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商务印书馆在百度百科中显示有5个词条,分别为:中国大陆商务印书馆,香港商务印书馆,台湾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及澳门分馆。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CP)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商务印书馆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以张元济、夏瑞芳为首的出版家艰苦创业,  相似文献   

2.
凌云 《出版广角》2021,(21):22-25
国家出版基金创立14年以来,中国近现代出版业先驱商务印书馆承担了很多项目,涵盖社科人文和艺术类图书.文章以商务印书馆承担的大型社科类丛书及工具书项目的出版为例,探究商务百年发展历程中自觉承担的社会责任,结合国家出版基金的确立,看新时期国家出版基金赋予出版企业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3.
商务印书馆:我国第一家现代出版企业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历史是从商务印书馆开始的。1897年2月,夏瑞芳、高凤池及鲍咸恩、鲍成昌兄弟等人筹资3750元购买了部分印刷机器,在上海创办了一家印刷厂,取名为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4.
乔永 《出版与印刷》2018,(1):12-17, 18
商务印书馆创立至今,已有120年历史。文章梳理了商务印书馆自1978年以来40年的发展历史,重点分析了商务印书馆在重点出版领域,如译介国外学术文化成果,辞书、语言学著作和语言学期刊等方面,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探讨了商务印书馆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开拓科技类、经管类、教育类图书以及开发图书、期刊在线功能等创新和探索。对于商务印书馆所取得的成就,文章分析了其原因在于商务印书馆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对于精品力作的不懈追求,以及一代代商务人传承下来的理想、人格和操守。  相似文献   

5.
刘兰 《中国编辑》2003,(3):86-88
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创刊于1910年8月,到1932年“一·二八”因商务印书馆遭战火而停刊,历时二十一年。《小说月报》是商务印书馆在文学方面的一个重要刊物。这份刊物不仅培养出中国现代著名的编辑家,而且也是中国现实主义新文学的摇篮,“五四”以后的中国现实主义新文学巨匠们许多是从那里走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商务印书馆饱经百年沧桑,度过了艰难困苦的悠悠岁月,迎来了今天的新生,她为我国现代出版业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纪念商务印书馆创建100周年的前夕,本刊编辑部在商务印书馆邀请几位馆史专家进行座谈,大家从不同角度勾画了商务印书馆的艰苦创业的片断,畅谈了“商务”留给世人值得继承发扬的优良传统。现将他们的发言摘登如下。 陈胜华:商务的创建标志着中国出版业跨入了一个新时代 一个世纪之前,中国出版业处在新旧出版方式转换的阵痛中,随着商务印书馆的创立,最早的现代出版企业开始在我国出现,并逐渐形成规模,标志着中国出版  相似文献   

7.
通过介绍中国现代出版业历史最久的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和对外合作出版的历程,总结了商务印书馆创建品牌、拓宽合作、强强联合的成功经验,显现了其对推进中外出版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4月25日-27日,为庆祝商务印书馆成立115周年同时纪念张元济先生诞辰145周年,商务印书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中国社会科学报社、海盐县人民政府联合在张元济先生的故里浙江海盐召开"《张元济全集》出版座谈暨第四届张元济学术思想研讨会"。两岸三地商务人共同赴会缅怀前辈。张元济是中国现代出版第一人,他几乎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9.
自从近现代教科书制度确立以来,教科书一直是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庞大的学生读者群构成了教科书永不枯竭的广阔市场,成为书业界角逐竞争的主要目标。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教科书由政府制定标准,实际编写交由坊间的情形大约持续了几十年,这为一些条件较好的出版家提供了大规模发展的契机与可能。我国第一本具有现代意义的教科书,就是在商务印书馆的手中完成的。早期商务印书馆占领了教科书的绝大部分市场,及至民国成立,中  相似文献   

10.
成果娜 《新闻世界》2014,(12):127-128
张元济是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的杰出出版家,有“中国出版第一人”之称。在主持商务印书馆期间,张元济以扶助教育、义利兼顾、开明务实的出版思想经营馆务,将商务印书馆从一家手工作坊式的印刷所发展成为我国近现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兼具出版、印刷、发行的大型股份制企业,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事业和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当代中国出版业应积极从张元济的出版思想中汲取营养,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出版第一人张元济在1902年正式加入商务印书馆前,通过兴办新学、培养英才逐步完善了自己教育救国的理想,同时也看到出版对于普及教育的巨大作用。1902年加盟商务印书馆后,他带领商务印书馆一路迎风破浪,17年间使得商务的资本增长了499倍,从一个小小的印刷工场一跃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出版企业,创造了中国近代出版史上一个激动人心的奇迹。入主商务伊始,张元济便为商务印书馆确立  相似文献   

12.
韦泱 《编辑学刊》2008,(2):51-52
创立于一八九七年(清光绪二十三年)的商务印书馆(简称商务),倏忽间已走过百十年的历程.无论是时间积淀还是空间效应,商务无疑是我国近现代出版史上的一个标志,一种垂范.  相似文献   

13.
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现代出版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缨 《出版科学》2004,(5):71-74
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树立现代出版理念,完善现代编辑体制,密切现代编著关系,为中国现代出版文化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的商务印书馆,作为当时出版界的“执牛耳者”,凭借专业的编译队伍和坚定的文化信念,出版了大量优秀的中外文学作品,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近现代文化的健康发展.民国时期的商务印书馆以域外翻译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小说为核心内容,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并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出版特色,不仅为当时的文学出版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现代文学出版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1月10日,商务印书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出版座谈会,正式宣告该丛书第一批100种全部按计划出版。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介绍了丛书出版情况。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对"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的学术价值与出版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第一次如此完整与系统地整理了中华近百年来的学术演进和辉煌  相似文献   

16.
在近现代出版史上,商务印书馆的确值得后人关注和研究,这不仅仅因为它在清末这段不长的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一个庞大的出版帝国,还因这个帝国历数十年而不倒,一直以全国第一大出版机构的地位,贯穿于整个民国时期.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中华书局成立90周年.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中华书局是仅次于商务印书馆的第二大出版社.把中华书局与商务印书馆放在一起进行一番比较,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远的不论,就拿人们现今对这昔日两家最大的出版社进行研究来说,中华书局处于明显的弱势,商务印书馆在学术文化史上的地位,已得到时贤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8.
1897年,商务印书馆的创办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端.[1]在20世纪初的文化建设中,商务印书馆被誉为引领新教育、促发新文化的"中国实业第一模范".然而,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商务印书馆却一度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丁伟 《出版史料》2011,(3):91-99
一、引言 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依据当时民国社会之实际需求,该馆依托于其丰富雄厚的媒介平台,充分发挥其人才智力资源的优势,于1915年3月创立中国第一家英语函授学社,  相似文献   

20.
肖启明 《出版广角》2016,(23):23-24
120年前,商务印书馆就确立了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兴起.新的历史时期,"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难得的机遇,商务印书馆理当担负起文化输出的重任,在时代的潮流中成就一番伟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