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普利策新闻奖透视美国新闻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萌 《新闻记者》2004,(6):20-21
普利策新闻奖是由美国著名记者和报纸经营人约瑟夫·普利策创立的。自1917年颁奖以来,其获奖作品一直被誉为“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获得该新闻奖更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我们知道,新闻作品往往折射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价值标准和文化传统。作为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集中体现了美国主流的新闻价值观。2004年4月5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布了第88届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名单。在本届普利策的新闻奖项中,共有7家报社获奖;《洛杉矶时报》继去年拿下3个奖项之后,今年又拿下“突发新闻报道奖”等5项大奖,成为最大的赢家。…  相似文献   

2.
美国最高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1983年的评选结果,已在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揭晓。今年的普利策新闻奖共设12个项目:优异公众服务,一般地方报道,特别地方报道,国内报道,国际报道,社论写作,漫画创作,现场新闻摄影,特写摄影,评论,批评和特稿写作等。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号角纪事报》以其  相似文献   

3.
美国设立的新闻奖有:普利策新闻奖、卡博特新闻奖、赫沃特·布朗新闻奖、怀特基金奖、罗伯特·肯尼迪新闻奖和波尔克新闻奖等。普利策新闻奖历来被认为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它是根据已故的美国著名报人、美籍匈牙利人约瑟夫·普利策(1847——1911)的遗嘱而设立的。每年春季由哥伦比亚大学组成的普利策奖金评选委员会评定,该校研究生院发奖。普利策新闻奖共14项:公众服务奖,普通新闻报道奖,调查性报道奖,解释性新闻奖,特别报道奖,国内报道奖,国际报道奖,特写奖,评论奖,批评奖,社论奖,漫画奖,现场新闻摄影奖和特写摄影奖。获奖作品包括消息、特写、通讯、调查报告、评论、社论、专栏文章等各种体裁。普利策奖奖金并不高,每人为1000美元,还有一枚金质奖章。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近五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分析,探索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新闻界的新闻理念、价值追求与报道特色。  相似文献   

5.
2008年4月7日,第92届普利策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揭晓.作为美国最权威的新闻奖项,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美国新闻界(尤其是报界)在过去一年里最杰出的新闻报道,也代表着美国舆论的焦点指向.  相似文献   

6.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即便不是世界新闻界当年最好的作品也是最好作品中的一批。长期以来,对普利策获奖作品的研读成为我国新闻学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方式。特稿是西方新闻写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对作者剖析事件真相及写作功底的要求都很高。不久前,我阅读了《普利策特稿卷新闻奖》一书,对统计数据作出客观分析后,可以得出普利策特稿奖选题中的三种倾向。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普利策新闻奖被誉为美国新闻界的奥斯卡奖.考察1917年至2011年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其中不乏关于中国的报道。在中美关系变迁的各个历史阶段.特别是当涉及到国家利益之争时.普利策新闻奖涉华新闻报道倾向与当时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和态度一致吗?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如何?  相似文献   

8.
孤岛 《当代传播》2002,(2):47-47
在当今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奖项要属普利策新闻奖了. 由于职业的需要,笔者从1986年开始接触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近年来,为适应新闻改革的尝试需要,又开始耐心地精读,忽然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有了品尝新闻作品文本的甜头.  相似文献   

9.
2006年4月5日,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的新闻从业者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这一天,第90届普利策新闻奖又一次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14项大奖各归其主。铁打的营寨,流水的兵,尽管历届获奖作品像走马灯一样倏忽而逝,但普利策新闻奖的负面报道的“主旋律”依然高奏如故,其“乌鸦嘴”传统本色不改。  相似文献   

10.
李舒 《新闻记者》2006,(11):18-21
新闻作品往往折射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价值标准和文化传统,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更代表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文化观。作为美国新闻最高奖和中国综合性新闻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奖集中体现了各自国家的传媒政策、传媒伦理和传媒文化。普利策奖由约瑟夫·普利策设置,自1917年开始,在每年4月中旬公布,5月下旬颁奖,距今已有88年的历史。其授奖对象包括:小说、戏剧、诗歌、音乐、历史、传记、非小说类纪实文学著作以及新闻。新闻奖是普利策奖中最重要的奖项,被世界公认为美国新闻最高奖。中国新闻奖的前身是始于1980年的全国好新闻奖,199…  相似文献   

11.
新闻作品折射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价值标准和文化传统 ,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更代表着某个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文化观。作为美国新闻最高奖和中国综合性新闻最高奖 ,普利策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奖集中体现了中西方的传媒伦理和传媒文化 ,本文拟从新闻价值观、报道题材、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进行比较分析 ,并结合信息时代的若干特点探析中西传媒新世纪的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比较的最终目的是取长补短 ,为我所用 ,在中西比照中为传媒的未来发展寻求一个明智的方向。一、强化政治伦理与监测社会环境新闻价值观是事实之所以成为…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4,(20):59-63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完善,普利策新闻奖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知名的新闻奖之一,而随着媒介融合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普利策新闻奖不论从评审规则还是获奖作品都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本文将通过对普利策新闻奖近年来评审规则的变化、获奖融合新闻特点等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从而为我国的新闻事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调查性报道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进入颠峰时期,此后就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深度报道形式见诸各种媒介,被称为“报纸的希望”。1985年,普利策新闻奖开始设立调查性报道奖,目前,调查性报道的比重约占整个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三成左右,与解释性报道和客观报道三足鼎立。  相似文献   

14.
在向来标榜新闻自由的美国,1999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颁给了《纽约时报》记者杰夫格什,其获奖作品是一组反对美国向中国出售技术的系列报道。他在报道中认为,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危害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在美国,从平时的新闻传播到新闻奖奖项的颁发无不渗透了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这对正在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活动的我国新闻传播界,不啻是一个警示:面对即将加入WTO,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面对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细节是指作品中的细小情节。在通讯写作中大量应用,在消息的写作中,也常用这种技巧,只是消息的写作中细节的应用更加精炼。西方的新闻研究者很是强调细节在表现新闻事实中的作用,这从普利策新闻获奖作品中可明显地看出来。当然普利策新闻奖作为美国的一项新闻奖,评选自然离不开美国的新闻价值取向,但新闻作为人类社会共有一种文化现象,其写作技巧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如果说情节是骨骼的话,细节便是血肉。细节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在新闻写作中同样也很重要。当然,新闻与文学中的细节不同,它要求情节和细节的绝对真实…  相似文献   

16.
新闻作品从不同角度折射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和文化观,而其中的精品——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更是反映了这个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因此作为中国综合性新闻的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和美国新闻最高奖的普利策新闻奖就集中体  相似文献   

17.
一年一度的美国著名新闻奖——普利策奖颁发至今已有75年的历史了。最近,来自世界各国的300多位知名人士云集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庆祝普利策奖颁发75周年。普利策奖是以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1848、4—1911、10)的遗产作为基金而确立的奖金开始分设新闻奖和文学奖,1943年起增设音乐奖。新闻奖在普利策奖中占有较大比重,始于1916年,最初时只设4项新闻奖——最突出为公众服务奖、最佳新闻报道奖、最佳新闻写作奖和新闻史奖,至今已扩大到14项奖。  相似文献   

18.
第85届普利策新闻奖于美国当地时间4月16日公布。 本届普利策新闻奖共有15个机构或个人获奖(国际报道奖有两人同时获奖),另有28个机构或个人获最后提名。综观第85届普利策新闻奖,其体现出的新闻价值取向主要有: 一、秉承以负面报道为主的“揭丑”传统 美国的新闻报道一向有以负面报道为主的“揭丑”传统,尤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60至70年代,在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下,曾  相似文献   

19.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在美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闻精英群体。本文利用《普利策奖得主名人录》一书提供的丰富的传记信息,对于1917-1998年间600多位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的社会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普利策新闻奖是一个由男性所统治的职业荣誉场域;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在出生地和工作机构上的分布很不均衡;25至54岁这三十年是美国新闻从业者获取普利策新闻奖的黄金时期;约五分之一的美国籍获奖者曾就读于常春藤盟校;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在宗教信仰方面有别于美国新闻从业者总体。  相似文献   

20.
胡泽 《军事记者》2014,(10):57-58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摄影作品,在国际新闻摄影界具有"风向标"的影响。其2014年的获奖摄影作品,凸显其对非传统安全事件题材的关注。本文从主旨、价值观与拍摄手法等方面,对第98届普利策奖获奖摄影作品加以分析,探究非传统安全事件中新闻摄影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