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性炭优良的吸附性能使其在废水处理中得以广泛应用.详细阐述了活性炭吸附在含铬废水、含氰废水,含酚废水等多种废水中的应用研究,并介绍了改性活性炭,活性炭纤维和活性炭与其他水处理技术的联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本征脱附动力学,本文建立对应于程序升温脱附(TPD)实验的脱附活化能估算模型,用化学改性的方法制备了Ag^ -活性炭,Cu^2 -活性炭,Fe^3 -活性炭,活性炭,Ba^2 -活性炭和Ca^2 -活性炭,利用TPD技术测定了正己醇在自制的六种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结果表明,正己醇在Ag^ -活性炭,Cu^2 -活性炭和Fe^3 -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高于其在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而它在Ca^2 -活性炭和Ba^2 -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低于它在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H_3PO_4和Na OH为活化剂制备脐橙皮渣活性炭,从吸附时间、p H值、初始浓度、活性炭用量等因素研究两种活性炭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碱法活化的活性炭吸附性能好于酸法活化的活性炭,两种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可能都属于多分子层吸附,但碱法的活性位点更多.两种活性炭的最佳吸附条件分别为:酸法p H值:3.0,吸附时间:4 h,活性炭投入量:0.03 g,初始浓度:10 mg/l;碱法p H值:2.0,吸附时间:7 h,活性炭投入量:0.02 g,初始浓度:10 mg/l.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活性炭的表面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两方面介绍了活性炭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概述了活性炭性质的表征方法,用于比较活性炭改性前后的吸附性能,并总结了不同吸附质常采用的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5.
概述活性炭物理化学性质以及作为吸附剂的机理,介绍活性炭吸附剂的种类,及各种类型的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活性炭具有较好的氧吸附性能及导电性,MnO_2有较好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以MnO_2为电催化剂,活性炭为吸附氧材料制备氧还原阴极.首先确定了催化层中MnO_2与活性炭的比例对氧电极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然后分别对活性炭进行HCl、H2O_2、HNO_3、NaOH改性处理,研究了活性炭改性对氧还原阴极催化层性能的影响.通过电化学测试阴极极化曲线研究氧电极的电催化氧还原性能影响,结果显示,催化层中MnO_2、未改性活性炭和聚四氟乙烯(PTFE)的合适比例为20%∶70%∶10%,改性处理后的活性炭均使催化层电催化氧还原性能得到改善,10%的H_2O_2溶液对活性炭处理后的电化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味精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色素和类黑色素会带入麸酸中,因而需要使用活性炭对其进行脱色精制。文章研究了磷酸法颗粒活性炭对麸酸脱色及酸碱再生效果的影响,分析不同孔径分布的磷酸法颗粒炭对麸酸中和脱色及酸碱再生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常规吸附检测项目探索麸酸脱色及酸碱再生的适宜性。结果表明: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亚基蓝吸附值、高碘与麸酸中和液脱色及酸碱再生效果未呈正相关关系。YL-600-2大孔径型磷酸法颗粒活性炭比YL-600-1高比表面积型的活性炭更适合用于麸酸中和液的脱色和酸碱再生;通过颗粒活性炭的脱色、再生模拟实验获得适宜的颗粒活性炭的孔径范围。以上结果对味精生产厂家进行颗粒活性炭替代粉状活性炭的再生利用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氨水浸渍法对果壳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讨论不同氨水浓度(5%、10%、15%、20%)对果壳活性炭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改性后的果壳活性炭结构及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氨水浓度对果壳活性炭的结构及吸附性能有显著影响,当氨水浓度为10%时,活性炭表面形态清晰,凹槽分布均匀,比表面积提高至775.1382m2/g,较改性前提高了6.5%;改性前后活性炭微孔孔径集中分布在3.5 nm;果壳活性炭的吸附率随氨水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氨水浓度为10%和15%时,吸附率分别达到86.51%和86.54%,吸附率相比改性前有所提高。而当氨水浓度进一步增加时,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率略微下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烟煤为原料制备颗粒活性炭的工艺过程 ,讨论了原煤炭、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活性炭收率等工艺条件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煤制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 :粒度 180目 ,筛余量小于3% ,粘结剂用量为原料粉的 30 % ,炭化温度 5 6 0℃ - 6 0 0℃ ,合适活化温度 85 0℃ - 90 0℃。文章还讨论了煤制活性炭去除水污染物的效能及机理  相似文献   

10.
以废弃的羊肚菌菌棒为原料,ZnCl_2为活化剂制备废弃菌棒活性炭.考察了废弃菌棒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质量浸渍比为30%、炭化时间为45 min、炭化温度为500℃时制备的活性炭碘吸附值最大,为720 mg/g.通过比表面积分析仪对改性前后制备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进行测定,改性后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幅度提升,达到657.5 m2/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