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维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他以清新淡远、空灵流动的诗风在诗坛上独树一帜,其诗通过空美幽寂的禅意营造了物我相融的意境和相融相谐的禅趣。王维山水田园诗有着诗中有画、幽寂静谧、禅意盎然、朴素清丽的艺术特征,对后世山水田园诗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和诗歌所反映的客观物象的完美统一,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从审美意境出发探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以求对王维山水田园诗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分析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发展流变,根据各时期的情景表现特点,可将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分为景物手段化、对象化、主体化、意理化等阶段。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派者,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开派者。陶谢为唐代山水田园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完成了从题材到精神层面的合流,将山水田园诗创作推向了艺术的最高峰。王孟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领袖,在山水田园诗创作上有大致相同的地方,即诗的双重境界:浑厚雄奇、素朴宁静。但由于人生经历不同,性格各异,也彰显诗人不同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4.
王维和谢灵运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二人在山水田园诗歌上都有很高的建树。在审美意蕴上,他们的诗歌有很多相似之处,都与禅相连接,与画相搭配,不同的是,谢灵运对诗与佛的关系描述得较为细致,诗中写禅直白显露,王维诗中的禅意则显得更加隐晦和深奥一些。  相似文献   

5.
孟浩然、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的艺术特征,但孟浩然诗歌中的类似特色却较少为人注意,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其实,孟浩然诗歌的画意表现在情景交融、色彩素淡、构图巧妙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为例,详细地论述了其体现出的空幻幽清、静寂孤寞、无心无我、任运随缘的禅意境界,并进而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社会生活思想基础和家庭个人经历根源以及诗禅相通的艺术成因。  相似文献   

7.
山水田园诗歌至少具有两个层面的图像:一是内在的图像,即语言所表现出来的“语象”;二是以诗意图为代表的外在图像。从这两个层面的图像来看山水田园诗歌可以大致概括为花鸟鱼虫类、自然景观类以及田园居地类三种类型。同时,山水田园诗人运用语言符号来描绘这三类山水田园物象,形成了归隐语象群。诗歌的语象与其诗意图二者紧密相连,构成语图关系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在这种语图唱和的状态下,彰显出文学图像的价值意蕴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王维诗歌的艺术思维和创作都深受禅宗的影响 ,他不仅在诗中灵活地运用佛典 ,而且还善于用佛禅特有的时间和空间意念去感受现实世界 ,并以此去创造一种极富有宗教意趣的精神宇宙和艺术宇宙。王维的诗性直觉和禅悟感发是相通的 ,他的山水田园诗的意境 ,就是利用这种相通所创造的另一种宇宙  相似文献   

9.
山水诗发展到唐代,掀起了一个高潮。以王、孟为首的诗坛大家,彼此呼应,群星闪耀,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蔚为壮观的山水田园诗派,与当时诗坛的边塞诗派形成鼎足之势,一时波澜壮阔,好不热闹。 继谢灵运之后,在唐代最杰出的山水诗人,当然首推盛唐时期被后人景仰的“诗佛”王维。他的山水诗,比之谢灵运,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向前迈进了一步。谢灵运的笔下,还只是把山水当做一个倾诉对象,而王维则把山水当成知己,俨然将山水看做是相见恨晚的朋友。当然,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王维的山水诗,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个性化的生活情趣、高妙的艺术造诣,和对自然山水卓绝的感觉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生态美是美学的一个新领域,它表现的是生命与自然环境间的一种和谐与协调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早已被中国古人所认识,并反映在他们的山水田园诗中,表现为对蓬勃生命力的赞美,对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的展示,以及对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生命间和谐关系的感悟。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文学家超卓的生态智慧和对美的敏锐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一种幽玄深远、灵妙滑脱、不可凑泊的空灵美。其空灵美源自诗人的佛心禅性、诗意生活、唯美人生及"诗画合一"的审美特质;其空灵美具体表现在灵动的意象、空明的意境、虚实动静相生的活性语言及诗化的主题意蕴。  相似文献   

12.
国内华兹华斯研究自兴起之初就与比较方法联系在一起,善将华氏自然诗与中国传统山水田园诗作比较,将前者的基督教、泛神论宗教哲学背景与后者儒道杂糅、佛道融通传统互为对照,以寻求华氏浪漫主义与山水田园诗人的避世情怀、审美情趣之间的投合,而相对淡化其诗歌背后的人性、理性、神性思考。不足之处:比较范畴的局限,有待突破华兹华斯/陶渊明的比较模式;有厚此薄彼的本文化中心论倾向;某些关键性概念尚待辨析。  相似文献   

13.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是盛唐的代表风格之一,他的山水田园诗歌豪华落尽见真淳,形成清新脱俗的风格,有着极具吸引力的独特诗意。禅宗思想和绘画观念导致了王维诗歌中的主体淡化现象。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冲淡作为其主要的艺术风格特征,其作品中之所以会呈现出这种主体淡化的倾向,应该说也和禅宗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其在绘画上的成就和观念也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王维是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在盛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大放异彩。本文试图从王维的具体作品入手,对他诗歌中山意象水意象的艺术表现形态进行了精当的归纳与分析,对王雏诗歌山水意象的生成原由和审美品格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与阐发。进而指出王维创造山水意象伴随着强烈的生命律动,这与诗人以澄明清澈的心灵观照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5.
陶诗"平淡"说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渊明的田园诗向来被认为风格平淡,但其中存在田园与官场对立的普遍现象,使忿然不平与田园风光同容一个载体。田园中的贫穷饥冻,应当属于田园诗的重要内容,这类诗尤非"平淡"所能概括。由田园开凿出的议论,属于农夫的衣食问题,也存在内容和形式的错位。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歌中的一枝夺目奇葩——山水旅游诗的艺术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学发展历史中,诗歌有着重要地位。唐代山水旅游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以其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旋律、深刻的思想内涵、奇妙的意境展示着自然、生命之美的永恒魅力。特别是孟浩然诗歌所营造的空灵美妙的意境;王维诗中诗情与禅意的水乳交融;李白在诗中所展示的崇高的美学风格,杜甫诗歌的沉郁悲凉以及在平凡风景中发现美、表现美的丰富内心感悟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代表着唐代山水旅游诗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魏晋南北朝时著名的诗人,陶渊明善于抒发田园隐逸之乐,谢灵运长于刻画山水景色之美;陶渊明是魏晋诗风集大成者,谢灵运开创了南朝一代新风。本文试图从审美追求、语言艺术、题材形式、意境创造等方面来比较分析其诗歌审美艺术转变。  相似文献   

18.
赵文哲是清代乾隆朝著名诗人,“吴中七子”之一。在大小金川战役中,壮烈殉国,年仅49岁。赵文哲早年虽服赝王士旗,但又兼取唐宋各大家,显示出较为宏通的诗学眼光。其人生的最后几年,随清军远征西南边塞,金戈铁马,诗歌日益变化新奇。赵文哲随军出征时所作《鲰隅集〉,以山水边塞诗为主。这些诗既对西南雄奇荒幻的山水进行描绘,同时又襄挟着乡关之思、羁旅之感和对身世遭遇的嗟叹。赵文哲的山水边塞诗扩大了古代山水边塞诗的表现领域,是清代山水诗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9.
巍巍香茗山,人杰地灵,景色宜人.山脚下,坐落着一所让香茗山人民骄傲的农村小学--新坝中心学校.农村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色彩斑斓的田园山水蕴涵着无尽的知识和无限的生机,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的诗主要是写意 ,是写情景融合的心境 ,他的诗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谢灵运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 ,穷貌极物成为他主要的艺术追求。从陶诗到谢诗的转变 ,反映出了两代诗风的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