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声乐界歌唱家们经常谈到哼鸣,在声乐教学中,哼鸣练习也是一种常用的训练手段。那么到底什么是哼鸣?怎么提出来的?为什么要练习哼鸣?如何去练习哼鸣?就我多年的资料收集、声乐学习、舞台实践、教学总结,就此问题作一个比较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哼鸣练习是获取鼻腔共鸣、头腔共鸣及声音高位安放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声音概念的最好方法。本文介绍了什么是哼鸣,以及哼鸣练习的方法和手段,强调了哼鸣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声乐训练过程中,通过哼鸣练习有助于塑造嗓音并掌握发声技巧,促进声音灵活度的增强以及颜色的改善,促进共鸣的实现。本文就哼鸣练习进行简要介绍,进一步从放松喉部肌肉、实现气息控制以及解决换声区等方面入手,探讨声乐训练中哼鸣练习的重要作用,旨在通过哼鸣练习来改善歌唱基础状态,促进高效声乐训练的实现,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如何正确运用歌唱发声中的哼鸣练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哼鸣练习是获得鼻腔共鸣、头腔共鸣及声音高位置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声音概念的最好方法。在声乐教学个,哼鸣练习常被许多老师和学生忽略,以为声乐就是要开口练唱,从而减少了一种获得美妙声音的方法。文章介绍了哼鸣的两种类型及教学中的引导方法,以供同行探讨和指正。  相似文献   

5.
哼鸣──声乐训练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性歌唱是建立在正确的发声、娴熟的技巧、良好的音乐感觉之上的,而声音的技巧训练则是第一步。哼鸣练习就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训练声音的高位置,体验头腔共鸣的感觉、气息、声音和歌唱通道的自然配合等等。歌唱者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哼鸣练习的技巧。  相似文献   

6.
艺术性歌唱是建立在正确的发声、娴熟的技巧、良好的音乐感觉之上的,而声音的技巧训练则是第一步.哼鸣练习就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训练声音的高位置,体验头腔共鸣的感觉、气息、声音和歌唱通道的自然配合等等.歌唱者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哼鸣练习的技巧.  相似文献   

7.
哼鸣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歌唱,同时它也是歌唱发声训练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可以较快地建立歌唱者的内在协调能力,使鼻腔和其他发声腔体有效地互相配合,使声音更具有共鸣效果。哼鸣的训练要循序渐进,对练习中容易出现的毛病应及时纠正,同时哼鸣又是一面镜子,可以检查歌唱者在发声时有关腔体的配合情况。  相似文献   

8.
艺术性歌唱是建立在正确的发声、娴熟的技巧、良好的音乐感觉之上的。而声音的技巧训练则是第一步。哼鸣练习就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训练声音的高位置.体验头腔共鸣的感觉、气息、声音和歌唱通道的自然配合等等。歌唱者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哼鸣练习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起考上研究生有幸跟随金铁霖教授学习声乐,到现在已有两年时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从金老师身上不仅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让我感受到了金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神奇,正式通过这种科学唱法的训练,我的声音发生了质的变化,让我对声音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一、教学中的布局(一)哼鸣练习哼鸣练习主要的目的是找到高位置发声的感觉,然后将语言带到哼鸣的位置来歌唱。这个练习主要是用来调节声音的位置,一般声音比较低的学生通过这个可以逐渐找到高位置的感觉,对于声音  相似文献   

10.
哼鸣是声乐训练中的基本技巧之一。哼鸣训练具有寻找声音焦点,体会高位置,感受混声,抬大牙、笑肌,提高软腭,拉紧声带,站定咽壁、放松喉咙等功能。根据发声时主要共鸣腔的不同,哼鸣可以分为鼻腔哼鸣、咽腔哼鸣和鼻腔咽腔混合哼鸣三种。根据口型的不同,哼鸣又可分为开口哼鸣和闭口哼鸣。这些哼鸣方式和类型各具特点,对其进行比较性研究可以为为声乐教学和演唱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小珍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3):79-80,95
哼鸣,是自然而特殊的声乐训练手段和声带保护的好方法,正确掌握好这门技巧,并把它正确地用于艺术歌唱当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指出了哼鸣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并从哼鸣的作用、哼鸣的分类、如何掌握正确的哼鸣方法以及哼鸣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笔者基于自己长期从事的声乐教学实践与探索,就声乐教学中歌唱状态,歌唱呼吸、混合共鸣、字与声的协调等基础训练进行较为深入,全面的探析。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经验与知识、经验与言语经验、言语实践与语文课程的内涵和相互关系,明确了语文(实践)是什么,提出了语文课程要以“经验”为主位的论点。  相似文献   

14.
"实践的基本形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哲学界把实践的基本形式概括为三类: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这种分类在逻辑上很难讲通。科学实验不应是实践的基本形式,只能作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环节。应把人类改造自我的实践与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并列为实践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老子对求知和行道关系的阐述,追求学问应天天增益,修行大道应日益减损。用到当今世界与人的发展上,就是如何处理学习科学文化等具体知识和提升自我境界的关系问题,了解了“为道”与“为学”的联系我们就能够更好的求知与修正自我。  相似文献   

16.
学法指导与学习素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学法指导》课程的教学实践,从组织教学内容到学生的“学”等几方面,讨论分析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蕴《学法指导》于同步教学之中的重要意义和可操作性,并总结了所取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发展是一个由"回应"走向"自觉"的过程。从思想理论、知识伦理、课程实践三个方面来考察校本课程发展之源中的"回应"之由,校本课程发展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与发展层面上理应做出"回应","回应"为后来的"自觉"集聚能量,人员因素、学校文化与支持系统支撑起了"自觉"的基础。由"回应"走向"自觉"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从而实现校本课程发展提升理论、推进实践与文化再生。  相似文献   

18.
马尔库塞把哲学的学术目标视为是对理性、自由的终级把握,而把哲学的社会实践目标定位转化为社会实践各领域的一般理论.一旦社会实践把握了哲学的理性、自由,哲学的使命也就结束了.社会实践中各领域的超越、创造,只能是这些领域的事情,并不与哲学有任何联系.这就切实地表现出马尔库塞哲学学说的形而上学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与之相联系的具体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实践锻炼法是贯穿始终的穿针之线。它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观为直接理论依据,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方式,持之以恒地组织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接下来,将简要阐述实践锻炼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要围绕"精"、"实"、"工"开展各方面的建设。所谓"精",就是要求专兼职教师队伍要精,要有精品专业、精品课程以及精品教学包和课程包;所谓"实",就是要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基地和学生就业基地的建设落到实处;所谓"工",就是要整合教学资源,解放学生,缔造一个开放的教学系统,提高办学质量。通过"精"、"实"、"工"三个维度的全面建设,可以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