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摄影记者在拍好独立新闻照片的同时,又精心地为文字新闻配好图片,是现代读者的需要,新闻传播的需要,也是新时期摄影记者提升能力的需要,更是图文"两翼齐飞"的实际体现。  相似文献   

2.
杨晓东 《新闻实践》2014,(12):61-64
如今,视觉新闻已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日益走俏,年轻摄影记者已经成为报纸新闻摄影的主力军。年轻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思想活跃,身手敏捷,一大批优秀的年轻摄影记者脱颖而出。不过,新闻摄影入门容易,提高难,在自身的摄影业务有了长足发展之后,年轻摄影记者大多有力不从心之感。这样的现实背后有很多原因,但最为要紧的,应是职业精神和职业意识的相对缺乏,这是年轻摄影记者所普遍面临的"职业软肋"。  相似文献   

3.
周连山 《新闻世界》2012,(9):208-209
"微时代"的到来给媒体摄影记者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以分析"微时代"的特质为切入点,结合新闻摄影的特点及摄影记者的工作性质,探讨"微时代"摄影记者面对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才能、素质、个性和谐统一 新闻摄影记者的才能,应该是他智力与新闻敏感能力的有机结合。丰富的生活阅历,广博的知识是摄影记者才能的物质基础;个性、秉赋及心理素质,是摄影记者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条件,对新闻摄影事业的追求及对生活的理想构成了摄影记者的社会基础。以上三个方面和谐统一,决定着一名新闻摄影记者才能高低及其社会文化心...  相似文献   

5.
陈宁  郑涛  陈婷 《新闻窗》2011,(5):127-127
图片剪裁是指图片编辑过程中为突出报道主题而改善素材图片结构的技术处理手段。因为摄影记者没有充分的时间去选择拍摄角色,他们只能靠自己"善于抓住伟大的瞬间"的能力去抓拍新闻事实,这样的作品自然不免粗糙。这就需要编辑对新闻图片进行二次加工,以改变画面的布局结构来突出主题。  相似文献   

6.
曹彤 《采.写.编》2021,(12):66-67
媒体融合时代,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出更高要求.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使传统摄影记者的工作范围有所拓展.摄影记者必须做好自己的图片编辑,提升图片编辑能力和编辑水平,才能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根据摄影记者的工作特征,了解新闻图片编辑特征,能为摄影记者的图片编辑技巧优化提出系列参考意见,也能推动摄影记者做好自己的图片编辑,从而提升新闻整体质量,使人们能以多元化形式获取和浏览新闻.  相似文献   

7.
褚青青  陈维 《新闻世界》2011,(6):177-178
网络化、多媒体的发展导致摄影记者面临一个新的职业转型——从拍摄固定影像的摄影师,变为拍摄活动画面并为之配上音效的视频摄影师。这就带来了摄影记者将如何应对职业转型,以及新闻摄影是否会"死亡"的讨论。本文从这两个角度讨论阐述,并提出关于摄影记者职业转型的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8.
白荧 《新闻窗》2011,(2):29-29
驻站摄影记者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创出优质的新闻"产品",提高新闻图片的数量和质量,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码技术的普及,相当多的新闻事件被更多的非职业摄影记者抓拍到,并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这对摄影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摄影记者的作品,特点必须更加突出,才能为版面采用;摄影记者的作品应该是精品;摄影记者要时刻发展自己,全面提高能力;摄影记者需要专业化。  相似文献   

10.
杨国胜 《新闻前哨》2011,(12):97-97
谈摄影,离不开"发现"和"灵感";谈新闻摄影,离不开"寻找"与"细节"。中国摄影记者金眼奖得主、湖北日报摄影部主任杨发维提出的"新闻摄影瞬间思维"的概念给人们留下的印象颇深。他把摄影者开启快门前的思维过程定义为"瞬间思维",它的特征是靠瞬间的真实形象传递新闻,在思维方式上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形象性。  相似文献   

11.
党报摄影记者与都市报摄影记者相比,前者政务活动多,自由采访时间少;后者以采访社会新闻为主,活动面大,自由度大。1993年,笔者担任《平顶山日报》摄影记者,刚创刊的《平顶山晚报》也采用我的稿件,最多时一个月发103幅新闻图片。要知道,这些照片都是在传统的暗房中一张一张洗出来的!1997年,笔者担任《平顶山日报》摄影部主任,一个月有一半时间"泡"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的市委机关,承担政务新闻采访、拍资料照合影任务。作品在报纸上越来越少,找我采访的人也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2.
时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解放军画报社组织精兵强将参与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可以说,"走转改"已经与摄影记者的采访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作为军事新闻摄影工作者,要在这次"走转改"活动取得更大的成绩,真正转变采编作风,就要树立把镜头不断聚焦基层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逐步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新闻界面临着重大的调整趋势。本文从新时期摄影记者观念转变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新时期对摄影记者在自身修养以及自身业务能力两个方面的要求,然后提出了新时期摄影记者观念转变的路径,以更好地促进新闻摄影记者工作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4.
从护理系学生到最佳摄影记者当美国全国新闻摄影记者协会宣布把1993年最佳摄影记者的称号授予卡罗尔·古茜时,这位《华盛顿邮报》37岁的女记者并没有惊喜若狂。她已没有了初次获奖者那种激动,因为荣誉对她已不再陌生。早在1986年。古茜就获得了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中的现场新闻摄影奖。1989年她首次被美国全国新闻摄影记者协会评为当年最佳摄影记者。1991年和1993年,她两度获得白宫新闻摄影记者协会授予的最佳摄影记者称号。她还获得了许多优秀作品奖。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传统媒介背景下新闻摄影记者的基本专业素养。并通过对媒介融合的背景和现状进行分析,推理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新闻摄影记者更应坚定政治立场,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素养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新闻照片的后期制作技术,熟知不同媒体的特点,学习多种媒体的采集技术,了解不同媒介的优缺点,转变思维方式,以顺应媒介融合对新闻摄影记者的需求,做全能型的新闻摄影记者。  相似文献   

16.
李晓村 《新闻世界》2013,(12):143-144
在"走转改"中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作为摄影记者要认识到基层在新闻摄影中的主体地位,用多样化的拍摄手法,用图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用画质细节赢得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传统媒介背景下新闻摄影记者的基本专业素养。并通过对媒介融合的背景和现状进行分析,推理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新闻摄影记者更应坚定政治立场,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素养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新闻照片的后期制作技术,熟知不同媒体的特点,学习多种媒体的采集技术,了解不同媒介的优缺点,转变思维方式,以顺应媒介融合对新闻摄影记者的需求,做全能型的新闻摄影记者。  相似文献   

18.
雷开太 《新闻界》2000,(3):48-48
摄影记者以摄影的手段 ,图片形象传播新闻信息作为己任 ,因此摄影记者本身又是社会特定的角色 ,同时又肩负社会赋予的特殊的职责与使命。摄影记者应时刻关注社会 ,反映社会 ,服务于社会与广大读者。摄影记者的职责意识要求记者必须按照新闻摄影特点和拍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心态。摄影记者的职责意识表现为新闻意识、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新闻意识。摄影记者首先应想到自己是一个新闻信息的传播者 ,党的政策的宣传者 ,时刻不能忘记自己是一个新闻记者 ,与文字记者一样 ,同样是传播新闻 ,只是传播新闻信息采用的工具和方法不同 ,对新闻信…  相似文献   

19.
在报业发展突飞猛进的变革时代,读图已成为读者日常阅读报纸、了解新闻动态的一种生活方式。为此,新闻摄影报道为读者带来了"读图时代"的同时,也给新闻摄影记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应该如何通过新闻图片更好地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反映党在改革开放形势中的经济建设和文明建设所发生的巨变?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影记者相对于新闻记录者来说,存在感非常低,但是在新闻的传播中又离不开新闻摄影记者。新闻摄影记者在新闻的传播中起着通过镜头传播新闻的事实。但是新闻摄影在新时代的到来,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从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影传播问题及对策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