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丽娟 《幼儿教育》2012,(Z4):34-36
表演活动是一种可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综合活动。小班表演活动"兔妈妈种萝卜"源自一次语言教学活动,故事主角就是幼儿熟悉的小兔与萝卜。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在模仿人物对话以及田鼠咬萝卜的声音,教师敏锐地察觉到了幼儿的表演需要,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和幼儿一起进行了一次愉快而有意义的表演游戏之旅。  相似文献   

2.
《学前教育》2009,(6):25-25
教师要在尊重与理解成成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以其能接受的方式加以渗透。教师首先要肯定成成不挑食的好习惯,鼓励其他幼儿要像成成一样什么食物都吃、不挑食。小班幼儿爱模仿,教师可以发挥同伴的作用来影响成成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大部分幼儿已经能按对应的关系给小动物喂食,所以,教师可以让成成看看其他小朋友如何喂小动物,再请这些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喂小动物。相信同伴的回答比教师的说教更加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3.
传统游戏具有较强的随意特点和娱乐特点,它基本上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实现,符合孩子喜欢活动、模仿、娱乐的心理特点,还能促进孩子行为、智力等的发展。农村幼儿园由于资金不足、设备少、玩具少等原因而使幼儿活动受到限制,园长和教师们应该利用自然条件来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传统游戏活动,这一活动将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一,传统游戏可以加强幼儿体育锻炼,促进幼儿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内容与要求 1、通过玩“到小兔家作客”的游戏,帮助幼儿学习谜语,培养幼儿对猜谜、学谜的兴趣,发展其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让幼儿在模仿动物动作的过程中,巩固对有关动物动作特点的认识,培养幼儿四肢协调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2.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活动准备: 小猫、小兔头饰各12个,狮子头饰1个(老师用),萝卜、小鱼若干,布置一个池塘、一块萝卜地、2只小篮子。  相似文献   

6.
钱皖英 《亚太教育》2019,(12):86-86
幼儿普遍喜爱游戏,其中区域游戏是一种自主性的游戏,也是孩子们的最爱。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亲自操作活动中的材料,亲自动手的同时还能学到知识。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可以帮助幼儿自主学习,通过调整观念及时地将材料投放到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及评价作用,让幼儿在区域活动自主游戏的同时获得足够的快乐,促进他们全方位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的: 1.在综合性游戏活动中学习9的形成,认识数字9,理解9的实际意义。2.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幼儿操作、思维能力。活动准备: 1.青菜、蘑菇卡片各9张,折纸小兔8只,萝卜数量与幼儿及教师人数相同(放入沙盘,其中8个白萝卜,8个小红圆萝卜),1~9数字卡片幼儿每人一套。2.用吹塑纸剪大萝卜8个,上贴各种图形(如图),另备与萝卜上所贴形状相同的图形若干。  相似文献   

8.
角色游戏是许多孩子喜爱的游戏,能满足幼儿喜欢模仿的心理需要.角色游戏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是促进幼儿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最好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角色游戏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适宜指导能够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根据小班幼儿喜欢在情景中学习、喜欢模仿等特点,结合本园“家园合作促进幼儿感恩教育”的课题生成了本次活动。活动中,利用故事、木偶剧表演、游戏等多种形式使活动回归自然,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教师应尊重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重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为幼儿创造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要学会做一个旁观者,要做游戏的引导者,要体会、观察和理解幼儿游戏的感触,从而教育、引导幼儿,更好地发挥游戏活动的教育功效。  相似文献   

11.
谢鹏燕 《家长》2024,(8):176-178
<正>幼儿园是幼儿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幼儿园教育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能促进教学品质的提升,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游戏体验。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幼儿喜欢的游戏中开展五大领域的教育,并针对幼儿的个性特征设计科学、合理的游戏区域活动,让幼儿在玩耍中获取知识、共享欢乐,推动幼儿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实施课程游戏化教学,不仅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更多知识,同时也能让教师轻松自如地组织一日教学,更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活动及充足的游戏时间,满足幼儿需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也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游戏应是一种轻松、松散、休闲、自在的娱乐活动。幼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利用游戏促进幼儿发展。但真正的游戏应来自于幼儿本身,是适应幼儿内部需要而产生的。游戏一定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愉快的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可以体验到兴趣性体验、自主性体验、胜任感体验等。这些感受让幼儿无论在心理还是生理层面,都会觉得游戏是有趣而快乐的,并且觉得自己就  相似文献   

14.
张玉玲 《学周刊C版》2020,(1):188-188
幼儿园实施课程游戏化教学,不仅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更多知识,同时也能让教师轻松自如地组织一日教学,更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活动及充足的游戏时间,满足幼儿需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也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也是儿童的主要活动方式。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因势利导采取游戏法,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英语、运用英语。经典游戏Hide andSeek,Wolf,What Time Is It等都是幼儿百玩不厌的游戏。二、动作辅助教学法根据幼儿模仿力、记忆力和好奇心特别强及对韵律动作、肢体语言特别感兴趣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教师做韵律动作示范,幼儿模仿。即让幼儿听动律感较强的配乐录音,模仿教师的动作及发音,进行人体各部位和器官的英语称谓练习。二是巧用夸张的动作或肢体语言,诱导幼儿理解记忆所…  相似文献   

16.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地发展。而幼儿在游戏时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指导幼儿才能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去发挥游戏的幼教作用呢?  相似文献   

17.
幼儿游戏是愉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是教师与幼儿教与玩的互动。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利用游戏教育幼儿,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而在游戏中,幼儿总会出现"偏区"的现象。教师根据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偏区"现象的特征,自主地寻求相宜的对策,如注意游戏材料的自由度,促进各活动区域有机结合,让自主性游戏与主题活动相融合,让幼儿切切实实地玩好每个活动区,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综观整个教学活动设计,我觉得有两个问题。一是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示范两种唱法让幼儿辨别,模仿合适的一种有表情地演唱,这样演唱虽然统一,但是孩子们真的理解歌曲的情绪吗?二是在手指游戏中,幼儿只能按教师指定的要求模仿,这样的游戏在视觉效果上甚为整齐,但是孩子们真的在感知和表现歌曲吗?真的可以理解歌曲的情感和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吗?试想,如果能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唱歌曲和设计游戏,然后一起讨论游戏的玩法,教师作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孩子们是否能学得更主动、积极呢?让孩子主动学习$浙江温岭市机关幼儿园…  相似文献   

19.
有一种看法,认为结构游戏只不过是幼儿拼拼凑凑,搬搬运运而已,无须教师过多的参与。其实,结构游戏如能进行得好,它不但能培养幼儿的搭配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而且能促进幼儿手、脑、眼协调一致的能力和培养幼儿对造型艺术的审美能力。但要使结构游戏发挥出如此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参与,更要不失时机地示范、指导、点拨,否则,便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示范教师的良好示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只要教师做出样子,幼儿就可以模仿;相反,如果只让幼}[自己去搞,那就差多了。所以,教师要认真示范…  相似文献   

20.
汪小莉 《甘肃教育》2014,(21):66-66
正目前,对于幼儿园来说,要做到确保幼儿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有较大的困难,这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体发展。而民间游戏的灵活性及随机性,使幼儿能利用点滴时间和有限空间开展活动,从而保证了幼儿活动的总量,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民间游戏可以较好地发展幼儿的走、跑、跳、钻等基本动作,例如,"跳绳"、"萝卜"、"城门几丈高"等民间游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