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方丽波 《新闻窗》2005,(5):52-52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方针。要把正面报道做精彩,就必须尊重新闻规律,让鲜活的新闻来吸引人,让深划的思想来说服人,让群众喜间乐见的语言感动人。  相似文献   

2.
袁治强 《新闻知识》2001,(10):49-50
我们常讲,新闻要真实,要可信,应该说,新闻的真实与可信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表达的本是统一问题的两个不同层面。新闻真实,指的是新闻报道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可信,则是指新闻发布后读者对它的信任度,按理说,真实的新闻应当是可信的,但实际中却并非如此,有些真实的新闻,读者却对其产生怀疑,这里面也包括大量的正面报道。比如:我们从正面大量地介绍一些工作做法和成绩,相当多的读者对这些正面报道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有的甚至不感兴趣,要么看一下标题,要么根本不看,这除了与可读性和写法、编排不活难以激起读者的阅读…  相似文献   

3.
长平 《青年记者》2007,(21):77-77
正面报道如何才能不产生负面效果,值得一些正面新闻的报道者们反思。又快到年终盘点的时候了。我和同事去年"恶搞"了一把,做了个"反向新闻·重构2006",今年我们还打算继续"反"下去,但是不再虚构了,因为我们发现生活中的"反向新闻"比比皆是。这里我仅举最近网络上的一个事情作为例子。  相似文献   

4.
"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概念来自西方新闻理论,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概念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主观的。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新闻事件是"新近发生的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21,(5)
从微观层面看,西方建设性新闻需要捋清同其它相似报道形式的区别,确立自己的内在特征;宏观上看,建设性新闻并非西方的专属概念,存在"同一概念,不同表述"的现象。建设性新闻可以在新闻理论、新闻实践和新闻哲学三个层面做出自己的贡献。对我国而言,西方建设新闻除了佐证正面报道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还能够为正面报道提供创新资源。  相似文献   

6.
徐飞 《视听纵横》2003,(4):113-113
关于新闻舆论监督,多年来似已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一新闻媒体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报道进行曝光、揭露、批评、抨击时弊,抑恶扬善。这样的“共识”几乎把新闻舆论监督与批评性报道划了等号。而笔认为,新闻舆论监督实质还应包括正面监督。  相似文献   

7.
易飞  钟贤 《新闻前哨》2003,(1):12-12
舆论监督报道,俗称批评性报道;正面报道,俗称表扬性报道。这是狭义的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以正面宣传为主,同时加强舆论监督”,就是这个意思。广义地说,舆论监督报道不能称之为批评性报道,它也是正面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鞭挞丑恶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弘扬正义,其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本文只对狭义的部分作一些探讨。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追求新闻的本质真实是每个记者的使命。然而,新闻报道中的失实现象一直无法杜绝。舆论监督和正面报道都概莫能免。很久以来,正面报道的真实性被忽略,甚至有人认为正面报道不存在真实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概念来自西方新闻理论。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概念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主观的。这里有两层含义。  相似文献   

9.
坚持正面报道,唱响主旋律是党报的天职。然而主旋律怎样才能唱响,正面报道如何才能出彩呢?不少人认为正面报道读者不感兴趣,党报记者难当。其实无论是正面报道,还是反面报道,只要是真正的新闻,都会受到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一、正面报道是任何一个新闻评论性栏目生存的基础 正面报道对于实现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包含多个品种的新闻报道来说,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在新闻从业人员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误解,即认为西方新闻观念表达的是一种“乌鸦文化”,报忧不报喜,我国新闻观念体现的是“喜鹊文化”,报喜不报忧。在实践中,媒体从业者往往存在着操作上的偏好,认为正面报道题材由于不具备批评性报道所可能展开的引人入胜的情节,缺乏步步追踪的悬念,因而往往面临题材上先天的被动。其实,就当代我国媒介的现实环境来看,正面报道是任何一个新闻评论性栏目生存的基础,在评论类节目的选题来源中占有主体位置。  相似文献   

11.
有些官员把表扬政绩、宣传美好、歌颂光明的报道称为"正面新闻",让人感到很悲哀,其实新闻只有客观报道事实真相之说,本无正负之分的.  相似文献   

12.
一、慎讲好话 所谓慎讲好话就是指表扬报道对象的话新闻媒体也不能随便说,要做到言必有据.在新闻实践中,新闻从业人员大多会形成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开展批评报道时新闻用词必须十分谨慎,防止授人以柄.但在进行正面报道时说些让人感到好听的话,哪怕是一些稍微过头的话,都认为是很正常的现象,在词语的选择上不需要过多的收敛和谨慎.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3.
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方针。要把正面报道做精彩,就必须尊重新闻规律,让鲜活的新闻来吸引人,让深刻的思想来说服人,让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感动人。  相似文献   

14.
新闻注意是预防新闻侵权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兑现 《今传媒》2005,(2):31-31
大多数从事新闻工作的同仁都有这样的感受:写批评报道行使舆论监督的职权,容易引起新闻官司,写正面报道有时也会引起新闻纠纷。这究竟是为什么?其中的关键就是没有正确处理好新闻报道与新闻注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增强趣味性     
正面报道大多是“硬”新闻,要使读对“硬”新闻感兴趣,不生厌,就要注意对“硬”新闻作“软”处理。增强正面报道的趣味性,就是“软”处理的办法之一。趣味性是可读性的主要元素,读对正面报道感不感兴趣,爱不爱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面报道中趣味性元素的含量。而要增强报道的趣味性,做到寓庄于谐,别具风采,情趣盎然,可以在报道的内容、情节、语言、结构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注意正面报道引起的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行宽 《新闻前哨》2003,(10):32-32
在大量新闻报道中,正面报道占据着主要位置。这里要谈的,并非正面报道给予人们的正确引导、激励、鼓舞作用,而是某些正面报道中表现出的不良因素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人们从正面报道中得出一些不好的、甚至是一些相反的结论,因而影响了正面报道的可信性。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表现。  相似文献   

17.
人们一般把新闻媒体带有指令性的正面报道,称作“规定动作”。纳入“规定动作”的,一般都是主题重大、具有导向意义的新闻典型。但是,这类新闻同时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主题指定,很难做出新意;第二,众多媒体统一采访,很难挖到新颖材料;第三,重复报道,有的采访对象已经成了报道明星  相似文献   

18.
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国媒体的基本报道方针之一.然而在新闻实践中,正面报道却不一定都能取得正面的宣传效果.有一些正面报道,表面看来主题鲜明,角度巧妙,很有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然而却经不起仔细的推敲,显得"假、大、空"甚至导向错误,非但没有对社会生活产生积极作用,反而带来不良的影响.这类正面报道出现"负面效应"的现象严重地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声誉和公信力.那么,如何有效防止正面报道出现负面效应呢?  相似文献   

19.
提到正面报道,有人总以为就是颂扬类的或成绩类的报道:其实“正”是与“反”相对应的并非与“批评”与“错误”相对应“正面”是表示相对的两面中的积极的正面。正面报道应该是对新闻事实中的具有激励、鼓舞:教育作用的,有好的社会价值取向的一面进行报道,并能使受众从中接受到积极作用的新闻报道。从这个意义上说,庆祝建国五十年期间各新闻媒体大量的成就报道是正面报道,让国人看到党和国家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强硬手段,看到腐败分子应有的下场,从而受到振奋当然也属于正面报道之列:  相似文献   

20.
周琼 《东南传播》2015,(4):138-140
在现行媒体运行的环境中,正面新闻产生负面效果的原因也非常复杂,有政策屏蔽的原因,有角度选择的原因。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要发挥新闻揭示真相,引领舆论的功能,必须从各方面把握正面报道的负面、正面效果的度,以达到传播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