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子弹打入木块后可能穿出,也可能不穿出,如果木块被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那么子弹水平击入木块的过程中总动量一定守恒,同时还存在着子弹动能向木块的传递和向内能的转化,这就是所谓的“子弹打木块”问题.该问题常用的解法是列动量守恒和能量转化的方程,而在“打击条件变化后结果判断”类选择题中,利用速度图像来判断将更准确,也更便捷.  相似文献   

2.
子弹击穿木块问题,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常见的一类问题,对这类问题的求解,通常是根据子弹击穿木块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损失以及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对子弹、木块列方程求解,这种方法计算繁琐,学生也不易理解.教学实践表明,对这类问题若用υ—t图分析求解,则简捷、直观,学生也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3.
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水平光滑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初速度v0水平射入木块,且子弹与木块的相互作用时间t很短、子弹对木块的相对位移d很小的这类研究物体相对运动的问题,称为“冲击块类问题”,它是重要的力学综合模型之一,涉及到运动学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及守恒定律等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4.
刘鹏 《物理教师》2000,21(3):24-24
“子弹射木块”是高中物理的一道经典题.它综合了力学中的动量、能量等重点知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但是,由于各物理量间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如果在命题或选题时考虑不周,容易产生一些违反科学性原则的错误.一次听课,执教老师出示了如下一道例题. [例题]一个木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颗水平飞来的子弹射入此木块并深入 2cm而相对于木块静止,同一时间内木块被带动前移了10cm,求子弹损失的动能、木块获得的动能以及子弹和木块共同损失的动能三者之比.1题设数据的科学性 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子弹深入木块2c…  相似文献   

5.
一、“子弹打木块”模型例1 一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另有一质量为m速度为v的子弹水平打中木块,并最终停留在木块内,子弹打入的深度为s,设子弹打入木块时与木块间相互作用的摩擦阻力恒定,求该过程产生的热量. 析与解:本题常常称为“子弹打木块”模型.如图1所示,设子弹与木块相对静止时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得: mv=(M m)v' ①  相似文献   

6.
【“子弹打木块”模型】如图1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静止着质量为m0的木块,一颗质量为m初速为v0的子弹水平击中木块,陷入深度为d,所受平均阻力为F.由于水平面光滑,系统动量守恒(以子弹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mv0=(m+m0)v,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研究实际问题的物理模型既可以更概括、更简捷、更普遍地描述物理规律 ,又可以简捷地解决实际问题 .在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中 ,有很多题目是“子弹打击木块”模型的变形及其综合应用 .在分析和解答此类问题时 ,联想模型 ,通过类比和等效的方法 ,就能抓住问题的物理本质 ,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子弹打击木块”的模型一般分为两类 ,具体分析如下 :一、第一类情况 :子弹打击木块未射穿图 1模型 1 如图 1所示 ,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质量为 m的子弹以速度 v0 水平射向木块 (设子弹在木块内受恒定阻力 ) .但没有射穿木块 .求木…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提出 如图1所示,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颗子弹以v0的初速度水平打入木块.由于子弹速度非常快,作用时间极短,子弹和木块间的内力远大于外力,所以整个过程中动量近似守恒.在子弹没有穿透木块时,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就可以求解子弹和木块的共同末速度.如果还想了解子弹在木块中的运动情况,就必须建构适当的动力学模型,求解动力学方程,依据初始条件,最终确定子弹和木块的运动学规律.  相似文献   

9.
物理模型的建立是理解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物理模型建立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对物理过程的分析、物理规律的应用.在高中力学的学习中。经常会碰到“子弹打击木块”这类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分析该模型的思想和解题方法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拓宽,对许多二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带来意撮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其核心是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重在“三个选取”:动量守恒近似性的选取;动量守恒过程的选取;动量守恒系统的选取,其中,过程分析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板、块模型及子弹射击木块模型这一类问题是同学们普遍感觉难以掌握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涉及到动量守恒、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及能量转化问题.由于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且综合性比较强,在高中物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现提供一例供大家赏析.  相似文献   

12.
子弹击木块问题涉及动量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的应用,是高考的热点.现对此类问题作两点讨论. "子弹击木块"模型(图1):质量为m1的子弹以水平方向的初速度D0击中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2的木块.木块厚度为L,木块的位移为s,子弹与木块的相互作用力大小恒为F.  相似文献   

13.
“动量、机械能”是力学部分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也是历年高考中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我们来研究如何用图象法巧解“一动一静”非弹性碰撞问题。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水平击穿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木块上,木块长为L,质量为M,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不变,  相似文献   

14.
“子弹木块模型”极其变形的综合应用,一直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解决此类问题常常需要选择恰当的规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能量守恒观点解题,研究这类问题,对于深刻理解物理概念,熟练掌握力学规律,有效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而选择规律之前,对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进行正确分析,“子弹木块模型”极其变形的综合应用,一直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解决此类问题常常需要选择恰当的规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能量守恒观点解题,研究这类问题,对于深刻理解物理概念,熟练掌握力学规律,有效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而选择规律之前,对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进行正确分析,从而对正确、快速理解题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动量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在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常会遇到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问的临界问题,求解这类问题要分析和寻找相关的临界条件.现把与动量守恒相关的临界问题作一归类总结,供同学们解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义勇 《物理教师》2000,21(4):33-34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为普遍的规律之一.解决和处理好动量守恒问题,也是力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笔者在动量守恒的教学中,从学生出现的问题来看,研究对象的选取问题,也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要处理好动量守恒问题,首先应加强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动量守恒定律时,往往缺乏对动量守恒内在规律的理解,只注重于动量守恒的条件和动量的矢量性等问题上,却忽视了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物体系,也就是说,满足动量守恒的物体系是由哪几个相互作用的物体组…  相似文献   

17.
对于物体系内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物体做功的问题,由于学生缺乏对内力做功特点的清楚认识,解答此类问题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对内力做功问题解法进行归类分析。 1 一对相互作用的内力,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 例1 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初速度v0击中木块,并相对静止在木块中,子弹在木块中受到的阻力为f。求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  相似文献   

18.
“子弹打木块”问题的特征、规律及教学宁波效实中学沈晨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而相互作用力为一对恒力的这一类问题中,以子弹击中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设子弹与木块间摩擦力恒定)为最简单而典型.将其经情景迁移,或作系统迁移,或对初始条件与附...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会碰到很多有关于子弹打木块的问题,而子弹打木块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这一过程包含了运动学中的位移和相对位移,力做功与能的转化和守恒,动量守恒等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又是高中最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生觉得最难学的知识点,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对有关于这一类问题来好好的总结一下,并通过图象来处理这一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力外力为零,系统的动量守恒。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力外力为零。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力外力为零,说明合外力的冲量为零,故系统动量守恒。当系统存在相互作用的内力(“内力”是系统内部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相互作用的内力产生的冲量,使得系统内相互作用的物体的动量改变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内力只能改变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而不能改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内力的出现可以是弹力(包括弹簧力和绳子拉力)、摩擦力,也可以是电磁力。本文就不同性质的内力作用下,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作些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