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着的一种心理需要,世界上任何一种爱都不能和师爱相比拟。人们常说母爱最深,可是母爱在某种意义上却是一种生物的、本能的、自然的骨肉之情,师爱则是一种社会的、高级的、政治的情感。师爱是教师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未来的具体表现,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为此,研究师爱,进一步加深对“师爱”的理性认识,使“师爱”在教育中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母爱和师爱 ,但师爱又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间的特殊的爱 ,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 :“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因此 ,教师的爱不能停留在内心 ,仅工作为一种自我体验而存在 ,而应该以各种方式表露出来 ,外化成一种现实的教育力量 ,并用“爱”这把金钥匙去启迪每一个学生的心智。一、面向全体学生 ,施予爱心教师的爱心就是对学生的关心。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看作是一个教师生活中的重要品…  相似文献   

3.
用好师爱     
梁水侠 《陕西教育》2008,(7):122-123
世界上有两种爱最纯洁,一种是母爱,另一种是师爱.前者给了人生长的生命,后者给了人发展的"生命".而在人民教师身上,这两种爱往往是交融在一起的.她用伟大的母爱去融化学生心中的"冰层",又用高尚的师爱去开启学生被尘封的心智.  相似文献   

4.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人们常把师爱比喻为母爱。母爱是伟大的,但师爱要高于母爱,它意味着教师不能以狭隘的个人私情或好恶去对待学生,而应带着祖国的希望和人民的重托,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蒋红梅 《班主任》2000,(3):14-15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人们常把师爱比喻为母爱。母爱是伟大的,但师爱要高于母爱,它意味着教师不能以狭隘的个人私情或好恶去对待学生,而应带着祖国的希望和人民的重托,按照接班人的要求去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的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方向,对班级的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师爱,作为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关键和核心。师爱的具体表现应是,既要了解、关心和尊重学生,又要从严要求,从而使班主任工作达到更高的层次。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求,爱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师爱则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爱。一般认为,师爱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所表出来的一种对学生的关心、热爱、尊重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等行为,也有人称之为教育爱。比起人类最本能的一种爱——母爱,师爱则体现为一种社会的、政治的高级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一条河,承载着一条条小船欢快向前;教师是一本书,一笔一画中写满了沉甸甸的爱。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师爱是伟大而神圣的。  相似文献   

8.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1用爱去关注中等生,促进其成长爱,是我们教师心中永恒的主题,师爱无异于母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我们为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着这种爱的真诚。学生们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一  相似文献   

9.
用好师爱     
世界上有两种爱最纯洁,一种是母爱,另一种是师爱.前者给了人生长的生命,后者给了人发展的“生命“.而在人民教师身上,这两种爱往往是交融在一起的.她用伟大的母爱去融化学生心中的“冰层“,又用高尚的师爱去开启学生被尘封的心智.……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爱是一种高于友爱,异于母爱的特殊的爱。我始终坚信,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善待每一位学生,是每一个为师者都应该做到的。其实,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自觉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对于教育来说 ,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们习惯于把师爱比喻为母爱 ,但这仅仅是比喻而已 ,因为二者的社会内涵有很大不同。其根本区别在于师爱是一种理性的爱 ,是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它博大、纯洁而又高尚 ,它蕴含着对社会的责任与未来的期望 ,它是立体的、全方位的 ,灌注于教育的全过程 ,那么 ,如何赋予师爱理性色彩 ,充分发挥教育效力呢 ?首先 ,建立育人的感情基础 ,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一个教师 ,他有再高的智慧 ,如果他根本不爱学生 ,也的智慧便无用武之地。一个暂时水平不高的教师 ,如果有强烈的师爱 ,他会刻苦奋进 ,努…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一项需要投入情感的事业,师爱,不仅仅体现在教师付出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师爱。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用"爱而不溺,严而不苛"的不同教育方法,以师爱轻轻叩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引领学生向善,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育人的艺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自古至今,教师这一职业始终都体现着一种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蕴含着最为高尚的人格魅力。这也许正是教师工作之所以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重的职业的根本原因所在。在教育中,师爱是最具有感染力的教育品质,也最能发挥教育的人文作用。但是,师爱不像母爱,母爱是先天就有的,正如高尔基所说“母亲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的。”而师爱是工作性质决定的,是由教师的人生价值的取向决定的,是由其角色效应和社会责任专一决定的,一句话,是后天形成的。因此,它要求教师必须严肃认真地修炼自己的师爱之心。  相似文献   

14.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会爱孩子,才会教育孩子。对孩子的爱与对教育的爱是成正比的,对孩子冷冰冰的人,对教育也必然缺乏热情。母爱不能取代师爱(暂且让我这样称呼吧)。母爱的生物学基础是母性的本能:师爱的源泉是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对未来的爱的汇合.前者,有如乳汁;后者,却是心血!孩子感受到教师的爱,就会激起对教师的敬爱,对学习的热爱,对本身的自爱。从孩子的身上可以反射出教师  相似文献   

15.
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师爱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情感,师爱在教师素质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对于师爱的概念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解,导致宣传与践行师爱的过程遭遇了一些困境.明晰师爱的种类,反思师爱的内涵,摒弃含混的"师爱"定义并确定师爱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的位置,有利于加强教师素质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技能与专业态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正>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其为《爱的教育》所作的序中写道:"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强调教师的专业性,也强调师爱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爱孩子。因此,提升师爱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效性成为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一、理解成就师爱在幼儿教育中,师爱来自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幼  相似文献   

17.
杨桂华 《新课程研究》2007,(6):57-57,66
参加教育工作22年,在这22年中,我曾经担任过十三年的小学班主任工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搞好班级工作的最大秘诀是“爱”。这个爱包含着师爱、母爱和友爱。对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一种鞭策;对教师来说,爱学生就是热爱自己的职业,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教师怎样去爱学生?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高尚的、无私的、纯洁的爱,这种爱应受到世人的尊敬。但师爱不是一句口号,师爱体现在教师日常教学过程的每个细节中,"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式不对,也会让师爱蒙尘。一、爱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一次颁奖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了解学生,师爱就是盲目的。记得在那次班会上,我宣布要对成绩优异的同学进  相似文献   

19.
朱金萍 《林区教学》2012,(2):122-123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生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爱是师德之魂。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  相似文献   

20.
王武飞和许许多多的教育同仁一样,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不断学习、实践,不断反思、成长,做着一个教师应该做和能够做到的工作。 以德育人,爱生至上 王老师认为,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圣的爱。这种爱包含母爱且胜于母爱,包含父爱且超越父爱,是一种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的爱。教学中,他心里始终怀着这种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