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级演说家》是我国首档原创新锐语言竞技真人秀节目,在安徽卫视首播。该节目以"挑选中国最会说话的人"为主旨的同时也希望让观众感受到说话的魅力和重要性。区别于国内其他真人秀节目,《超级演说家》将节目定位于一档"说"出来的节目。本文通过分析《超级演说家》的节目策划,找出该节目的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内首档原创演讲类真人秀电视节目,《超级演说家》以其创新的节目形态,环环相扣的模块设置以及对符号元素的有效把控,开启了演说类真人秀节目的大门,获得了较好收视率和良好口碑.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真人秀节目常常给人一种"作秀"过浓、娱乐过大,而内涵不足的印象,娱乐理念相伴左右。而随着最近《最强大脑》、《超级演说家》、《来吧,孩子》等高质量、深内涵电视真人秀的开播,电视真人秀开始从关注娱乐转向深化内涵的新趋势。本文通过分析节目内涵的提升,阐述真人秀节目可以给社会所带来的积极效用,期望唤起电视人做优质节目,呼唤电视业尽早迎来追求节目"质量第一"的"春天"。  相似文献   

4.
《超级演说家》是原创新锐语言竞技真人秀节目,在安徽卫视开播后掀起一股演说热潮。本文结合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对演说者的语言进行文本分析,探寻演说者的修辞艺术。  相似文献   

5.
胡继超 《传媒》2014,(6):38-41
正近年来,电视荧屏上的"真人秀"节目开始逐渐增多。2013年8月,由安徽卫视和能量影视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超级演说家》开播,这是一档原创新锐语言竞技类真人秀节目。节目以"挑选中国最会说话的人"为目的,为选手们提供一个展示演讲能力、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同时也为电视受众呈现了语言的独特魅力。节目采用纪实的手法,满足了受众在大众舆论创造的"拟态环境"下对"说真话"的需求,同时又  相似文献   

6.
正竞技类真人秀节目颠覆了传统电视节目中各种角色的地位,主持人退居其次,导师的角色地位则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节目赛制空前地调动了导师的参与积极性,导师兼有评委、专业指导、竞技领队、隐形主持人等多重身份。作为重要的话语角色,其在节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与其他真人秀节目相比,中国首档以演讲为主题的竞技类真人秀节目《超级演说家》中的导师个性十足,他们深谙语言表达的技巧,在制造戏剧化的言语冲突上更胜一筹,通过导师的言说,让观众领略了说话的魅力,了解  相似文献   

7.
从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才艺类真人秀节目开始,到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婚恋约会真人秀节目,再到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明星真人秀节目,十几年来,真人秀节目不断推陈出新,也始终是各电视台的宠儿和收视法宝.2014年起,以《花样爷爷》为代表的明星旅游类真人秀节目开始走俏荧屏,再次创下可观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8.
马俊骅 《新闻世界》2014,(8):409-410
2004年《超级女声》在湖南卫视开播,其叙事方式成为表演类真人秀节目初期阶段的主要模式。2013年,浙江卫视推出《中国好声音》,其叙事方式跳出了《超级女声》式的传统模式,被当下同类型节目竞相模仿。本文运用叙事理论,以《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两档不同时期的代表节目为例,总结近十年来我国表演类真人秀节目故事叙事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2005年《超级女声》热播,开启我国选秀元年;2018年偶像养成类节目大放异彩,掀起全民造星狂潮。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快速发展,从传统电视综艺到超级网综,从竞技演出到偶像养成,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叙事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变化。本文以2018年的两档真人秀节目《偶像练习生》和《下一站传奇》为例,通过对其不同节目叙事模式的比较,探讨养成类真人秀火热的原因,分析养成类真人秀节目叙事模式对传统竞演类选秀模式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和《爸爸去哪儿》两大有时代代表性的真人秀节目,谈谈真人秀节目存在的规律,以及在时代背景下应景而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高慧艳 《今传媒》2010,18(10):72-73
作为从欧美引入的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真人秀"在我国己走过近十个年头。其中以《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等领军的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在全社会以及学术理论界都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尝试用传播学的虚拟环境和培养理论分析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影响,以期更加明确大众传媒的责任,为国内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做一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王兰 《今传媒》2015,(4):71-72
目前,各大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非常盛行,例如《超级女声》《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构成元素分为七种,即参与者、悬念、竞争、淘汰与选拔规则、时空规定、现场记录、艺术加工.以《爸爸去哪儿》为例分析这些构成元素,对我们真正理解和观看各种真人秀节目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秀林 《今传媒》2016,(6):118-119
由于近年来引进和歌唱类节目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导致严重缺乏电视节目的创新精神。《超级演说家》作为一项演说类节目,以原创精神在众多的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本文通过分析《超级演说家》这档节目的成功经验以及在策划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创新,以期为其它综艺类电视节目提供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甜 《传媒观察》2014,(8):14-16
近年来,真人秀节目在国内蓬勃发展,各大电视台在新一轮节目竞争中纷纷使用真人秀这一节目形态来增强媒体竞争力,从最初的选秀真人秀《超级女声》,到中期的相亲真人秀《非诚勿扰》,再到近期的明星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以及明星旅游真人秀《花儿与少年》等,节目收视率和社会关注度不断攀升,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业界对媒体社会责任、本土创新意识和产业化运作等问题的广泛争议。本文将从真人秀节目风靡的原因、国内真人秀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入手,对国内真人秀的未来之路做一个展望。  相似文献   

15.
杨竺佳 《新闻世界》2014,(12):48-49
湖南卫视自2004年开始制作播出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以来,真人秀的节目模式经历了平民真人秀、明星真人秀、季播明星真人秀的转变。笔者用PEST分析法对其转变的宏观环境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自2004年湖南卫视试水《超级女声》,真人秀电视节目从无到有,以其娱乐化,大众化,草根化的形态开始被广大电视观众所熟知,同时也因其过分重视节目的娱乐功能而忽视社会功能的凸显一直饱受争议。本文将以天津卫视职场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为例,浅析当下真人秀节目社会属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一 近几年,国内电视界向国外购买综艺节目的版权,引进国外节目运作经验,如《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出彩中国人》等.再就是国内各大卫视之间“相互借鉴”,比如在《极限挑战》和《偶像来了》节目中都出现了“拉飞机”的游戏场景,《超级演说家》和《我是演说家》节目中嘉宾和节目板块雷同.原创节目是目前我国综艺节目需要突破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真人秀节目发展迅速。广州电视台的《生存大挑战》、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等等纷纷上演,在这些真人秀节目中,2006年东方卫视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电视综艺真人秀节目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状态,本文首先系统梳理真人秀节目的历程,总结出以《超级女声》、《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三个综艺节目发展中的重要节点。之后对此繁荣表象下出现的节目模仿跟风,尤其是"拿来主义"之下节目可持续性的缺失进行了冷静审视和理性分析。最后,笔者综合当前媒体环境、宣传政策和节目发展需求,总结出真人秀节目未来发展的根本对策,即坚持原创、突破定势、精良包装、后期把握,来综合提高节目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20.
廖媌婧 《今传媒》2012,(7):70-72
从2004年的《超级女声》到2010年的《中国达人秀》,中国电视业掀起了"真人秀"节目的热潮,这个源自西方的节目模式为中国百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收视经验以及参与体验。本文借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和罗兰.巴特的神话学分析以《中国达人秀》为代表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描绘了在符号消费主义时代的媒介奇观中,象征资本权力如何操控民间话语,并将其纳入主流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