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闻屿  吴涛 《兰台世界》2016,(2):129-130
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一直是救济社会困难群体,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不是近代才有,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有很多举措和政策值得研读和探讨,本文对社会救济、慈善事业概念进行界定,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分阶段探讨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政策措施,并对其特征进行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2.
唐红 《青年记者》2016,(29):29-30
《慈善法》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新闻媒体报道慈善事业的要求 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任务.新闻媒体是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慈善事业的主要宣传阵地.做好慈善事业宣传工作,是新闻媒体承担社会责任、引导主流舆论的重要方式,也是弘扬慈善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新闻媒体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权利和义务包括: (一)新闻媒体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郑慧  黄璐 《大观周刊》2012,(44):24-26
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是我国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天主教服务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的体现。本文对天主教参与公益慈善的教义基础进行总结提炼,从当代中国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天主教公益慈善的基本领域及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天主教进一步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的空间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慈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慈善事业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慈善事业无论在慈善意识、政府角色、慈善组织、激励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从市场经济的视角去探索其慈善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有助于改善不足,促进我区慈善事业的健康、有序地发展,使之真正发挥扶危济贫、协调社会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慈善事业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明清时期慈善事业达到鼎盛。民国时期由于天灾人祸频发,大量灾民、难民流入成都,贫穷、饥饿、疾病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当时,成都的五老七贤之一的尹昌龄,心系国家、心怀大义,投身于慈善事业中,曾任成都慈惠堂总理。慈惠堂在他的带领下,扶贫济困,扶老携幼,为当时中国的慈善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黄雄 《档案时空》2006,(6):13-14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进步,有着悠久文化和传统的中华慈善事业应运而生。扶贫救困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在全社会得到弘扬和普及,通过人道关怀体现自我社会价值等开始成为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一切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基础。与此同时,慈善事业的发展也急切地呼唤着档案工作与其同步共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1990年代的中后期,直接冠以慈善名称的慈善组织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地电视台诞生出慈善类型电视节目,如慈善晚会、慈善捐助活动、电视新闻报道、电视专题等,积极促进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舆论宣传作用。电视慈善类节目在中国已有7个年头,电视慈善类节目随着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而发展,为我国的慈善事业起到了非常好的反哺作用。但就目前电视慈善类节目的现状来说,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瓶颈,需要电视工作者思考。本文试图从电视慈善类节目最初发迹的动因和其特点分析,就此类节目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是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的支持与奉献的事业。发展中国慈善事业,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济世救人美德,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价值和成就感,促进社  相似文献   

9.
彭兴洪 《大观周刊》2012,(52):43-44
当前,我国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功能过于强大,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的角色定位不是主导者,而是一个推动者、监管者。慈善的主体在民间,政府在慈善中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规范监管措施、努力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才是政府应谊做的。政府通过这些措施来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丁云 《大观周刊》2011,(46):32-32,33
本文介绍了我国慈善事业的相关情况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其发展的对策建议:即培育和提高公众的慈善意识;推进慈善事业的社会化;加快慈善立法的步伐;完善与慈善事业相关的税收政策;加强对慈善事业的监督管理;借鉴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面向济南市居民对其关于慈善机构信任度及慈善事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本市居民对于社会公益事业普遍具有较高积极性,但参与渠道单一且不完善。虽受到慈善丑闻的负面冲击,大多数民众对于慈善事业现状仍秉持着较为理性积极的态度。只有改其体制,立其法律,公开其信息,提升其服务效率才能真正解决中国慈善机构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2.
就在郭美美事件尘埃尚未落定的时候,民政部7月8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提出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慈善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们认为,在制定这一纲要的时候,必须突出一点:推动慈善公益体系向民间本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09,(14):16-16
“我做好事,第二天就要让全世界知道。”被称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说,这样做的目的是呼吁更多的人参与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当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相继宣布为慈善事业捐赠巨额财富的时候,很是让“大洋此岸”的中国人惊羡,更有舆论据此进一步指责不少“国产”富人的冷漠。对待慈善事业,中美两国富人热心与慷慨程度的差别,有着比较复杂的原因,且不赘述。笔者想提醒的是这样一个事实: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道和慈善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能够促进人们慈善意识的提升,激发人们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还能促进慈善事业公开透明、健康发展。2014年厦门关于“奇迹宝宝”的报道,使新闻媒体在慈善事业领域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得到了一次展示和提升。  相似文献   

16.
日俄战争期间奉天人民生灵涂炭。奉天地方政府在红十字会和各省官绅、商民协助下,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赈济措施,援救难民于水火,开创了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先河。  相似文献   

17.
大梦告醒,牛群离去,几百万善款的去向是他留下的一个谜团。自始至终,这一切是在慈善的名义下进行的。曾有慈善界人士对记者担忧地说,中国的慈善事业本来就很脆弱,好不容易才有牛群这样的名人来热心支持,所以你们这次能不能对牛群手下留情?——而我们发表此文的初衷,正是为了真诚地支持、保护我们的刚刚发展了十年的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慈善报道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报道类型。慈善报道影响着受众对于慈善事业的认知,对于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框架理论视角下,通过对《人民日报》十年间慈善报道的考察,分析慈善报道的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拓宽媒体慈善报道的思路,促进慈善报道的专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盛宣怀拯救了数以千计的当代灾民,较大程度上推动了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归纳而言,盛宣怀一生从事慈善事业,对民族发展、文化传承、国家富强做出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慈善是人类心灵的阳光。只有充满友好和爱心的社会,才称得上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我国越来越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第一次把发展慈善事业提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2005年“两会”,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第一次写进了“支持发展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