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本书主义”是由中国现代女作家丁玲提出来的,大意是指一个作家必须写一部立得住、传得下去的书,要有一本足以支撑自己的书。三联书店副总经理汪家明先生在任山东画报出版社总编辑时就极力倡导“一本书主义”,其含义与丁玲女士所说的一本书主义已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一本书主义"是由中国现代女作家丁玲提出来的,大意是指一个作家必须写一部立得住、传得下去的书,要有一本足以支撑自己的书。三联书店副总经理汪家明先生在任山东画报出版社总编辑时就极力倡导"一本书主义",其含义与  相似文献   

3.
编辑资源,是出版社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关键竞争力.编辑是创造内容的核心力量,我们要坚守内容主义的出版观,就应当坚守自己的内容品位,精忠于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尤其是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 教育与出版应该是“教育+互联网”,而非“互联网+教育”,或者说主要是“内容+互联网”.教育出版市场受众的反应会影响我们编辑的思维、选择和价值取向,甚至影响我们书稿的修订或者重新再编写一本书,但在这本书的编辑出版时,仍然是“内容+互联网”.  相似文献   

4.
唐瑾 《编辑学刊》2007,(5):78-80
作为一个女编辑,我一直很崇尚女作家丁玲的"一本书主义".上个世纪70年代上中学时,曾听语文老师说文艺界都在批判丁玲,说她鼓吹"一本书主义".  相似文献   

5.
“一本书主义”,如今难得有人提起;“一本书运动”则是本人的杜撰,拿来和各位编辑出版同人讨论。  相似文献   

6.
袁志坚 《新闻实践》2014,(12):50-51
(一)本文标题套用英国肯特大学教授弗兰克·富里迪最新出版的一本书:《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对抗21世纪的庸人主义》。在这本书里,作者描述了大众化时代文化和学术越来越媚俗的情形,他把知识分子的职业化、技术化,把知识和文化的工具化、弱智化,概括为庸人主义。他认为,这样"不仅抑制学术和文化的创造力,也把公众当作儿童","一个文化如果倾向于把讨论等同于专业观点的乏味交换,这个文化就会出现冷漠和社会疏离”,所以,时下要发起一场对抗庸人主义的文化战争。  相似文献   

7.
《失落的文明:埃及》是华东师大出版社于1999年7月份推出的一本书。一年来,这本书畅销不衰,在上海书城的排行榜上连续上榜12次,销售业绩引人瞩目。 这本书的成功,让我们从这样一个角度对编辑策划有了新的感悟:编辑策划要善于趁势和造势。 一、趁势与造势的编辑策划尝试 1.一切以市场为出发点 趁势,按《现代汉语词典》意为“利用有利的形势”、“就势”。对编辑策划而言,趁势,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有利于市场的因素的及  相似文献   

8.
编辑起码     
2005年最后一期《中国编辑》,要开展“做一本比生命还要长的书”的专题讨论。大约是我为该刊上一期写过题为《一本书主义与一本书运动》的卷首语,在主张上彼此不谋而合的缘故,编者约我为此专题再写一篇东西。出版业内同好,相敬不如相应,况且前一篇写罢,有些意犹未尽,于是应承下来。  相似文献   

9.
“涂红”——不可缺少的工序编辑啊!你默默地为一本书稿的面世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劳动!大至政治内容的“把关”、学术(艺术)质量的审查、材料的核实,小至引文的查对、文字的润饰、错别字的改正,等等等等,统统都在编辑岗位责任制的“管辖”之内。这里,我还要说一桩在编辑工作中更加细小、更加麻烦、更加简单而又不可缺少的工作,这便是“涂红”。“涂红”,也算是编辑这一行的“行话”吧。它指的是把删除的  相似文献   

10.
问题的提起《科技与出版》2007年第3期发表了汪家明先生的文章《“策划”是什么?》。文章被排在了“特别策划”专题的第一篇,同时也是当期杂志的开篇,看来编辑部对文章是十分赞赏和认同的。我也认为文章写得蛮有水平,不但文笔好,而且句句中肯,入木三分,值得业内人士深思。对汪先生的一些观点,我不能完全认同,但我赞同汪先生“对出版业内的‘策划’一词加以讨论,给以界定”的提议。汪先生在文中指出:“出版业的性质,决定了编辑是一个中介的角色:将作者的创作,经过编辑加工和设计制作,以最恰当的方式,传播给读者。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似应改为…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传记电影《天才捕手》的台词——“生命的力量在于从事重要且有利于他人的工作”“我们真的让书变得更好了吗?”“没有什么比一本书更重要的了”和“陪伴本书作者度过了人生中最苦痛的日子”入手,分别探讨了编辑的职业自豪感、职业敬畏感、职业使命感和职业投入感等编辑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与追求,并就新时代如何做好编辑这一问题提出了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从“神实主义”说起 第一次听说《炸裂志》,还是在2011年,我对阎连科老师进行了一次访谈,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问他《四书》(这部书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在内地出版,但有繁体字版)之后的新作。阎老师提到,他正在写一本书,内容是有关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而且这本书是完全按照“神实主义”观念而写的。对于这个观念,我更不陌生,  相似文献   

13.
《光明日报》去年刊登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部分获奖名单,不仅列出作者,还列出责任编辑,让编辑同作者一起“亮相”,这在目前还不多见。一本书,一篇文章的问世,当然首先是作者精心写作的结果,但编辑从中付出的辛勤劳动也不应忽视。且不说作品从修改到定稿,编辑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单是把值得发表的好作品从大量作品中遴选出来,也需要编辑独具慧眼。让编辑同作者一起“亮相”,意味着对编辑工作的肯  相似文献   

14.
刘英 《编辑学刊》2012,(5):82-86
鲁迅在坚持现实主义美术思想的同时,在美术编辑技巧上更多地趋向现代主义,具体包括对“装饰主义”的提倡、对“颓废主义”的关注与对“构成派”的继承,体现较强的实验色彩与先锋性.提倡勇敢尝试与亲力亲为,永远站在讯息与理论知识的制高点上,形成一种鼓励探索与宽容失败的氛围,是研究鲁迅美术编辑思想先锋性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春节过后,河南省一家电视台的一位年轻记者到北京采访,顺便来看望我。谈起他近年来的学习情况和写作方面的进展,他说:“从去年到今年,我下功夫读了您给我的那本《应该怎样写作──对78篇新闻稿的评析》。这本书对我采写和编辑新闻稿都很有帮助,内容很具体,很实在。” 听这位年轻记者一说,我想到:指导,贵在具体。《应该怎样写作──对78篇新闻稿的评析》的确是可以对年轻的记者、编辑起到具体指导作用的一本好书。 1998年春天,新华出版社老编辑、我的同乡万福元同志来访,说“新华出版社准备出一本书,我把书稿带来请你看看。…  相似文献   

16.
一本或一套好书的出版,人们常常称赞编辑有见识有眼力,这丝毫不是过誉。当然,在作品中凝聚着作者的无数心血;而编辑的精心筹划和辛勤劳动,决定着一本书的命运,是人所共知的。在识别人才中,要有伯乐的眼力,而在识别书稿的优劣中,同样应有伯乐的眼力。编辑的战略观,正是编辑知识广博、观察锐敏的根本表现,也是编辑运筹帷幄、决策书稿才能的表现。提到战略观,有人可能提出异议。例如认为“编辑编书稿,讲什么战略观”,“总编辑可管战略,编辑管策略就行了”。把战略和策略分割开来,事实上是行不通的。战  相似文献   

17.
王文鹏 《出版广角》2014,(15):50-51
正作者写了一本书,编辑完善了这本书,设计师为这本书提供美感,发行把这本书放到书店里,营销告诉你这本书的好,插画师把你的视线从文字中转向图画,翻译则把在世界另一端遥远位置的一本书无障碍地放到你面前。  相似文献   

18.
“我是编辑”——叶至善编辑艺术散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鲁 《出版科学》2000,(1):52-54
世界上自从有了“编辑”这一行当,也就有了“编辑学”和“编辑艺术”之说。有人怀疑过它的存在,认为编辑无非是“为人作嫁”而已,一本书的问世与传世,主要靠作者和作品的好坏,至于编辑,不过尽了点分内的、技术性的职责罢了,有何“学”与“术”可言呢!然而从22岁起就跟着父亲叶圣陶学习当编辑,一直当了半个多世纪的编辑还“老觉着没做够”的叶至善先生,却并不同意当编辑是“为人作嫁这  相似文献   

19.
记得学生时代读书,想在一本书上找到几个错别字是很难的事情,现在自己做了编辑,却发现满世界的书想找出几本没有错别字的反而变得很难了。曾经让自己觉得很神圣很崇敬很向往的“编辑”这两个字眼不再给读者带来安全感了,读者的抱怨和不满越来越多,就连作为图书编辑的自己也常常对此感到困惑和无奈。曾有编辑把图书编校质量的检查比作是悬在编辑头上的一把刀,这足以说明编辑自身对所责编图书编校质量的担心和不自信。是什么创造了一个“无错不成书”的年代?难  相似文献   

20.
徐立军 《视听界》2011,(6):116-116
最近正在阅读的一本书叫《对我们生活的误测——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为本书所作序言中的几乎每一句话,移植到中国电视业几乎都可以成立。我不停地把主题词“经济”置换为“电视”、把“GDP”置换为“收视率”,用这样的方式读这本书的体验,让我痛感为什么没有人如此来解读和反思中国电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