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日渐成熟并逐步融入人们的生活,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新媒体领域的空间范围。新媒体的出现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的丰富方便。短视频在此时代背景下产生并成为当下世界最为流行的新的社交方式。短视频的产生更加的简单方便,使用者借助智能手机便可完成短视频的分享与应用,方便交流。短视频的产生不仅丰富了分享内容,提高分享内容的形式感,还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获取信息的效率。本文从了解短视频的分享应用角度入手,在分析短视频的分享应用与新媒体领域传播方式的基础上,探究新媒体领域传播方式新的途径,为未来的短视频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华金香 《出版广角》2018,(14):68-71
2014年开始,移动短视频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社交手段,人们用它记录、分享当下的生活,其还成为某些新闻事件的记录方式和传播方式.由于移动短视频对网络环境的适应和对用户需求的满足,到2016年,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更是出现井喷式发展.对移动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进行研究,探寻其兴起的深层原因、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具有充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各大短视频应用给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集视频生产和分享于一体的功能,移动短视频行业迎来爆发,是继文字、图片之后的另一大内容创业点,成为微时代全新的互联网社交平台和超级入口.本文以在移动短视频行业占据领先地位的一下科技有限公司为例,着重分析移动短视频生态矩阵布局,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短视频日渐成为公众社交媒体使用的重要形态,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使用率快速上升。作为一款短视频分享平台,抖音在2019年底的日活用户达到了4亿,这个数字可以看出短视频当前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在高普及率的同时,短视频的社会塑造作用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环境下,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终端技术的高度发展,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承载方式成为人们展示、交流、分享、社交的工具,备受瞩目,并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  相似文献   

6.
穆青 《青年记者》2017,(23):64-65
短视频迎合了年轻受众的信息接受习惯 关于短视频,Social Beta(社会化商业网)的定义是:“短视频是一种视频长度以秒计,主要依托于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快速拍摄与美化编辑,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时分享和无缝对接的一种新型视频形式.”由此可以看出,短视频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视频时长短,时间一般在1分钟以内;二是制作门槛低,即拍即传;三是社交属性强,主要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 我国军事新闻的宣传与报道主要依靠解放军报等传统媒体、解放军报手机客户端以及“军报记者”“中国军网”等微信公众平台.军事新闻报道宣传色彩浓、内容严肃、框架性强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与受众关系的建构与黏性.  相似文献   

7.
在新技术推动下,国内外社交巨头纷纷将矛头瞄向"社交视频",而腾讯旗下的8秒短视频分享平台"微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本文借助SWOT模式,探寻微视的独家发展策略,并对未来发展策略做出一定的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8.
在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的发展造就了短视频热,本文立足对社交媒体短视频的研究,分析了社交媒体短视频的传播模式,阐述了社交媒体短视频发展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提高媒介素养、强化行业自律、坚持创新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新时期社交媒体短视频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迭,视频以更高的信息承载量在社交中凸显出传播价值,目前的社交产品中不乏以短视频为载体的内容,正是社交产品视频化的趋势,催生了短视频社交产品。本文对短视频社交产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综合考量用户、运营商、广告商的角色,从内容层面、平台层面和经营层面上对短视频社交产品的融合路径展开分析,并就目前短视频社交广阔的前景所蕴藏的危机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迭,视频以更高的信息承载量在社交中凸显出传播价值,目前的社交产品中不乏以短视频为载体的内容,正是社交产品视频化的趋势,催生了短视频社交产品。本文对短视频社交产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综合考量用户、运营商、广告商的角色,从内容层面、平台层面和经营层面上对短视频社交产品的融合路径展开分析,并就目前短视频社交广阔的前景所蕴藏的危机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快速地掀起了短视频发展浪潮.全媒体时代环境下,短视频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短视频以秒计算视频的长度,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终端对视频进行创作和拍摄,经过后期文字、语言等其他特效处理,并将视频分享到各大社交平台上,满足人...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断造就传媒新业态,社交短视频成为传媒市场中的重要一员。抖音作为近年来大火的短视频APP发展态势令人瞩目,社交属性日益凸显,在持续进行内容分发的同时,也凭借提供强烈的感官体验和实时的互动交流不断壮大用户群体,打造独特的短视频社交链,由此也迎来短视频网络社群的聚合、分化和发展。但网络社群在助力社交短视频发展之时,抖音也存在某些破坏短视频生态的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3.
《声屏世界》2013,(5):160
对于视频网站而言,社交网站已成为传播在线视频的主要平台和重要流量入口。同时,如今的视频分享网站大量UGC短视频营销价值,也因其可在有限时间内通过极具吸引力的内容实现网络的病毒式传播,进而正逐渐被广告主所认可。这种营销价值和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社交网站实现。那么,如果社交网站本身拥有视频平台,那么针对UGC、微电影、自制娱乐等精品内容的营销价值将很好地成为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有力补充。自  相似文献   

14.
张柯 《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2):22-23,29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是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新手段。文章介绍了公共图书馆短视频社交媒体服务的理论研究情况,分析了公共图书馆短视频社交媒体服务的现状,以期为公共图书馆短视频社交媒体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及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技术发展催生出了各类型的短视频应用平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短视频应用平台,观看和分享短视频。然而当前互联网研究领域很少有人对短视频用户的行为包括其对应用的价值参与展开探讨,对此研究从用户视角出发,分析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即短视频应用用户的参与行为、价值趋向以及忠诚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互动行为和创造行为可对短视频应用用户的价值忠诚度产生促进作用,而浏览行为不能引起情感变化,感知互动行为则可以有效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短视频行业迅速崛起的新媒体时代,阅听众开始习惯于使用社交媒体来分享记忆、观点、经验及心态,也逐渐接受以短视频为主要形式出现的信息。视频博客顺应新媒体环境的浪潮而兴起,利用视频博客记录生活成为一种新的社交趋势,作为记录真实生活的媒介,其所承载的终极目的便是网络上的社交和互动。本文将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理论基础,以阅听众的使用行为为主轴作为本研究之方向,来探讨视频博客阅听众的基本特质、使用动机、使用情况以及这三者与使用满足程度之间的差异情形。研究发现,视频博客阅听众之性别在满足程度上无显著差异,年龄、教育程度和使用情况皆在满足程度的维持社交、获取资讯两种构面上有显著差异。其次视频博客阅听众之使用动机与使用满足程度的关联性为显著正向相关。  相似文献   

17.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短视频作为新的信息传播形态,以内容简短和传播广泛的优势,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和支持.特别是对于有着创作热情的用户而言,以短视频进行社交和信息分享,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和爱好.为进一步优化短视频的创作水平,本文分析当前短视频创作和传播的现状,并提出具体的优化路径,以期全面发挥短视频互动性强的特征,推动行业...  相似文献   

18.
短视频已经成为民众重要的网上娱乐形式,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短视频社交语言。在短视频社交中,人们能够更加直白地传播个人观点并得到响应,实现跨屏社交。在短视频社交环境下,素人与明星的距离不断拉近,观点与观点的碰撞更加频繁,而新闻主持人因其知名度与职业带来的关注度使其成为短视频社交中的红人。本文主要分析短视频社交环境下,新闻主持人主体性建构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当前,短视频凭借其低门槛、社交强的特点逐渐成为影响人们最大的精神文化产品。随着短视频用户规模的增多,其在社会发展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鉴于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短视频消费成本低的优势,其逐渐成为一种新闻传播方式得以深入发展。本文在对短视频的内涵及发展特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短视频作为一种新闻传播方式的发展优势进行分析,并对其作为新闻传播方式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短视频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优化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交媒体短视频成为人们传播、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些短视频数量庞大、认同度高、碎片化严重且真伪难辨。主流媒体要重视社交媒体短视频的应用,通过甄别真伪、二次加工、梳理整合、综合利用等路径,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宣传舆论主阵地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