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闻监督的法治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宪政语境下,新闻监督政府成为可能,新闻监督权不应界定为一种权力,而应界定为社会公共权利,介于权力与权利之间。新闻监督权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权利,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则。鉴于我国尚未制定较为权威的新闻监督法律,故需要根据新闻监督权的运行规则选择立法模式并制定科学的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代新闻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新闻媒介实际上从事的是社会话语的生产活动,目的是完成社会意义的建构。“新闻生产的产品的内涵就是‘意义’,‘意义’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也就构成了新闻产品的基本价值内涵。更进一步看,决定‘意义’的核心则涉及到社会的价值和权力构成。”因此,话语常常被视为一种权力,并对社会产生显在的作用。“话语既是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个行为形式,——以这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高伟 《新闻窗》2010,(2):99-100
新闻工作是门职业,其内容就是新闻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和扩散。说它是专业是指从事新闻工作必需的专业技能、行为规范和评判标准,而这些又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而获取,并为新闻从业者所共享。在此基础上,它还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和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的过程其实就是实现新闻价值的过程,而新闻传播者的任务则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对新闻进行报道,完全、真实、客观地展现事件的真实情况,给予大众表达权和知情权,传播良好的文化和道德品质。新闻传播不仅仅是向大众传达各类新闻信息,更是生成权力的过程。权力涵盖了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和象征性权力等多种权力。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传播者主要从三方面获得权力,一是新闻传播者通过制作文本、知识和生产意义获得生产权力;二是新闻传播组织凭借其在传授和接受关系中的地位和与其他社会权力机构的关系产生权力;三是新闻传播者利用自身学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渠道生产权力。在本文中首先探讨了新闻传播过程中权力的生成,随后说明了新闻媒体和新闻传播者的主要责任,在结尾处给出了两点提高传播者权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众筹新闻是一种依靠普通民众筹集报道资金的新闻生产新形式。本文从新闻生产权力结构视角出发,结合众筹新闻生产过程、成功案例,探讨其对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受众控制以及新闻生产组织内权力的变革,进而揭示其新闻生产社会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新闻惯习的产生与生产——惯习视角下的新闻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布尔迪厄的惯习为分析工具,认为新闻生产是一个权力结构型塑个体认知,个体认知建构权力结构的双向互动过程,新闻实践是这一互动过程的动力源泉,是联接社会结构和个人心智结构的中心环节。新闻实践的展开,依据的是一种可称之为新闻惯习的实践感。新闻惯习是历史的产物,它通过教育经历和实践经验在特定的新闻场域中产生;新闻惯习是一种生成机制,能在当下和未来影响实践重构场域。  相似文献   

7.
沈浩 《新闻大学》2002,(2):18-22
一、理论分析:两种新闻制作理念的内在联系和冲突 新闻传媒应该是负责任的公共传播者,还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者?这是一个带有价值判断的问题,但同时却也作为难以解决的矛盾性问题贯穿于新闻实践的始终。 新闻专业主义(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在19世纪末开始形成,强调传媒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子系统的收集、整理、传播信息的功能和责任。在此基础上,它还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和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①这种原则着眼于受众的知情权和接近权,以“公正、公开、公平”为目标取向,强调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把“社会舆论工具”作为“国家中的第三种权力”。表明社会公民运用新闻工具表达舆论是一种权力,是对国家的一种重要制约因素。政治权力机构对公民的舆论所持的不同态度,是社会机制功能强弱和机能活力大小的尺度。新闻舆论要受国家根本大法、党政大政方针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制约,需要正确宣传和贯彻。而社会政治权力机构对新闻舆论活动也起着重要影响:开明大度积极支持者,能加  相似文献   

9.
闾丘露薇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新闻专业主义,是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和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它要求新闻记者对自己所承担的特殊社会角色以及履行的历史使命具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意识,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做,而传媒的形象则是新闻人这种自觉意识外在的人格化体现。一个新闻记者,只有将自己的职业与整个时代的历史潮流融合在了一起,才能有资格去实现这样一种专业主义的理想。综观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一次次成功采访报道的背后,正是一种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诉求造…  相似文献   

10.
在媒介社会学研究中,新闻生产往往被视为一种社会过程,这个社会过程包含了特殊的权力实践,主要通过新闻传播的所有参与者和新闻机构组织内部实现(Breed,1955,;Gans,1979)。Tuchman认为新闻生产依赖于将新闻专业理念内化为编辑部内部日常运作的常规行为,而外部的媒介控制力量则往往来自政府、大企业等相关组织(Tuchman,1980)。也有相当一些学者研究新闻记者与消息来源之间的权力关系(Rosheo,1975;Manoff&Schudson,1986;Ericsonetc.,1989),或者媒介的意识形态控制(GlasgowUniversityMed…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8,(2)
随着新闻业生产实践与传播生态的变革,事实真相迷离下的新闻从业者书写权力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54位新闻从业者的深度访谈发现,在充满不确定性、主观性的后真相语境中,新闻实践中的书写主体、书写规则、书写话语等逐渐突破传统新闻生产惯习,书写权力成为争夺焦点并主导着新闻生产传播。新闻业边界的模糊带来新闻书写主体的多元化,新闻从业者与公众共同参与新闻实践;媒介组织的社会化对传统新闻选择与编辑标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新闻生产中的书写规则被不断改写;随着新闻视觉化表达的兴起,颠覆了组织化新闻生产中新闻话语的独白式、单一同质性,新闻书写话语逐渐呈现出互动交往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新闻舆论监督是公共权力监督体系中一种独特的监督方式。是指公民通过新闻传媒对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众人物以及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事务提出批评和建议,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体现,是人民参政议政的一种形式。新闻舆论监督以其行动迅速、公开性强、影响广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在现代社会中,权力愈大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愈应成为舆论监督的重点。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中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最大、与公民关系最密切,也是权力最大、机构最多、人数最多的一个部门。行政机关拥有对大量的社会资源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权力,支配社会资…  相似文献   

13.
张健 《新闻窗》2007,(5):118-119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监督客体主要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监督载体主要是批评报道。并不是所有的新闻舆论都具有否定性评价特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一、大数据时代用户新闻生产的方式用户在大数据时代,用户对新闻生产的参与大概分为以下三种。一、受众对新闻采集的参与。如以CNN为代表的台网融合下的"Ireport"模式。"Ireport"(公民新闻、参与性新闻),设置大数据资料空间接受检索;测评核实把关程序,推荐或者鉴评每日来稿信息资料;编辑、律师顾问再次审核,择优选用。"Ireport"成了很多深度访谈、连续报道、社会调查最初来源,并且通过新闻传播与其他  相似文献   

15.
基于87篇编辑职业话语文本,探讨编辑在职业话语言说中表达的职业权威建构问题。编辑权威作为一种被合法化的权力,指导着编辑通过专业知识、道德准则和职业规范与社会达成契约,在编辑实践中运用知识和智慧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制度保障为编辑提供的决策权和影响力、编辑自身修炼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关社群的支持与信任共同建构起编辑的职业权威。认知合法性、道德合法性与同行共识合法性这三种合法性机制共同塑造了编辑权威的社会认可基础,揭示了构成编辑权威的复杂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6.
权力与权威     
权力与权威□郭东斌权力和权威,都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依托。一个人,不掌握一定的权力,没有相当的权威,是很难把工作做好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常常看到一些人十分重视权力,但往往忽视权威。这也是一种做人哲学的错位。权力,作为一种法定的支配力量...  相似文献   

17.
正权威性,是党报影响力的根本要素,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能超过各级各类党报。这是党报自身的性质决定。分析党报权威性的构成原因和要素,促进这些要素的强化,是维护和扩大党报权威性的有效途径。党报的权威性分析什么是权威?"权威"是权力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形式,是人们对权力的一种自愿服从和支持,是一种正当的权力,也可以说是极具公众影响力的威望。目前,"权威"二字在现代社会语言中广泛使用,已成为人们笃信参照的标准,也是彰显人、机构、组织、企业等实力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8.
被称为"新闻界之释迦牟尼"的俞颂华一生以大公至正、无党无派的身份把新闻事业作为一项独立的职业来追求。在俞颂华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中,体现了新闻职业化思想最关键的含义:公共性、客观性、专门的职业素养、受制于专业信念和自律规范而不是接受任何权力和权威之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舆论诸种功能中,监督功能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由新闻批评转化而来的新闻舆论监督,就是利用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特别是权力机构的社会行为所实施的评定、约束。舆论监督不论是对于新闻媒介本身还是对于社会而言,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新闻舆论监督可以说是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形式,新闻舆论对权力运行所施行的监督、制约主要表现在:监督、抑制权力机构可能出现的腐败行为;防止政府官员、公职员以权谋私;保证权力决策的民主化;参与决策形成过程,使决策能充分反映、汇聚社会各方面的意见,通过新闻媒介的舆论反馈检验决策是否正…  相似文献   

20.
孙丰菊 《视听》2022,(5):151-153
受媒介环境和社会认知体系的影响,尤其是在互联网语境下,传统新闻叙事壁垒不断消融,用户从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叙事模式从线性叙事转变为非线性叙事,叙事主体地位弱化,从权威走向隐退.在全新的叙事理念与互联网技术驱动下,新闻叙事的本质从新闻生产转变为新闻管理,叙事意义从告知叙事升级为参与叙事,新闻的价值及意义被不断重塑,由此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