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前“热身活动”也就是“导课”或“导人”.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教学实践证明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好的开始.片刻之间就会营造出一种浓郁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并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为师生学习新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也称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旨在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导课设计得好,就会迅速“激活”学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导课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生物学教学中导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奕  范建国 《生物学教学》2003,28(10):27-28
好的导课如同一座桥梁 ,联系着旧课和新课 ,如同序幕 ,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 ,如同路标 ,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可以说 ,导课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 ,为师生即将准备进行的思维活动作了心理上的铺垫 ,教师精心设计导课环节 ,可以起到“一根银发牵大象”的效果 ,为整堂课知识的传授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导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引起学生思维的内在动因。那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导课 ,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 ,增强课堂教学“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呢 ?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  相似文献   

4.
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教学也是如此,一堂课的开头是非常关键的,也就是怎样由旧课很自然地导入到新课.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重视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过程-导语,因此,每一位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都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导语,研究导入的艺术性,促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勇于想象,敢于创新.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课堂教学的导课艺术试用了以下几种导课方法.一、开门见山式导课教师上课就单刀直入地告诉学生这堂课要讲的内容、重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教学很讲究结尾处的余音韵味,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讲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一堂课若能做到“虎头一驼峰一豹尾”,即由精彩夺目的导课、引人入胜的高潮、耐人寻味的结课三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是最好不过了。好的结课能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上的享受,但这不是教师只凭灵机一动就能达到的效果,教师应增强对教学结课的设计意识。不断提高结课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精彩的导课,能产生“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同样,巧妙的结课也能达到“课虽尽,趣犹存”的境界。如果说一堂课犹如一首乐曲,那么结课就是曲终时留下的袅袅不尽的余音。我认为要使结课成为一堂课上新的高潮,必须根据不同的课型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抓住儿童心理特点,选择结课的形式,设计好具体的结课方式。那么如何结课呢?一般说有以总结本课主要内容的“小结式”结课,有抓住关键性的知识,设计练习的“强化式”结课。近年来,我更注意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运用以下方式结课:一、针对小学生好胜的特点———竞赛结课。小学生具有好…  相似文献   

7.
教学质量要提高 ,课外又要减负 ,关键在于教师要改变以往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说教式教育 ,当个好“导”师 ,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 ;变“教”师为“导”师 ,变“教”课为“导”课。一、课前准备1.备大纲——“导”课的范围《大纲》规定了教学所需达到的目标要求 ,它是教师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和计划的依据。离开了《大纲》要求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因此 ,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是熟悉《大纲》,这是“导”课的范围。一堂课要有其教学目标 ,不能谈天说地 ,漫无边际地遐想。2 .备教材——“导”课的线索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将书本知识转化…  相似文献   

8.
导课是“起调”,结果是“终曲”。完美的教学必须做到善始善终,因此结果技术和导课技术一样,是衡量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指标。一个富有新意、恰到好处的精彩结尾会为一堂课的最终完成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诗有诗眼,画有画眼,一堂课也有“课眼”。“课眼”就是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聚焦点。揭示课题即是引导学生聚焦“课眼”。巧妙地揭示课题,能起到激趣引新、突出重点、启迪思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巨杰 《语文天地》2013,(2):34-35
导课是开启新课的金钥匙,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一堂好课需要一个好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课的开端往往决定整堂课的氛围。每堂课的前十分钟,应是学生精神饱满、热情高涨的时期。古诗文的教学更需要教师运用别具风格的导课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刘倩仪 《广东教育》2008,(1):105-105
"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课堂导人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课堂导人就是教师采用简洁的语言或辅助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转入到课堂上,并使其处于积极状态,是上好一堂课的首要问题.其基本要求就是:新颖有趣、简洁明了.  相似文献   

12.
陈洁 《现代教学》2011,(6):54-54
好的导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可以说,导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教师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可以收到铺垫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教师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因此教师要想使一堂课获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提高自己的导课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预设生成”是每堂课必须经历的,我们课前的“预设”都希望在课中能够“生成”,一堂课能否得到丰富的“预设生成”决定这堂课成功与否。但是,并非所有的  相似文献   

15.
导入新课是课常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教师非常重视对上课的投入,但埘每堂课的导入的重视不够,认为导人就是一个开场白,这是不可取的.有道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场精彩的开场白,在一堂课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是我们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有个好的开端,像一场戏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有效的导课,就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浓烈的求知欲;有效的导课,像一把金钥匙悄然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学生以最佳心理状态进入整堂课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数学教学也是如此.一堂课的开头是非常关键的,也就是怎样由旧课很自然地导人新课,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重视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过渡导语.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都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导语,研究导入的艺术性,促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勇于想象,敢于创新.本人在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课堂教学的导课艺术成功的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统艺术很讲究结尾处的余音韵味,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讲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俗话说得好:“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描凤,神在点睛。”教学也是这样,要注重课堂教学结尾的设计。一堂课如能做到“虎头——驼峰——凤尾”,即由精彩夺人的导课、引人入胜的高潮、耐人寻味的结课三部分组成有机的整体,是最好不过的了。一位高明的教师,常常把最重要的、最有趣的  相似文献   

19.
一个设计恰当的导入,对整堂课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什么样的课该设计什么样的导入呢?其实,设计导入,是会应人而易的。同样一堂课,可能有的老师会采用情境导入,而有的老师会采用复习导人。可以说“导无定法”,我们在设计时只要注意几个问题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20.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良好的开端,上课亦如此。如果一堂课没有成功的开端,教师会觉得索然无味,学生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一节课的导课尤为重要。那么,在数学课中如何导课呢在此,笔者谈点自己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