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丁超 《东南传播》2018,(7):149-151
春运作为中国社会发展中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每年都会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媒体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一直是讨论与研究的重点。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2013至2017年铁路春运报道进行分析,以从报道数量、版面呈现、报道主题、报道篇幅、报道倾向五个方面来探析《人民日报》如何构建铁路春运的话题以及其报道内容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春运被称为中国式人口迁徙。每年春运都是媒体关注报道的焦点,今年春运如何创新?随着京广高铁、汉宜铁路、武汉地铁陆续开通,火车站少了拥挤,多了从容,湖北成为"亿人过境"交通枢纽。"亿人过境",是社会现象,更是经济事件。我们的思考是,结合时代背景,抓住春运的新变化、新气息,让经济报道接地气,深入新闻一线,见人、见事、见思考,回应群众关切。关注春运中的人,反映个人脚步与时代节拍春运1月26日启动后,湖北日报"经济纵横"版于1月27日、2月4日、2月5日,推出了《春运启程,陪你回家》、《回家路上,感谢有你》、《候车  相似文献   

3.
杨进 《青年记者》2012,(21):48-49
广州作为全国春运的主战场,每年春运报道都是年底羊城媒体的“重头戏”,竞争白热化,报道方式不断推陈出新.笔者通过近年来广州春运形势的转变和广州日报近年来报道方式、重点等的转变,分析其探寻的一条与同城媒体不同的春运报道“转型升级”之路.  相似文献   

4.
郑治 《传媒》2008,(3):61-62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1月31日报道:“来自广铁集团消息说,截至1月30日,广州地区已经滞留旅客80万人……仅在广州火车站滞留的旅客达到了41.6万人。”而《南方周末》2008年1月31日头条《雪压中国》“拯救京广大动脉”中说出了广州春运指挥部副总指挥冼伟雄的无奈:希望旅客一到广州火车站就能感觉到“铁路受到影响,最好退票”。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2002,(5)
读罢《中国铁路建设的“火车 头”》这篇深度报道(载《西安晚报》2002年8月9日),总的感觉是它的特色鲜明,它的深度突出地体现在用变化去揭示现代铁路建设发展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正如这篇报道的提要中所标出的:“在这项工程(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建设中,往日时髦的超常规、跳跃式、跨越式、突飞猛进、赶时间、超进度、提前向节日献厚礼等现象已难觅踪迹;体现出来的民主、科学、环保、质量、以人为本等新的理念,开始谱写中国铁路建设的新篇章。” 这篇报道的第一段文字是充满趣味的,它的小题是“承担铁路建设挖掘任务,为什么要先签环保责任书?”  相似文献   

6.
曾佳梅 《新闻三昧》2007,(12):24-25
春运是铁路每年工作的重要开端,同样,春运报道也是铁路企业报每年的重要开篇。如何开好篇,需要总结,需要借鉴,需要思考,更需要在这三者的基础上以实际行动来创新。笔者通过分析《广州铁道》报2003年至2007年间的春运报道情  相似文献   

7.
李折 《中国广播》2013,(4):25-28
江苏电台开辟专栏进行春运报道已经有7年的时间。作者介绍了江苏电台春运报道的三个主要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苏电台春运报道节目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全新闻平台的建立,让报道形式变化成为需要和可能;运输方式的变化,尤其是铁路的高速发展给春运报道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走转改"活动被自觉践行到春运报道,走基层改变了文风;媒体间的激烈竞争,使得各家媒体更加重视策划春运报道以抢占收听市场,提升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铁路售票网站12306的抢票插件引起了社会关注和主管部门重视抢票插件软件之所以能在今年流行,是因为市场有需求,而这个需求就是春运铁路车票的一票难求春运回家难不是今年独有的现象近20年来,尽管运力增加,但春运火车票的难求程度,一年胜过一年由此也成为一个非常带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9.
春运期间,《广州日报》提升报道的服务性、贴近性,还联合多家单位,连续第三年推出了以"幸福春运温暖团圆"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免费送在粤务工的农民工兄弟姐妹们回家过年,彰显了新闻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了新闻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坐而论道:破解春运四大环节难题 售票,尤其是作为春运返乡旅客首选出行方式的火车车票的售卖,是每年春运组织的"总开关".受铁路总体运能不足瓶颈因素制约,买票难已成为群众对春运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10.
又值"五一"黄金周,铁路客运高峰又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新闻报道在促进热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因此,对社会热点问题必须按照党和人民的利益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但是,一些媒体对铁路热点问题的报道中却掺进了杂音,使热点问题的报道发生"变异".因此,此时反思2004年的春运报道,就非常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11.
从成就报道到人文关怀 交通涉及百姓生活,受到百姓极大关注.一条铁路、一段公路、一个航班的开通,都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每一次节假日,特别是春运期间,交通尤其受到社会各方面关注.因此,交通领域报道,不能拘泥于国家建设层面的成就报道,而要把百姓利益、人文关怀纳入其中. 以每年的春运为例,对于这一开年的大型报道,新华社相关跑口记者要苦战40天,精心策划,严密组织,群策群力,力求把这一传统报道项目出新、出彩.作为一名参加过多次春运报道的记者,我感觉近几年春运报道在贴近现场、反映民声方面做出了特点.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西方新闻界把“反常放大”(Amplification of Deviance)、“坏消息才是真正的新闻”(bad news is real news)、“流血才能上头条”(to bleed to lead)等原则奉为圭臬。学界和业界的一些人士据此对中国主流媒体所秉持的“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大加挞伐。但近几年来,一味推崇“负面报道”的思潮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向。在业内颇有影响的西方主流媒体开始重新认识“正面报道”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着手加大“好新闻”(Good News)或“正面报道”(Positive News)生产与传播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对比式报道营造节日氛围 以往由于铁路运力有限,历年的春运都给很多旅客留下买票难、乘车难的印象,甚至在2008年春运期间,因雨雪冰冻灾害,造成铁路、公路运输受限,发生300万旅客滞留广州不能及时回家过年的极端现象. 今年春运,因为有了京广高铁的全线开通运营,京广铁路和京广高铁两条"巨龙"并驾齐驱,运送着数以亿计的旅客平安回家.如何报道好京广高铁开通后的第一次春运?高铁是否缓解了春运期间运力紧张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月30日,一年一度的铁路春运大幕拉开,当颇具中国特色的春运潮滚滚涌来之时,铁路部门再次为解决春运难题付出辛劳,为的是让亿万旅客回家过年的路更为便捷。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中国60诞辰的前夕,王立胜博士的新作《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以下简称《基础》)出版了。这部以“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的再造和构建”为研究命题的著作,试图以“社会基础”这一核心概念作为分析框架,用以分析和解释近代以来中国农村现代化演进的方向、动力和机制问题,从而从“元问题”的角度找到破解当前“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四川广播电视台交通频率在2013年春运报道的实践,阐述了广播在春运报道中的独特优势:广播传播的伴随性适应了春运客流主体的移动性,广播传播的及时性契合了春运信息的多变性,广播传播的隐秘性迎合了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广播传播的互动性满足了春运服务的贴近性和针对性。作者认为,广播要做好春运报道需要从五方面着手:要明确自身在春运报道中的角色和作用;要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要提前做好应急报道预案;要以情示人、以情动人;要善于运用新媒体。  相似文献   

17.
卢锐 《新闻前哨》2023,(9):10-11
2023年春运是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后的第一个春运。中国交通报发挥交通运输部党组“喉舌”作用,深刻把握春运新形势新特点,坚持守正创新,执行“第一时间”、深入“第一现场”、引领“第一视角”、捕捉“第一动态”、追求“第一专业”,发挥融媒体生产传播优势,生动讲好春运故事,精彩呈现了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科学精准应对疫情和高效统筹客货运输的有益做法,积极营造了安全有序、温暖祥和的春运氛围,也让全体交通人“埋头苦干、担当奉献”更加可读、可感、可亲、可敬。  相似文献   

18.
谢鸿鹤 《声屏世界》2013,(11):27-28
问题性报道因多为“揭短”“揭丑”甚至“揭黑”而又被称为揭露性报道。即“深入揭露隐藏在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等方面中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舆论监督”。①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受众对媒体的期待是“解惑”(与新闻和资讯相关的意义系统的提供)、“解闷”(休闲和心理的调适)、“解气”(舆论监督和社会宣泄)。  相似文献   

19.
春运报道在中国媒体人心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每年春运期间,除了回家的人,最忙碌的就是这些出现在车站、机场、月台的媒体人的身影.近年来,全国各地交通广播依托自身收听率、社会影响力、传播公信力,在春运报道中起到了巨大的、积极的宣传作用.而如何更有效的挖掘媒体潜力,发挥指引性,通过节目和互动为更多的群众提供春运资讯和服务,将单纯的媒体职能转变、延伸、融合,却值得我们好好地思考一番.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结合西方文艺理论和吉姆森的框架理论,探讨媒介报道“制造母题”和“建构框架”的能力.大众媒介关于“宝马撞人案”的报道中,特定的“主题思想”、“意象”、“情节行动”反复出现,构成母题(motif).同时,媒介报道通过不同类型的象征元素,建构报道框架,形成对“宝马撞人案”的“诠释包裹”(interpretive package),塑造公众对“宝马撞人案”及社会贫富差距的“集体理解”(collective sensemak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