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关于义务教育的产品属性问题,学术界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义务教育由于其巨大的外部性,因此是公共物品;有的学者认为义务教育由于是国家提供,因而是公共物品;有的学者认为义务教育是公共提供的私人物品。不管是哪种观点,都一致认为义务教育的提供是政府的责任。那么,义务教育公共提供是否就可以排除私人提供呢?市场在提供义务教育方面是不是完全失灵呢?本文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划分标准出发,进行分析,认为义务教育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但是由于义务教育具有巨大的外部性和国家赋予的强制性,义务教育是一种准公共物品。义务教育准公共物品的产品属性为义务教育的私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州部分小区房产公司曾经大力炒作"名校 名盘"营销模式,实施几年后,部分学校陷入困境而被迫叫停.房产公司投资义务教育的困境反映出我国社区中公共物品供给体制不健全.研究认为,应通过社区公共物品的分类,发挥社区内外各类组织功效,规范社区内外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关系等途径来确保社区公共物品有效供给,以推进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按照经典的经济学分类标准,不但无法推演出"义务教育是公共物品"的结论,而且错构了义务教育与公共教育的关系,动摇了人们对教育的公共性立场.对教育公共性特征的阐释,只能依据其教育学属性.作为传播公共精神、服务公共利益的公共教育,内在地具有公共性特征.公共性是教育的不变属性,实施义务教育的时限具有历史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农村义务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义务教育作为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经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本文就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责任,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共物品提供的政府失灵以及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低效率的矫正等问题作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5.
存在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连续谱系中的义务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经典性社会物品分类标准必然得出义务教育是“私人物品”的结论;义务教育作为“公共物品”不但在理论上存在着合理性困境,在实践中也存在着操作的困难。借鉴马斯格雷夫的物品“外部性划分标准”和波齐曼的“政治和经济权威的组合状态”观点,以“外部性强度”为标准,可以将义务教育看成是存在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连续谱系”中的社会物品,并具有全息性、历时变迁性和共时选择性特征。义务教育的谱系特征启示我们,当代中国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必须摒弃单一的制度设计,走多样化之路。  相似文献   

6.
正在《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新时期乡村公共治理现状及路径选择》一文中指出,乡村公共物品也就是能够满足乡村地区老百姓不同需要的物品,而且使用它的效用不会随着消费人数的增加而减少,像义务教育、社会治安、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公共文化和公共基础设施等都是典型的乡村公共物品。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7.
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现阶段我国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激活农村商品市场,释放农村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但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严重而普遍,尤其在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医疗卫生等方面尤为明显。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是导致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最直接原因。现阶段,政府作为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最适当的责任者,为增加农村公共物品投入,可采取加大公共物品财政投入,优化公共物品财政投入结构以及发行公共物品融资债券等财政措施。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理论依据,即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成本分担理论、"两个大局"理论、社会公平理论、和谐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分析和梳理这一政策的理论依据的目的在于揭示该政策的"公平正义"和"多赢互利"效益,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和顺畅度,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健康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政府供给困境,义务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品,既具有公共物品特性,又兼有私人物品特性。这就决定了在其供给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其公共物品的特性,即通过改善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财权不对称和加强监督等措施以保障供给之外,还应合理利用其私人物品特性,将政府供给和其他供给相结合,通过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和自愿供给,以弥补政府供给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教育机构的营利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能否营利的问题 ,实质上是教育服务能否由营利性机构提供 ,教育生产能否由营利性机构组织的问题。一、教育领域可以存在营利性教育机构教育不是纯公共产品。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征 :一是效用的非排他性 ,公共物品的效用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的 ,具有共同受益的特点 ;二是消费的非竞争性 ,当一种物品在增加一个消费者时 ,其边际成本为零。萨缪尔森把公共品定义为一个人消费时不会影响其他人的消费 ,即不具有排他性。对教育服务来说 ,为额外的一个人服务的成本非常高 ,排除人们使用也比较容易 ,因而不是纯公共物品。① 教育是私人利益和公共利…  相似文献   

11.
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性决定了公共物品的产权具有模糊性的特征,也给公共物品带来"外部效应"和"搭便车"问题,造成了市场调节机制的失灵。从公共物品的特征分析入手,分析公共物品的产权问题,提出解决公共物品产权模糊性引发的外部性和"搭便车"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制度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之一,其实质在于分校择优录取。不同于以往的统一择优录取,它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公平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公平。它的产生具有一定合理性,能完整表达准公共物品的属性,体现普通高中作为准公共物品的公共性;能深刻反映教育公平的内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优质初中与薄弱初中学生"同分不同命"、指标生是否会影响优质高中升学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公共性与义务教育公共性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讨论“公共性”不能脱离具体所指,它需要通过公共组织的构成、公共权力的运作、公共物品的提供和生产反映出来。公共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它不同于教育的公益性。义务教育公共性分为实质公共性和形式公共性,前者包括有效性、责任性、中立性、平等性和公益性,是义务教育公共性的主要载体,后者包括参与性、公开性和可选择性,是实现实质公共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一、高校公有用房管理改革的理论依据 人们享用的产品和服务可分为三类,即公共物品、私人物品,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物品.高校公有用房属于混合物品,具有较多的公共物品的性质.公共物品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完善的公共物品提供体系可以有效地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高校公有用房作为满足"高校"这一特定范畴的物品,从配置的角度而言,同样需要解决如何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地配置到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上,以实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农税停征后,农村基层政权运转更加困难,农村义务教育负担愈加沉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更加不足。化解这些问题:重构农村基层政权,加大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完善“一事一议”制,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6.
"反公地悲剧"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地悲剧"是由于产权范围的不明确或空缺使公共物品过度使用的现象。"反公地悲剧"是和"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由于产权分离特性所引起的公共物品被闲置而造成的浪费。笔者运用"反公地悲剧"理论对高校的公共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反公地悲剧"现象进行分析,并从中国高校的实际出发,提出实现高校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对策,以减少发生在高校这块"公地"上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常瑛 《运城学院学报》2011,(4):11-13,34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体制,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面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长期存在,公共物品供给体制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融资渠道狭窄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改革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建立良好的投融资渠道,合理调整和优化供给机制,是目前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存在着城乡、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诸多不协调因素,其突出表现就是国家对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优于农村,同时由于各地区的差异及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东中西部农村的公共物品供给也存在差异。加大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实现城乡、地区供给的均等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本质要求。为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明确政府责任,改革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机制并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法律保障力度,同时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满足农村公共物品多样化需求,加快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均等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管理权力的属性及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教育是现代国家为其国民提供的基本教育,在我国其主体任务是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就世界范围而言,为推行义务教育而建立的公共教育制度,从其形成与完善的过程看,无论是中央集权制还是地方分权制的市场经济国家都依赖于立法、执法等政治程序及手段,授权政府建立教育机构,依法定标准设置教育设施,以确保居民得到公共教育这项服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义务教育属于基本上是无偿提供给居民的公共物品,中小学校是社会公共部门的一个组成部分,基础教育的管理理所当然地属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范畴。作为向社区居民提供基本教育服务的中小学校…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是更加接近纯公共产品的一种公益物品,其社会公益性的特点突出。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应定位于在国家意志参与下,义务教育对全体公民在提高经济利益和政治权益上的持久影响。从此一概念出发,要保持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就必须保证义务教育的广泛分享并且保证义务教育的“集体行动”提供。在此一背景下,我国政府在义务教育供给中应强调责任的“多中心”实现,但其中政府必须要做好宏观调控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