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运用PEST分析模型对中国娱乐电视节目的宏观媒介环境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的娱乐电视节目亟待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为节目发展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应认识到"边际效益递减"与"口红效应"对节目市场的引导作用;要谨防节目在消费社会与商业文化中"娱乐至死";应依靠三网融合推动节目在应变中升级。  相似文献   

2.
刘翼  闫庚 《传媒》2017,(10)
电视节目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发展始终受到重视,电视节目主持传播也长时间成为传媒界重视和研究的热点话题.电视节目主持传播对节目内涵的挖掘、节目效果的提升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当前的电视节目需要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经验,不断审视自身的发展现状,突破发展瓶颈,创新电视节目传播理论,探索相关实践,建设自己的节目品牌,推动电视业的不断发展.由刘秀梅、邵慧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的《媒介主持论: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研究》一书,正是以媒介主持为研究对象,旨在全面分析多元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外电视节目主持的未来发展趋势.该书分析了全媒体时代中外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建构了中外节目主持传播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环境下,受媒介融合发展与媒体传播形式的创新影响,短视频逐渐成为深受大众追捧和喜爱的一种新型视频传播形式,并且对电视节目的短视频化发展与媒介融合传播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为此,本文将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传播的特点分析,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短视频化的媒介融合传播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温涓 《新闻世界》2014,(12):50-51
本文分析了《艾伦秀》节目成功的原因,指出我国的电视节目应该在充分融合国情和文化背景的条件下,重视塑造节目品牌和主持人品牌,重视受众心理和节目创意,兼顾商业属性和公共属性,使节目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还能传播公共价值,成为宣扬和实践人文关怀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电视节目不仅为电视受众提供信息、知识和娱乐服务,同时获取受众的时间和注意力实现其产品价值.近几年来,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创办宗旨的原创文化类节目相继播出,成为电视节目形态发展的新亮点.本文以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为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其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为本土文化类电视节目提高传播力、塑造媒介形象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萌 《新闻传播》2012,(3):102-104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电视节目受众产生了新的特征:受众角色从单一发展到多重交叉;受众话语权和传播地位提升;受众分层加剧。因此,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电视节目的创新也有了新的要求。首先,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拓宽了电视节目内容的来源。其次,媒介多元化的发展提高了电视节目的互动性。再次,媒介组织结构的变化促进了电视节目的整合优化。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电视节目的创新策略也相应发生着变化。"电视节目的创新"要从节目内容的创新、节目形态的创新、节目风格的创新、节目制作的创新和节目市场的创新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媒体要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必须进行多媒体融合实践。微博因传播迅捷、互动性强、网状传播等优势迅速成为电视媒体融合传播、提升影响力的主阵地。本文以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为研究案例,通过微博数据的内容分析与可视化研究,探讨电视节目如何协同微博实现多媒介传播力量整合,藉此摸索基于微博类社交媒体平台的电视节目融合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8.
张玉蓉 《东南传播》2014,(12):64-65
电视节目作为一特殊的产品,要长久地抓住观众,也需要制定一整套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将一切与节目相关的活动一元化,包括节目的品牌打造、广告宣传、微博互动,以及品牌延伸,向观众传递一种"声音",并在建立观众心中相对稳定、统一的印象的过程。本文从媒介本身而言,以《爸爸去哪儿》为例,探讨媒介产品整合营销的媒介策略,从而得出媒介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教育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一定要得到媒体资源的有效支持,才可以更好的顺应社会需要,实现创新发展。本文首先对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创新传播的基础条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教育类电视节目传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定了提升教育类电视节目综合性传播质量的策略,对提升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传播质量的综合水平,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林心敏 《新闻传播》2024,(6):103-10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短视频成为当今传媒领域中最为流行和受欢迎的媒介形式之一。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以电视节目短视频化的融合传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短视频以其简洁而有趣的特点迅速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成为其快速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首选媒体。基于此,本文简单讨论电视节目短视频化的融合传播价值和问题,探讨传播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2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发布了《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将通过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进三网融合全面展开,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这些宏观政策,为媒介融合之台网融合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为台网进一步深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和空间。本文试图通过对陕西电视台《天天网事》节目的解读,来阐明在台网融合这一新格局下,创新形态电视节目的特点,挖掘其创办中的问题,以其发展的出路和未来的前景作一探析,以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娜 《新闻知识》2012,(12):49-50,22
全民娱乐时代的到来,使"娱乐化"手段渗透到各行各业,品牌也开始利用娱乐化手段来进行传播。本文认为"娱乐化"是信息海量化、媒介互动化、产品同质化背景下品牌传播的有效手段,并尝试用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的观点对此现象进行解析,同时也提出品牌传播"娱乐化"面临着"限娱令"的限制,传播难以保持持续性,以及互动媒体的不可控性等困境。  相似文献   

13.
吴闻莺 《新闻世界》2010,(11):223-224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要培养具有跨媒体的传播策划力、准精深的资讯整合力、多媒体的信息传播操作力的人才,就要走一条学校教育与传媒业界培养相融合、新闻教育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相融合、新闻教育与媒介教育相融合的"融合型"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电视节目异化是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某些节目出现的与整个社会和精神领域的价值期许相异的现象。一些相亲类电视节目背离了应为受众提供服务和娱乐并丰富受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旨趣,滑向了价值异化与文化异化的边缘,造成媒介背离主流价值观、追名逐利、回顾社会道德、传播畸形婚恋观等负面效应。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的同时亦应强化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5.
在当下多元文化共生并存的电视节目市场环境中,凤凰卫视《军情观察室》凭借其独特的节目风格和新闻意识已经走过了十二年的历程,其收视率稳居凤凰卫视的七十个电视节目的前列。本文通过对该档独具特色的军事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在媒介融合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军事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媒体平台和媒介资源极速膨胀,视频网站、网络电视、微视频等为受众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平台,密集的网络自制节目为受众提供了更多内容选择,传统电视节目迎来了新挑战。历史文化类节目承载着人们对历史的探知对文化的敬重,新媒体冲击下,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如何突破传播壁垒,融合新媒体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值得研究。本文以陕西卫视《丝路上有你》栏目为例,探究新媒体时代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之路,以期为同类节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宋哲 《声屏世界》2014,(9):9-11
"媒介融合"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自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多视角的广泛的研究,业界也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进行了尝试与践行。本文主要以媒介产业化与数字化为背景,将"媒介融合"中的"媒介"概念分解成"内容产业"与"大众传媒产业"两大内核,从"内容产业"的角度,来观察"媒介融合"这一现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审视当前"媒介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是指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发展后的全新形态,能够利用信息科技技术,使相关新闻传输到用户设备终端。在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娱乐方式。本文将分析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短视频化的媒介融合传播,为电视节目的发展带来全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PEST分析模型对中国娱乐电视节目的宏观媒介环境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的娱乐电视节目亟待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为节目发展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应认识到“边际效益递减“与“口红效应“对节目市场的引导作用;要谨防节目在消费社会与商业文化中“娱乐至死“;应依靠三网融合推动节目在应变中升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PEST分析模型对中国娱乐电视节目的宏观媒介环境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的娱乐电视节目亟待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为节目发展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应认识到“边际效益递减“与“口红效应“对节目市场的引导作用;要谨防节目在消费社会与商业文化中“娱乐至死“;应依靠三网融合推动节目在应变中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