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晓慧 《新闻世界》2012,(3):120-121
按照电视节目的播出形态来说,可以分成直播和录播两种形式。在当今大力倡导直播节目的情形下,录播节目仍有巨大魅力,应该说两者各有千秋,适用于不同的节目。对于录播节目,录制现场和播出节目之间有很多大的区别。本文就以时下热门的电视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栏目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电视真人秀节目录制现场与播出节目差异。  相似文献   

2.
朱广峰 《声屏世界》2005,(12):70-71
我台是县级综合性(FM立体)广播电台。每天播出17小时,采用节目主持人直播和录播两种形式.滚动播出新闻、信息、广告、文艺等内容。这些节目以往是用磁带录音机与MD机进行录制。由于模拟磁带录音机的特点。编辑困难、播放点不准时等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播出质量。自2004年开始.我们运用计算机知识结合广播技术.参考有关资料,结合我台实际。引进设计了一套适合我台使用的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成功应用于节目的制作和播出。  相似文献   

3.
<正> 广播电台的播控模式从录播到直播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现在直播几乎成了播控的主流模式。不可否认直播播控模式对简化播出形式、节约人力物力、促进电台快速发展所起的作用。但随着节目套数的增加,以及对安全播出要求的提高,都迫切需要对这种播控模式进行改革。集中播控模式正是为了适应这一改革需要而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湖北经视的日常播出中,只有《经视直播》和《经视一锅鲜》和《经视夜总汇》采用的是直播形式,其他节目的播出全部采用的是录播形式,这种现象,必然导致在节目播出过程中观众参与节目的"虚无化",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虚无缥缈,这无形中拉大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参与节目的过程严重滞后于大部分自办节目的播出时段,而改变这一现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日常播出中实现直播的常态化。那么,如何来实现日常节目直播的常态化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新节目创建、旧节目改版和直播值班制等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广播由录播转向直播,播出机制的转换.带来广播节目从形式到内容的一系列变革。然而,直播广播中的文学之路,却越走越窄。提起直播广播中的文学节目,人们马上反应出的就是’音乐 散文及诗歌”这一模式。在直播文艺节目中,文学节目好象成了一块鸡肋。  相似文献   

6.
随着广播宣传改革的深入,我国电台节目的播出已广泛地改录播为主持人直播。主持人直播板块节目的兴起,使广播节目呈现出灵活、快捷,能与听众双向交流的特点,广播固有的优势得到了更佳的发挥,直播一出现就带来了听众对广播的热情空前高涨的可喜形势,广播的收听率大幅度提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十年前比较,现在有不少电台的直播节目收听率出现了大滑坡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地位最高的名牌节目。2008年11月1日进行了播出形式的重大改革,由录播改为直播,并于2009年元月1日开始,进一步深化直播语境下的改革,以快速、准确、权威的报道在第一时间引领舆论;同时,增加评论力度,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加大民生新闻报道,彰显“以人为本”的媒体责任;推出了“全国媒体介绍”有声版,增强节目的信息量、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广播的直播,是指广播节目在广播制作室内不经过录音而直接播出;广播的录播,则是广播节目利用录音机先录好音后再播出。 1906年12月25日,人类第一个广播电台——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实验电台,便是以一位妇女直播的声音而惊动世界的。我国在1940年12月30开播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从文字节目到文艺节目,大量采用直播,甚至像《黄河大合唱》那样的大型节目的播出,也是由文艺团体数十人、上百人站在话筒面前直接向外播送的。当然,这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关。 初期的直播与录播,区别的标志是是否使用录音机。近年来,在我国新闻改革中出现的直播节目已经不是初期的那种态势的直播,一般都设有主持人,名曰主持人直播节目,并且引进听众参予,使得传播者与接受者发生直接的交流关系,这是直播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9.
施玲  彭远方 《新闻界》2005,(6):53-54
广播节目制作方式的发展经历了传统播音,录播向直播转型和主持人直播节目三个阶段。传统的纯正意义上的播音,要求大量的练声实践,使声音得到坚实的锻炼,能够适应不同稿件的表达,基调鲜明,感染听众。在从录播向直播转型期间,一般是采用模拟直播状态的录播制作形式,以较为新鲜而有感染力的风格特点,精心的采编合成,使广播节目极大地走近了听众。目前,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节目往往采取采编播控合一的形式,凸现个性色彩,使,“播节目呈现出亲切、活泼的崭新面貌。从录播到直播的发展不仅仅是形式的变化,也是传受者之间关系的变化,这对直播主持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使自己成为优秀的完全意义上的主持人?笔者认为:只有寻求到最佳的话筒前状态才能使主持节月这种创造性劳动变得自然愉悦,受众才能得到最满意的精神食粮。以下试从几个方面讨论话筒前最佳状态的达成途径。  相似文献   

10.
网络媒体以其新兴的与众不同的传播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受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电视现场直播与网络直播日益走向融合。广播电视直播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后期合成、播出,同时进行的播出方式”,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时制作和播出电视节目的播出方式,充分体现广播电视媒介传播优势。网络直播是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步制作和发布信息,具有双向流通过程的信息网络发布方式。其形式也可分为现场直播、演播室访谈式直播、字图片直播、视音频直播或由电视(第三方)提供信源的直播;  相似文献   

11.
电视栏目是随着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而兴起的,对于我国而言,应该追溯到1958年中央电视台及一些地方电视台成立后所办的一系列节目。当时的电视栏目采取的是直播形式,后来随着电视技术的进步,逐步采用录播的形式进行栏目的制作。电视栏目是电视台每天播出的相对独立的信息单元,主要是按照一定内容编排布局的完整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看了中央电视台新改版的《综艺大观》节目,深感栏目改革力度大,整体节目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节目播出形式由过去的录播改为直播;采用当今先进手段现场切换卫星节目直播;《周末有约》、《开心一刻》、《综艺传真》、《东方奇观》、《综艺系列剧》、《乐星座》、《天南地北》等小栏目都很有新意.然而,最令人叫绝的是《请你参加》栏目推出的“谁来帮一把”(反映的是一位老人拉载重车上坡,行人见状有不同反应)独具匠心.节目编导采用纪实手法抓拍社会生活现象,反映社会风气的状况,而且通过主持节目时的介绍、真实计算参加推车与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广播直播化的趋势越来越强,但是舆论监督类节目却一直保持着录播的播出方式.从2005年9月开始,"新闻纵横"在播出方式上从录播变为直播.这一转变为广播舆论监督类节目冲破瓶颈,提升新的发展空间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有关直播的探索也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山西电视台取得较大发展,节目制作走上了正规化、科学化、系统化的轨道。特别是从1998年开始进入了事业大发展时期。节目播出量上,一套节目从原来每天播出10小时增加到19小时;二套节目由原来每天  相似文献   

15.
烟台电台新闻改革探讨王月秋我台播出的节目从去年3月1日开始,正式由录播改为直播。直播后开办的《新闻1314》(1314为中波频率)节目,是一个以“新闻跟踪与综述,反映社会深层次热点、焦点问题”为内容,以节目主持人和嘉宾主持为主,听众热线参与为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较系统地回顾和小结了上海东方电台改革与成长的历程与经验:当广播热刚开始升温,就对广播新模式进行梳理与反思;在追求深刻与厚重问题上,明确并较好地驾驭广播快而广的独特优势;面对广播新模式的膨胀,及时压缩热线节目,使节目从无序逐步走向有序化;提出“直播节目录播化,录播节目直播化”口号,使直播节目具备录播节目的精细、完整、从容等特点,使录播节目具备直播节目亲切、自然、生动等特色;在东广节目的三个支柱─—信息性、服务性、参与性中,更强调发挥服务性这一广播独备的功能;不断开展有社会影响力的活动,以振奋刺激广播;着力物色、培养和包装节目主持人;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节目质量评估系统,加强对直播节目的考核与监控;同步进行体制与机制改革,以保持广播发展的后劲与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严凌辰 《新闻传播》2021,(7):113-114
网络直播节目是随着社会科技发展而产生的新型节目形式,网络直播节目与受众间有更加高效的互动性,更具亲民性也更加碎片化。总的来讲网络直播节目的出现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录播节目形式以及电视直播形式,其优缺点也十分明显。而网络直播节目的主要艺术形式对受众的心理感官存在影响,如何更好地利用视听语言等艺术手段给予受众更好的观感是当前网络直播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主要就网络直播节目的特点展开讨论,并阐述网络直播节目艺术呈现形式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媛  张坤 《中国广播》2005,(1):45-47
广播,作为一种广泛、及时的大众化传播媒介,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它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主持人直播节目的诞生,使广播事业经历了从直播到录播再到直播的发展过程,把人民广播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随后相继开播的各地方广播电台也雨后春笋般陆续开办了大量的直播板块节目,这些节目都以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听众的突出特色,以新颖、活泼的播出方式,用鲜明、多样的风格,以充实、厚重的内容表述传达  相似文献   

19.
我国各级广播电台新闻播出方式有直播和录播两种。近些年,多家电台新闻播出采用了直播方式,直播大大增强了新闻时效性,但听众同时也领教了一些播音员的频频口误,甚至是政治性错误。有的电台为保证新闻播出质量,在刮过直播风之后,又重新采用录播的方式。有的电台由于不具备直播的软、硬件条件,至今新闻播音还在采取录播的方式。虽是录播,但如何播出直播的感觉,有着较强的感染力,增强新闻传播效果,这在广播新闻播音上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进入20世纪80年代,广播直播节目在全国蜂拥而起,为正处于低谷的广播注入了活力。这些直播节目以经济类、服务类、文艺类、话题类版块节目居多,而处在龙头地位的新闻节目大多仍沿用录播形式。随着报纸、电视的改革,广播所谓“快”的优势已名存实亡,这不能不引起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