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穆磊 《中国科技信息》2011,(2):69-70,80
对深埋巷道围岩位移进行现场实测,获得了深埋巷道围岩表面及深部的位移变化及岩石裂隙发展情况,掌握了巷道开挖后围岩变形机理,对深埋巷道支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张庄矿西三采区运输上山的地质条件,采用Flac3D模拟了巷道围岩位移及破坏分布特征。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的3条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具有对称性,两侧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大于中间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巷道顶板围岩塑性区范围大于巷道顶板围岩塑性区范围,巷道两帮围岩塑性区范围基本一致,且两帮围岩塑性区呈对称分布;巷道围岩破坏形式以剪切破坏为主,顶板围岩局部为剪切拉伸复合破坏;围岩位移变形具有对称性,顶底板位移量大于两帮位移量,底板位移量明显大于顶板下沉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刘东煤矿穿煤层下山巷道破碎围岩支护困难的问题,采用UDEC数值计算和现场试验的方法,对刘东煤矿下山穿煤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及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分析表明,超前注浆+锚网喷、锚索、U型棚联合支护可有效提高围岩自身的完整性和承载能力,减小围岩塑性区的范围,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现场工程实践及实测表明,采用联合支护后,主下山穿7煤段巷道围岩控制效果良好,为类似条件穿煤层巷道围岩的控制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区段巷道的矿压显现一般仅为采动全过程变形量的1/3左右。巷道的围岩变形量除了取决于开采深度、巷道围岩性质、工作面顶板结构等,还与沿空护巷方式及保护煤柱宽度密切相关。不采用煤柱保护巷道时,为沿空保留巷道。底板巷道从开掘到报废,由于上部煤层的采动影响,引起围岩应力反复重新分布,围岩变形速度随之变化。围岩变形将经历掘巷期间明显变形然后趋向稳定,各时期围岩变形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护巷煤柱的宽度、巷道与上部开采空间的距离及围岩的性质。掘巷影响趋向稳定;跨采引起围岩变形急剧增加,跨采后围岩变形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5.
我国煤巷的主要支护方式是锚杆支护,关于锚杆支护选择及设计上存在多种方法,在此针对矿井采用的双巷布置情况,在确定支护参数的前提条件下,采用FLAC2D数值模拟对巷道中围岩应力的变化和围岩的稳定性展开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巷道开掘后有无锚杆支护的围岩应力变化及锚杆间距变化对围岩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彭翔  姚新刚 《科技通报》2021,37(1):90-93
对于深埋隧洞,地应力高,围岩蠕变时间长,若把握不好支护措施的设计,容易造成支护结构的浪费或者围岩发生大的变形甚至坍塌.本文通过平面有限元软件,运用应力折减法得到围岩特征曲线,结合改进的围岩纵向变形曲线及支护特性曲线,运用收敛-约束法分析了围岩-支护的相互作用,得出了不同围岩条件下的最佳支护时机,并结合工程实践进行验证分析,为深埋隧洞的围岩稳定分析和支护设计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锚喷锚注修复方法在受深部围岩栽荷及采动影响较大的破碎巷道中采用,与传统的几种修护方案在深部破碎围岩中使用的不足进行的比较,显现了锚喷锚注方案在深部围岩载荷大,采动影响大,围岩破碎段使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RSMSY5声波仪的围岩松动圈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岩松动圈是地下巷道开挖后围岩中应力重新分布和集中的结果。本研究以内蒙古矿产实验研究所下属的油篓沟金矿为工程背景,采用RSMSY5声波仪对围岩松动圈范围进行测试,以此探讨采矿活动诱发围岩松动范围及变形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RSMSY5声波仪能够快速准确地测试围岩松动圈范围,为工程的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锚喷锚注修复方法在受深部围岩载荷及采动影响较大的破碎巷道中采用,与传统的几种修护方案在深部破碎围岩中使用的不足进行的比较,显现了锚喷锚注方案在深部围岩载荷大,采动影响大,围岩破碎段使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正基于某隧道洞口段处于Ⅴ级围岩段的地质特性,结合工程上常用的相应围岩段适应洞门形式,分析这样地质特点的隧道洞口处于Ⅴ级围岩时柱式洞门适用性。假定Ⅴ级围岩洞口地段地质概况及仰坡坡率,并根据假定概况进行尺寸计算,然后进行稳定性验算,从而确定此Ⅴ级围岩段的洞口是否适合柱式洞门。  相似文献   

11.
围岩蚀变是在热液成矿过程中,近矿围岩与热液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一系列物质成分和构造、结构的变化。本文就金渠金矿区内成矿阶段的划分及围岩蚀变的特征、类型、范围、含金性及成因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找矿预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饶平某军用洞室工程所处的岩体较为破碎,围岩稳定性较差,洞室掘进及支护难度大。现对该工程围岩裂隙及岩石破碎程度、岩体基本质量作详细的阐述,并根据现有资料对洞室掘进及支护、洞口边坡失稳防护提出较为科学的措施,防止围岩崩塌、洞口边坡失稳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浅埋软弱岩层隧道的钻爆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对于隧道软弱浅埋围岩地层在钻爆设计及施工中,以减小爆破产生的振动效应,减轻对围岩的扰动为出发点,介绍软弱围岩的爆破设计方法与爆破参数的选定以及实施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综采工作面过巷及通过地质构造时,采取预注高分子材料充填加固顶板,使破碎围岩间形成粘连,提高围岩体强度形成一定的承载结构,使工作面围岩具备整体性,达到加固工作面顶板破碎围岩的作用,避免工作面顶板破碎发生大面积垮落,保证工作面快速、安全推进。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建紫云到望谟高速公路紫云隧道临时加固护拱拆除案例,介绍了拆除护拱的施工工艺,结合现场条件,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手段,对护拱拆除过程中围岩及初期支护的变形与内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开挖、施做护拱过程中围岩及初期支护结构的变形、内力变化显著,护拱施做后围岩逐渐趋于稳定,拆除护拱过程对围岩稳定性及初期支护结构影响不大,可进行护拱结构拆除并及时施做二次衬砌。  相似文献   

16.
深部开采矿井回采巷道围岩控制及支护技术研究的核心内容,分析深部高地应力巷道围岩变形与破坏特征,围岩塑性区和破坏区范围增大,本文研究对于深部开采矿压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巷道是井下生产的通道,巷道断面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矿井生产的安全和经济效益。巷道断面形状的选择主要考虑巷道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巷道用途和服务年限等因素。根据实测围岩松动圈表明,巷道断面愈大,围岩松动圈及围岩变形量愈大,巷道稳定性愈差。软岩巷道开掘后,来压迅速,变形速率大,初期变形量大,围岩变形趋于稳定所需时间长,围岩膨胀变形会周期性出现。巷道断面尺寸设计中要力求提高断面利用率,缩小断面尺  相似文献   

18.
以某矿31182工作面31E182风巷为工程背景,推导了切顶卸压过程中几个关键时间节点上恒阻大变形锚索和普通锚索受力及围岩变形的模式,并分析了顶板围岩变形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恒阻大变形锚索能够在普通锚索达到极限强度破断后继续受力支护顶板,并且在此过程中通过吸收围岩变形能量,控制围岩变形量至不再变化,现场监测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恒阻大变形锚索的受力及围岩变形模式,应用后取得了很好的留巷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俊义 《中国科技纵横》2009,(12):153-153,155
本文通过对某地下洞室群施工,研究地下大断面洞室开挖技术,根据监测数据研究围岩的变化规律,确定在不同围岩状态下及大跨度地下洞室群在川类围岩中开挖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降低支护费用和加快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20.
隧道工程中,围岩质量及稳定性的好坏,对设计和施工影响很大。正确评价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