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日报《总编辑手记》最近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范敬宜同志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以来,经常在“值班手记”上写下一段段批语,这些“手记”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关于新闻宣传  相似文献   

2.
值班手记     
值班手记范敬宜范敬宜同志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以来,结合人民日报办报实践,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看法,写成言简意赅的值班手记,对办好人民日报起了推动作用。为倡导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业务风气,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我们约请范敬宜同志以《值班手记》为栏题,在本刊...  相似文献   

3.
范敬宜著《总编辑手记》最近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范敬宜于1993年9月至1998年3月就任人民日报总编辑4年多的期间内,基本上每天坚持写  相似文献   

4.
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向来不愿出书”,却应新闻界同行的要求,于今年初出版了一本《总编辑手记》。写值班手记是《人民日报》的传统,凡值班的老总和总编室负责人都要认真写值班手记。范敬宜于1993年秋到任接过这本手记后,在原有基础上扩充了很多内容。一是增加了对当天报纸内容和版面的评点,有表扬有批评;二是借题发挥,阐述对新闻宣传业务的意见、主张;三是对前一阶段的宣传报道作一些小结,对下一阶段的直传作出部署、安排。在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基本上每天坚持写这本值班手记,不知不觉写了三四十万字。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5.
多一分深入多一分收获──采写《节日追踪问菜价》的一点体会张国材2月10日,人民日报和市场报同时以一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我采写的报道《节日追踪问菜价》,人民日报还全文转载了市场报配发的评论员文章《管好中间环节》。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在当天的值班手记中说:这...  相似文献   

6.
三味书屋     
范敬宜,195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曾在《东北日报》任助理编辑。1978年起在《辽宁日报》历任农村部主任、编委、副总编辑。1984年调任文化部外文出版局局长,1986年任《经济日报》总编辑,1993年8日调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写“值班手记”是《人民日报》的传统,白班对夜班有什么交代,夜班对白班有什么说明,都写在值班手记上,并把它的内容作为《每日快讯》印发给全社各个部门,起到上下之间、部门之间沟通情况、增进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通讯员请教一位老编辑:怎样才能写出好稿件来,这位编辑回答:敬业,敬业才能精业,精业才能出精品。什么是敬业呢?《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是: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报社领导经常提醒编辑要安心、静心、用心。安心,就是不这山望着那山高,干一行爱一行;静心,就是不被浮尘遮望眼,心不乱神不散;用心,就是专心致志,倾心尽力。我读了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的《总编辑手记》,再看他写的一些新闻作品,深为范总广博的知识、潇洒的笔惊叹。更令人感动的是范总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同志在1月12日的《值班手记》上专门就“换个思路选头条”谈了几点意见。他写道:今天一版将哈尔滨交警战三九的通讯和照片发头条,而且作突出处理,这是一种突破常规的做法。三版将原来的头条《石家庄六千青年农民入党》换下,将《老头辩论会》升为头条,也是一个破例。按常规做法,青年农民入党这  相似文献   

9.
标题,就像人的眼睛一样,对一篇文章来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在《总编辑手记》一书中曾这样写道:“抓精品首先要从标题抓起。”他还强调,做标题,一定要设法把“题眼”拎出来,加以强化,切忌用“官题”。文贵创新,标题亦然。要让标题“跳”出来,“活”起来,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报前总编范敬宜同志,堪称我党新闻史上政治家办报的典范之一。其典范性集中体现在他所著的《总编辑手记》一书中(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4月版。以下简称“手记”)。手记是范总在业务值班时,针对人民日报的稿件、版面等中反映出的问题、经验而及时写出的指导意见或短论汇编。正因为不是为出书而写,手记内容虽少了所谓理论框架,却是格外生动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政治家办报的种种特色和风采。  相似文献   

11.
值班手记     
值班手记范敬宜1996年9月5日关注一下“空白点”今天五版杨武军同志写的《走进中央档案馆》是一篇很吸引人的报道。它反映的几乎都是鲜为人知的事实,读了使人有一种不满足感,希望它写得更多一些,更细一些。在我们国家,有许多领域、部门、职业平时报道得很少,它...  相似文献   

12.
范敬宜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界一位成就突出的新闻人,他才思敏锐、笔耕不辍,发表了大量优秀的新闻作品。他还先后出任《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当前新闻界对范敬宜的研究也主要针对其新闻作品和办报方略。但是,范敬宜身上所具备的意义决不仅仅限于一个报人这么简  相似文献   

13.
范敬宜的《总编辑手记》 (以下简称《手记》 ),今年 5月间人民日报出版社又出了重新设计封面的新版,这已是该书的第三次印刷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它受欢迎的程度。这本书我以前读过,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捧读新版,特别注意到此书充满竞争意识和竞争对策,论的虽然是人民日报的工作,却揭示了新闻差别化竞争的某些一般规律。  差别化竞争,是营销学总结的三大竞争战略之一。这是指通过对整个市场的评估,找出某些重要的顾客利益区域,集中力量在这些区域完善经营,形成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差异优势。我认为,《手记》重要的一个特…  相似文献   

14.
《黄冈日记》原党委书记、主任记者汪敏之著作的《笔耕留痕》一书,最近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为该书题写了书名。  相似文献   

15.
手头存有范敬宜任《经济日报》总编辑时写的一篇题为《再给后代五千年》的消息(载《经济日报》1992年6月1日第一版),因其篇幅不长,先引用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党报总编辑勤写"总编辑手记",既是一种自我新闻素养的修炼,也是一种营造学习氛围、指导采编工作、提升采编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作者为何对撰写"总编辑手记"情有独钟?这些"总编辑手记"究竟发挥了哪些作用?本文是作者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7.
一部题为《新闻控制论》的新闻学专著已于近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的作者为我省的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苏简亚同志。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同志和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兼总  相似文献   

18.
李洪启 《传媒》2002,(4):41-42
新闻界不乏入道文学艺术家殿堂的记者编辑,但集诗、书、画于一身又造诣精深的人却难觅。原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范敬宜同志就是这样一位精于诗书画的老记者。新近,新华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诗书画集册。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老新闻”数十年来在艺术道路上不懈追求的人生足迹。 《范敬宜诗书画》集册共收入诗、词、散曲57首,书法手迹13篇,画作27幅。翻览全书,所收诗词散曲不少是思接千里,情韵相生,久读不厌的佳作,如长诗《世情画理两悟彻》、《七律·告别〈人民日报〉》,词《浪淘沙》(记事),散曲《双  相似文献   

19.
《人民日报》1995年《信手拈来写变化》征文开首篇《过去统计“有”,现在统计“无”》这是一条极寻常、易流失的信息,《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却独具慧眼,在报社与来自辽西贫困山区的建昌县委宣传部长闲谈时敏锐地发现线索并写出一条新闻。  相似文献   

20.
天门日报复刊10周年,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人民日报社长邵华泽、总编辑许中田、原总编辑范敬宜、湖北日报社长卢吉安分别题词祝贺,报社没有举行庆典,没花一分钱请客送礼,而是进一步制定了报社内部改革和多出精品的举措,隆重推出了天门日报《言论集》、《获奖新闻集》、《新闻业务论文集》、肖金舫《新闻摄影集》和艾学用《漫漫新闻路》等6部专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