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淮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省的1/2,属于相对贫水地区 。由于地表水体受到污染,该区主要依赖地下水作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供水水源。为了实现淮北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论文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多年地下水资源采补动态均衡为依据,计算出淮北地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在统计现有地下水资源需求量和预测未来需水量的基础上,得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现状年实际需水量,淮北地区地下水潜力资源量达60.12×108 m3 / a,远景年潜力资源量为51.14×108 m3 / a,具备较大的开发潜力。目前淮北地区一些重点城市地下水严重超采现象以及由此导致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产生于不合理的开采方式,必须变城区水源地高密度集中开采为大范围的分散开采,变单纯开采中深层、深层承压水为潜水和承压水联合开采。文章还就此对“引江济淮”工程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平原区灌溉粮田增产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石家庄平原区粮食产量和地下水开采量及埋深动态变化特征的分析,揭示了粮食产量增加对地下水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除丰水年和枯水年份外,研究区地下水埋深不随主要补给项降水量的增减而表现出明显的增减变化,而与主要排泄项开采量关系密切,表现出明显的开采特性。小麦玉米产量的增加是驱动地下水开采量和埋深变化的根本动因,1982年以前,小麦玉米产量每增加1×104t,开采地下水量将增加1400×104m3,地下水埋深增加0.0448m;从1982年开始,小麦玉米产量每增加1×104t,地下水累积超采量平均增加3000×104m3,地下水埋深增加0.0705m。  相似文献   

3.
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资源计算及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黄河水资源是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黄河在其下游河段(花园口-人海口)河床淤积而形成地上悬河,黄河水侧渗补给已成为该地区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源.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系统面积为29 313km2,赋存着潜水、微承压水(浅层含水层系统)和承压水(深层含水层系统).含水层垂直向上概化为3层:浅层潜水和微承压含水层组、深层承压含水层组及两含水层之间20m~30m厚的弱透水层.计算域边界除梁山一长清一带、徒骇河上游及郑州西南侧为补给边界,其余均为排泄边界.在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三维地下水流模拟模型,应用FEFLOW有限元软件求解.运用识别和验证后的模型计算了不同保证率年份地下水补给量和可开采资源量.研究区50%和75%降水保证率年份地下水补给资源量分别为62.51×108 m3和54.88×108 m3,可开采资源量为44.82×108 m3和39.20×108m3.将研究区分成18个子区进行地下水开采潜力评价,其中12个区尚有开采潜力,1个区采补基本平衡,5个区开采潜力不足.  相似文献   

4.
银川平原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6.9317×10~8m~3/a,地下水开发利用量为4.8842×10~8m~3/a,占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的28.8%,局部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超采严重。地下水用于工业、城镇生活和农村人畜饮水,主要用于城镇生活用水,第一承压水含水岩组是地下水开发利用的主要目的层。  相似文献   

5.
1 包头市可利用供水水源状况包头市区可利用的供水水源有 :地下水资源、水库水和黄河水。包头市及近郊范围内的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资源量为 1 .2 6× 1 0 8m3/a;水库可向城市提供 5× 1 0 4 m3/d,作为城市自来水公司季节性调节水源 ;目前包头市在黄河昭君坟段和磴口段取黄河水量为 1 .5 7× 1 0 8m3/a作为城市供水 (包括包钢用水 )。综合地下水和地表水 ,现包间市区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为 3× 1 0 8m3/a左右 (含 1× 1 0 8m3/a的农业用水 ,可作为城市供水资源量约为 2× 1 0 8m3/a左右 )。 1 996年城市总供水量为 2 .5 5× 1 0 8m3/a,地下水已…  相似文献   

6.
东大岗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长军 《资源科学》2004,26(2):80-87
南阳市东大岗地区山区面积占23%、岗地55%、平原22%,地下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人均拥有地下水可采资源101.3m3,山区、岗区缺水严重,出现了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变差等环境地质问题。随着南阳市东大岗地区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地下水开采量急剧增加,超采地下水严重,已出现了很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遏制过量开采地下水,达到可持续开发利用地下水并保护环境的目的,该文在分析现状地下水资源及开采量基础,对每个水文地质单元中的浅层、深层地下水总量进行了开采潜力分析并做出了总体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然后按照满足人畜用水、农田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的先后顺序,又做了专门性的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对浅层地下水按照其总量可规划为4 个区4 个点,按人畜用水可规划为5 个区,按农业灌溉可规划为5 个区4 个点;对深层地下水按照其总量可规划为5 个区,除人畜用水外,深层地下水不得随意动用。在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较为丰富,应采用可持续性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对山区、岗区缺水严重处,应采取回灌措施补给地下水。  相似文献   

7.
通常说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是指对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进行评价。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各种地下水量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计算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允许开采量),预报地下水动态,分析地下水开采潜力和开发利用前景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应采取的工程措施及建议等。  相似文献   

8.
基于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阐述吉林市区地下水环境背景以及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基础上,探索适合吉林市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同时对今后如何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泊江海子流域地下水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康  娄华君  程传周 《资源科学》2011,33(6):1089-1098
鄂尔多斯遗鸥自然保护区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区高原内陆湖泊湿地,地下水是其重要水源之一。本文以遗鸥湿地所在的泊江海子流域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地层岩性、含水系统及富水性、地下水流场特征、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等基础水文地质条件,并计算了地下水系统的水均衡。结果表明:泊江海子流域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层,松散岩类孔隙地下水严格受闭流盆地地形条件控制;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地下水主要受区域地形及水文系统控制;大气降水补给和侧向径流补给是泊江海子流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两者约占总补给量的85%,而潜水蒸发和人工开采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约占整个系统排泄量的89%,1996年-2005年,泊江海子流域地下水总的年均补给量为6358.9×104m3/a,总排泄量为7418.2×104m3/a,地下水均衡差为-1059.3×104m3/a;桃-阿海子接受的地下水补给量约为142.5×104m3/a,占桃-阿海子湖泊总补给量的22%,是桃-阿海子湖泊的一个重要的补给来源。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东部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驾三 《资源科学》1986,8(4):10-17
石家庄东部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1965年以来,对本区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大量的开发,促进了本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但近20a(年)来,地下含水层出现了采补失调,水位连续下降的现象。从1965—1982年地下水平均埋深(2月和5月平均)已累计下降了8.95m,并出现了许多地下水开采漏斗区,致使许多机井效率减低,出水量减小;提水设备不断更新,浇地成本增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实施后华北平原地下水调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实施的日益临近,华北平原地下水开采调控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针对华北平原地下水开采现状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确定了优先考虑严重超采中心区及深层水减采等一系列地下水调控原则,结合地下水可采资源量,给出了南水北调实施后的地下水规划开采量。应用所建立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数值模型,预测了地下水调控的恢复效果,结果显示,经过10年地下水开采调整,重点控制区内的浅层地下水中心漏斗水位有不同程度回升,石家庄漏斗年均水位上升速率2.1m/a;深层地下水漏斗影响范围也有显著缩小,德州水位回升年均上升速率为(0.8-1.5)m/a。南水北调工程对华北平原地下水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格尔木市大格勒乡大水沟冲洪积扇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在细土平原区形成由南向北倾斜的多层承压自流水含水层,水量相对丰富,水质较佳,具备了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本文根据水质条件,将本区300m以浅的层状含水层自上而下分为5个含水层,井对开采的成井条件、成井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四水平衡模型在博斯腾湖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水量分配、行业需水、供水能力、水利工程、水管理等方面分析干旱内陆区地表水、地下水、供需水和耗水等四水平衡,以及盐份的积-脱与分布,建立流域水平衡模型,通过各平衡量之间的相互制约、联合计算、相互检验以提高水均衡计算精度.以新疆博斯腾湖流域1980年~1998年逐月来水、引水、水位等监测资料为依据,率定与检验模型参数.应用该模型分析现状流域年总耗水量26.88×108m3,年脱盐18.7×104t,博斯腾湖水矿化度平均1.81g/L,地下水平均埋深1.76m,孔雀河年平均水量为12.62×108m3.用1960年~2000年41年水文系列资料,以1998年为现状水平年,模拟流域2010年以前可行的工程措施(保持现有耕地面积,农田节水、渠道防渗、地下水开采、排水渠疏竣、湖滨湿地恢复等)对水、盐、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年总耗水量24.25×108m3,年脱盐19.3×104t,博斯腾湖水矿化度平均1.12g/L,地下水平均埋深3.11m,流域环境逐渐改善;孔雀河年平均水量为15.71×108m3,达到了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输水的预期目标.模型较好地模拟各项工程措施对流域水环境、水平衡、水转换、水盐以及耗水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通过对华北平原1991年~2003年系列地下水资源潜力及供需分析,浅层地下水总体处于采补平衡状态,但黄河沿岸及中东部平原古河道带尚有54.95×108m3/a潜力,而在山前平原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地下水超采27.83×108m3/a;深层地下水除豫北平原、鲁北平原部分地区尚有一定潜力外基本处于严重超采,总超采量12.44×108m3/a;南水北调工程虽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但在短期内可满足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因此利用南水北调的契机涵养水源是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5.
华北平原地下水流模拟及地下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华北平原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并用于评价模拟区地下水资源量。首先在对华北平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概化,垂向上分为3个含水层组。运用地下水模型软件GMS建模,将模拟区剖分为164行、148列4km×4km的规则网格。以2002年~2003年作为模拟期,通过深浅层地下水流场和65个典型观测孔的拟合对模型进行识别,并进行了模拟期的地下水均衡分析。运用所建立的地下水流模型,评价出1991年~2003年华北平原平均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256.68×108m3/a;总可开采资源量为213.49×108m3/a,其中浅层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91.65×108m3/a,深层为22.64×108m3/a。最后对模型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某城市为例,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开采状况,分析了地下水过量超采引发地面沉降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预测了已经形成的漏斗区是该城市未来最有可能产生地面沉降的地区。建议:建立城市建设与地面沉降关系预测模型,指导城市规划和城市地面标高确定,加强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的关系研究,以采取科学、合理的地下水开采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17.
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导致水资源的严重污染,所以地下水潜力评价已成为现代水文事业的一个重要话题。目前,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理论已经基本成熟,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均衡法,数值法,解析法等。但对地下水潜力的评估一般采用“开采程度”的概念,以采补平衡为基础,如果开采系数为1,说明达到平衡,这一地区的地下水潜力为零,一般认为开采系数小于0.3,为潜力巨大地区,开采系数大于1.2为严重超采区。另外,在地下水供需分析中,也曾从地下  相似文献   

18.
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的更新与资源属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界对于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的资源属性存在争议,这直接关系到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管理方式和开发战略的制定。本文从地下水资源属性的定义、内涵,地下水补给以及开发后含水层系统的响应等方面来讨论深层地下水的更新性。含氚的现代地下水分布在山前平原,其稳定同位素组成接近当地降水加权平均值,说明当地降水补给占有相当的比重,氚含量与深度的关系反映了150 m深度以上地下水是可更新的,其更新强度约为3%/a。中东部承压含水层地下水的放射性碳-14年龄为10 ka B.P至大于35ka B.P,其稳定同位素δ18O和δD值比现代地下水要低得多,反映了末次冰期补给水的特征。根据水均衡方法估算的河北平原承压含水层1985年~1995 年间的平均更新强度为 0.09%/a,1990年~2000年间的平均补给强度为0.12%/a,说明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诱发了一定程度的侧向补给,但是其更新强度仍然小于一般意义上的可更新含水层系统的更新强度0.2%/a。尽管这部分承压地下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不可更新地下水资源”,但因其更新相对比较缓慢,可以看作“不可更新地下水资源”,应该按不可更新地下水资源来规划开发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发育三套暗色泥页岩,具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母质类型好、演化程度高的特征,其中须家河组三段和须家河组五段埋深相对较小,是陆相页岩气勘探的重点领域。在不同构造带游离气含量和吸附气含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页岩气资源量计算,须家河组五段和须家河组三段页岩气资源量分别为1.9297167×1012m3和4.1412208×1012m3,勘探潜力大。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指导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和水利工程建设;该文建立了三江平原地区地下水流的三维数学模型,并使各灌区内地下水位埋深接近潜水极限埋深值,分析规划水平年三江平原地下水开采量,及最大区域灌溉面积。结果显示,到2030年三江平原总的地下水开采量为46.05×10~9 m~3,区域内总的地下水开采量所能承载的灌溉面积为1262.7万亩,不足以支持全区规划年1887.1万亩的总灌溉面积;因此,加强地表引水灌溉力度和合理规划利用地下水是有必要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