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当知识沟研究迈进第二个50年,学术界亟须发展和完善知识沟理论,不断提升该理论的适应性和解释力。该研究提出“主客观知识沟”这一新概念,一方面肯定知识概念的主观转向,扭转知识沟研究往往限于客观知识的认识论偏差,深化我们对于知识沟丰富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把知识沟的研究视角从不同阶层之间的客观或主观知识差异,转向个体自身在主观和客观知识上的认知差异,将知识沟研究从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层面延伸至人内传播/自我传播层面,拓展了知识沟理论的解释维度。同时,该研究揭示了知识沟形成过程中的“沟中沟”现象,呈现人内层面的主客观知识差异是如何在不同群体中进行分布的,实现了主客观知识沟这一概念与传统知识沟概念的勾连。最后,论文凸显了媒介环境因素与主客观知识沟之间的关系,比较了不同类型媒体对主客观知识沟的不同影响,突出了媒介环境对知识沟影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研究发现不仅对拓展经典知识沟假设具有重要理论价值,而且对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健康传播实践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指出开放获取期刊的重要使命是完成学术成果的快速传播;在界定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效能概念的基础上,从期刊效能、传播效能和受众效能三个层面分析影响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效能的主要因素;最后,从出版质量、受众评议、受众分析和传播方式四个方面提出提高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效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网络传播加剧知识沟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本身并无扩大或合拢“知识沟”的倾向 ,但由于众多外在因素的影响 ,其快速、高效、便捷的媒介优势将传统大众媒介影响下业已形成的“知识沟”数倍放大。首先 ,经济水平的差异造成网络接触率各不相同 ;其次 ,网络在受众的阅读、语言、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 ,受众摄取的信息也与自身的知识结构相吻合。而且 ,网络作为一个多元化社区 ,信源、信宿分散 ,很难具备合拢“知识沟”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朱文博 《今传媒》2014,(5):113-115
知识沟理论认为各个阶层之间所获取知识量的差别只会越来越大,而这不利于社会公平的。随着时代发展,新媒介技术的出现,知识沟理论也不断发展,演化成信息沟等,最终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数字鸿沟概念。数字鸿沟也由三道构成:接入沟、使用沟和知识沟。微博作为新媒体的典型充分体现出出,互联网时代知识的碎片化特点,以及知识沟并未缩小而在逐渐拉大的趋势,人与人之间正在区隔化。  相似文献   

5.
王翠 《东南传播》2014,(3):109-110
2013年7月末至8月间,新剧《龙门镖局》同期在全国四家卫星频道及网络电视上线播出,但呈现出网络收视率飘红而电视收视率平平的现象,并且在该电视剧播出季尾声,一条名为"你真的看懂《龙门镖局》了吗"的长微博引发舆论热议。本文通过对传统知沟理论要点的分析和解读,结合网民与非网民对《龙门镖局》的不同反馈,对网络时代中的知识沟理论进行了再认识,并提出对"信息沟—知沟"的根本成因分析不应仅限于受众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  相似文献   

6.
第三道数字鸿沟:互联网上的知识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此前关于数字鸿沟的研究皆聚焦于数字技术的接入和使用上,即所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数字鸿沟。对数字鸿沟的这两个维度的研究,的确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数字技术的分布和应用不平等的社会景象。然而,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即数字技术接入和使用上的鸿沟,是否导致了人们知识上的鸿沟,却被研究者们忽略了;在当今信息社会,这直接关涉到个人与社区的生存和发展。考虑到数字技术的接入和使用鸿沟对社会的影响往往被研究者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且从未被纳入到相关研究设计中这一事实,本研究假设:(1)由互联网的接入差异可预测人们政治知识的获取,(2)由人们对互联网上政治信息的使用可预测其政治知识的获取,(3)互联网使用比互联网接入能更佳预测人们政治知识的获取。对一个在美国进行的全国性调查数据的再分析,结果在不同程度上支持了上述三个假设。本研究的发现为“数字技术的分布和使用的不公带来了不利的社会影响”这一论断提供了经验证据,譬如,知识沟便是这种负面社会影响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相对于互联网接入而言,互联网使用对于人们的知识获取有更大影响。因此,在互联网接入日渐普及的今天,有关政策应对人们的互联网使用予以更多关注。此外,就传播理论而言,知识沟一方面可被视为是数字鸿沟研究的一个方向,是一个介于接入沟、使用沟和其他社会不公之间的中间变量;另一方面,借助于对数字鸿沟的研究,知识沟研究亦有了不断发展的潜能,在各种影响知识沟的因素之中,新媒介技术成为一个显著影响和型塑知识沟的变量。在这样的意义上,可将数字鸿沟理论与知识沟理论贯通起来。  相似文献   

7.
孙桂杰  孙愈中 《传媒》2024,(6):94-96
知沟理论认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越多,不同层次受众之间的认知差异会越大。本文基于知沟理论,从受众层次和新闻报道的题材、内容、形态、平台与渠道等方面入手,通过分析信息壁垒在传播领域的存在现象,提出主流媒体要在信息传播平台多元化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议程设置,通过新闻内容的贴近性和报道形态的通俗化,积极扩大新闻报道的覆盖面,以进一步提升传播力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张亮 《报刊之友》2013,(8):25-28
本文目的在于论述媒介与受众之间存在的冲突和平衡。在简单介绍媒介的发展情况,受众利用媒介的原因和利用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媒介与受众的冲突。同时本文阐述了媒介与受众的平衡,介绍了媒介监视环境等正面功能。随后,媒介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使受众拥有了"话语权"。此外还阐述了媒介与受众相互作用的现状。媒介为了获取更多的受众和更大的经济效益,开始以受众的需求为主,而受众在利用媒介获取信息的同时,逐渐对媒介产生依赖。最后阐述了媒介与受众之间相互修正、相互提升。媒介在以后的发展中定要培养新闻职业道德,而受众也应该逐步培养自身的媒介素养,做好自己的"把关人"。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实证研究基础上重点分析手机上网用户特征,进而探讨手机上网扩大还是缩小了受众的知识沟.研究结果显示,手机上网用户和非手机上网用户之间的"差距"并非由经济收入引起,经济收入的高低与其是否利用手机上网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手机上网并没有扩大受众的知识沟.年龄和生活方式是将手机上网用户在受众中分隔开的主要因素.手机上网在受众之间造成的这种差距正是效果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大量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传播学的"知识沟"理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达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社交媒体时代,媒介环境的重构为科学知识沟理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本研究纳入媒介转型因素,结合个体化变量对海洋环境风险传播中的科学知识沟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使用扩大了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间的科学知识沟;具有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获取科学知识的自我效能感知存在结构性悖论;个体获取科学知识的感知和评估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伍蔚然 《新闻世界》2014,(8):407-408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催生了全新的传播格局,在大众传播时代形成的传播观和传播理论受到强烈冲击,涵化理论在新媒介环境中正在发生"变异"。本文主要从涵化理论背景、主流化过程、受众认知模式等方面来分析涵化理论在新的传播技术环境下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张梦云 《今传媒》2014,(7):144-145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普通受众带来更多参与的机会,因此很多学者认为新媒体将必然带来知识沟的弥合,但是现实生活中,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知识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相比于新媒体,弱势受众接触更多的仍然是电视媒介,因此,电视媒介利用自身优势并结合新媒体技术对引导受众缩小知识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欧心愉 《东南传播》2015,(12):149-152
近年来,从中央台到地方台纷纷开办起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即以"少儿"(6岁~12岁)为主要受众的电视新闻。作为专门针对少儿群体的电视新闻节目,理应充分满足受众对象对获取新闻、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的需求,帮助青少年从儿童期更好地过渡到成人期。但现状却存在着节目内容狭窄、节目成人化现象严重、缺少少儿言论、农村儿童及边远地区儿童的被关注度较少等问题,作为为少儿受众而生的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如何更好地坚持"儿童本位"理念,更好地满足当下少年儿童的认知发展需求?本文试图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危机的传播学根源1.知识沟。"知识沟",顾名思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差别,它源于美国传播学者蒂奇诺(P.Tichenor)、多诺霍(G.Donohue)和奥利恩(C.Olien)在1970年发表的《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一文中提出的传播学术语——知识沟假设,文中指出: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人们从大众传媒所获取知识的速度,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张萱把我国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路鹃  杨宁  陈洪梅 《青年记者》2016,(23):25-26
理论背景与研究问题 媒介依赖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桑德拉·鲍尔一洛基奇和梅尔文·德弗勒提出的,该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存在的变动和冲突越多,个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也越多.不确定性促使人们搜寻多种信息,来了解社会生活正在发生些什么.个体需求的满足和自身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社会提供的资源,而受众对资源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介.①1989年,二人进一步拓展了媒介依赖论,将媒介系统、受众系统、社会系统看作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7.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领域关于大众媒介的效果与使用的理论,用以研究媒介和受众的关系。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上购物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根据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在选择某种媒体时都会根据一定的目的,今天我们就从这一理论分析"网购"的火热现象,探讨消费者为什么选择网络这一媒介作为购物的渠道,试着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探讨这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的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知识,解释了人们使用媒介以得到满足的行为,提出了受众接受媒介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动机.在对传统的受众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着重对"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网络聊天模式中的适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许凡 《新闻世界》2013,(8):138-139
网络新媒体在我国的发展,扩大了国民信息获取渠道,带来了整个社会的信息总量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经济水平不同的阶层对新媒体的消费能力不同,发达地区、富裕阶层与偏远落后地区、社会弱势群体之间的知识沟有逐步扩大的趋势。随着我国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三网融合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网络媒体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手机媒体的迅速崛起为新媒体与知识沟的关系带来了新的环境与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李程  畅榕 《东南传播》2016,(9):48-50
观展/表演范式(Spectacle/Performance Paradi gm),在20世纪末由Abercrombie&Longhurst提出,是一种针对新媒体发展环境下,媒介用户变得更为主动而提出的受众范式。观展/表演理论中弥散的受众的行为包括四个循环阶段:媒介渗透、日常生活、表演/认同、观展/自恋。问答类网络社区作为一个获取外界信息、新知识和发布信息、知识的平台,体现出观展/表演的行为方式。本文以"知乎"为主要案例,引用观展/表演范式作为理论依托,通过在线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展现观展/表演范式下的受众行为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