准优美,而绝没有想到主持人的问题,是办好专栏的核心问题。结果让播音员充当电视专栏节目主持人的现象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随着电视专栏节目的发展,观众对电视专栏节目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记者编辑也开始不满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