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薇 《新闻界》2012,(9):33-36
新媒介环境下,媒介传播模式的改变对大学生的心理、思维方式和行为态度都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广告素养作为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被高校和社会所重视。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研究大学生对手机和网络的使用,了解大学生的广告素养能力;并通过大学生对广告素养教育的需求调查,为高校在新媒介环境下开展广告素养教育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蕾 《新闻知识》2015,(2):88-89
随着中国网民的日益增加,大学生网民数量也在不断上升,目前大学生最重要的信息获取平台、社交平台、娱乐平台都与网络相关,网络成了他们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大学生网民在使用网络时表现出的新媒介素养缺失也越来越让人担忧。本文通过对部分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问,分析大学生网民新媒体素养的缺失与建构。  相似文献   

3.
夏利明 《新闻世界》2013,(9):221-223
在网络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大众媒介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在如今大学生媒介素养基本处于自发状态的情况下,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非常必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通过在安徽农业大学开展的相关调研,对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网络道德的缺失、网络立法的滞后、高校对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的缺席,以及大学生认知意识与观念的淡薄,是造成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缺失的主要因素,因此国家应完善网络立法与网络道德建设,高校应更新培育观念与方法,大学生应主动学习网络运用,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与大学生媒体素养培育之间的关系、作用、方式。重点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的特征,大学生所具备的心理特点,网络信息资源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教育作用,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网络信息资源与大学生媒体素养培育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作为高校网络空间的主体在互联网上通过自己的各种行为,展示出自身的网络素养.而网络素养也因此而成为了衡量和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标准.在新形势下,应努力把审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素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审美评价纳入网络素养教育评价体系,建立新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新媒介时代河南省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红强 《今传媒》2011,(6):38-40
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媒介信息先天"把关"不足,后天监控缺位,以至网络舆情、网络道德、网络有害信息、网络不良舆论导向等问题突出。这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对河南省8所高校1000余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媒介接触情况、媒介认知能力、媒介分析能力、媒介信息评估能力、媒介使用参与能力5个方面,调查获得了河南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于推进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有模式的优劣,结合西安科技大学文献检索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探讨了一种新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和途径——大学生网络检索竞赛,并对该模式的优势和具体实践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重要群体,其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以广西四所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电子邮件对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其网络媒介使用情况、网络媒介认知,以及网络媒介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等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学校、社会及个人三个方面提出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伏丽丽 《报刊之友》2013,(8):139-140
在当今这样一个网络高速发达的社会,网络的普及率也愈发的高,大学生对网络的利用也不断的增加。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利用网络的大学生来说,是既有利,也有弊的。文章通过对当前网络发展的探讨,以及目前形势下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的现状进行探究,希望可以得出对大学生有利的网络素养的方式,同时也希望大学生能够适时调整自我,更好的利用网络。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多元化技术特征在赋予大学生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以鲜明时代性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在媒介交往的具体行为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媒介认知度不高、媒介行为及目的的"偏向性"、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淡薄等。为此我们亟须通过多种策略与途径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与方式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及时系统地开设大学生新媒介素养培育课程;积极建立基于培养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教育实践基地;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新媒体心理素养教育;建立以社会、家庭和学校为共同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立体网络。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潇  屈小顺 《新闻世界》2010,(7):208-209
在当今信息时代,接触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最频繁的媒介行为之一。但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状况令人堪忧,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就大学生应具有的网络媒介素养以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生的网络素养状况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网络使用率较高、目的性多样化。但对网络的批判力较弱,使用能力有待提高,而且对网络素养教育的内容了解模糊,参与度低。对此,学校应营造网络素养教育氛围,整合资源,重视师资培训,开展实践,强化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联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问卷方式调查了上海18所不同类型的高校的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微博使用状况、网络沉迷状况和网络道德状况,并对上海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状况进行了判断和分析。此外,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还从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角度,提出了6个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大大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提出了多方面要求。本文通过对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学生的调研结果分析了微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并针对这种现状探讨了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4,(11):64-69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因为过度使用网络甚至达到网络成瘾的程度,从而引起大学生思想认识、心理健康及其社会行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解析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内涵及其成瘾的发展机理,研判其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与影响,针对西方文化、技术防范和网络素养作出了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媒体、自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暴力愈发肆虐,如今的网络暴力将现实与网络虚拟连接起来,使其影响力和伤害程度比刚出现时扩大了许多,对于接触网络最为频繁的大学生而言,网络暴力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他们的媒介素养,本文针对网络暴力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了网络新媒体对藏族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及其自我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利华 《今传媒》2012,(3):137-138
文章从网络素养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来自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入侵、技术更新、高风险社会和市场化浪潮等方面的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在此基础上,重点阐明并落脚到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自我知识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时代,网络学习资源的质量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对网络学习资源的满意度并不高,存在着资源的形式不够多样化、交互性不足的问题。通过需求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情境类、任务驱动型资源的开发与设计,建立评价体系等方式来满足大学生对网络学习资源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