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生活化写作”是立足于生活的写作,是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思考生活的写作。写作训练既要立足于课堂,又要延伸到课外;既要激发并保持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又要教师适时做好点拨指导,循序渐进。将生活融入写作,会改变写作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状况,使写作言之有物;同时让写作介入生活,会使生活变得丰富深邃,情趣盎然。那么在写作训练中,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呢?  相似文献   

2.
一、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要让学生写好英语作文,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英语写作。要提高英语写作课堂的教学效率,要培养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到课堂写作教学之中,并积极融入其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写作的能力和完善写作的技巧。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首先要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让学生觉得高  相似文献   

3.
范晓燕 《学语文》2013,(5):55-56
时下.高中作文教学的课堂呈现形式多种多样,点评课、赏析课、专题课,各有各的特点。其实,作文课的最本真形式就应该是写.作文课堂就应该是写的课堂。把作文课上成写作课不容易,因为写作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由学生的写作实践构成的纯生成的课堂。但是作文课又必须是写作课,因为学生写作的能力只能通过写作实践来提升。这是矛盾又是挑战。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要艺术地处理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关系。有效的写作课堂应该是“生成因预设而精彩。预设因生成而丰富”。笔者曾执教一节写作课,教学内容为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记叙文单元训练——《写人要凸显个性》。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们的写作教学总是沿着出题、写作、评改、展示范文这几步走。程式化、机械化现象比较严重.这样不仅有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会导致学生写作兴趣的丧失,要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改变写作教学的呆板模式.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写作绽放它独特的魅力,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周小娟 《教育》2014,(12):65-66
在教学实践中,要改变目前学生畏惧写作的状况,让学生爱上作文,迷恋于写作天地,教师就得必须注重学生的自主写作,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开放课堂,创设性地上好写作课;并且对学生作文的评改也要有独特的创意.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知何时起,学生一听说要写作文就不耐烦地说:“唉!又要写作文.”对写作的排斥之情溢于言表,这不能不引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深思.  相似文献   

6.
一、捕捉课堂上的写作灵感 作文即“生活”。要想让作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就必须还作文以活生生的生活,回归作文以生活的自然本真。学生大多数时间在学校,课堂是他们学习知识的殿堂、酝酿情感的源泉,因此,我们要敏感地捕捉课堂中的“兴奋点”,这些“兴奋点”就是学生写作的灵感。而转瞬即逝的写作灵感如何去把握,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捕捉灵感。  相似文献   

7.
张忠维 《考试周刊》2014,(89):87-88
<正>英语写作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关键。那么如何搞好英语写作呢?"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容易动笔,乐于表达,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把这一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呢?这是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虽然新课改下某些教师在这方面做了诸多探讨,但总体来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课堂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更重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学生,写作特点也不同,即使统一写作要求,但学生写出来的作品也不会完全一致,这说明学生的写作个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关键在于,课堂上教师的写作教学要求难免是统一的,那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如何培养这种写作个性呢?笔者认为,可以借助课外阅读来实现。一、课外阅读,学生可择其所好相对于课内阅读而言,显然课外阅读的选择自由度更大。这种自由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阅读内容是自由的,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去进行选择;二  相似文献   

9.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写作动机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告诉我们,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因此,当学生在三年级刚开始学习写作时,写作教学要重视学生写作动机、兴趣的激发和维持。(一)创设丰富情境,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作文是儿童试着用学会的语言文字,表达对人、事、物看法的过程。"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还停留在表面,缺乏社会生活实践,对生活观察也不够细致,他们对生活素材的积累很贫乏。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带领学生入情入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多媒体引进课堂,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写作情境,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调动视觉、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学生自身生活积累语言的产物。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写作素材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善于用眼睛挖掘写作素材;要持之以恒地勤记勤写;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来到生活中寻找“新鲜”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1.
王林 《教育论坛》2007,(3):52-53
一、勤写日记 日记是一种很好的练笔形式,课堂上学到的各种写作方法,如材料的取舍、主题的提炼、语言的精简、结构的安排等,都可以通过日记的形式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训练。因此,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将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从中选择一些典型素材,指导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进行写作训练,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和分析事理,培养和训练学生写作的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于初中生而言,写作是他们必须要重视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首先应该重视他们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初中语文老师在开展对学生们的作文写作教学时,应该强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告诉学生如何积累写作素材,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切实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这篇文章便针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积累写作素材这一问题展开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3.
观察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要充分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大量积累习作素材,才能促使学生文思泉涌,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愿写、善写。  相似文献   

14.
黄婉冰 《英语广场》2016,(12):109-110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颠覆,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英语写作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在大学英语中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什么要进行写作、怎样写作以及写作的步骤都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现在许多学生都有写作焦虑症,不喜欢写作,翻转课堂与写作教学设计的结合,使学生在家里把枯燥的知识理解了、学会了,在课堂上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并完成练习。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么,初中的作文教学如何发展学生个性自由呢?一、激发兴趣(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自由写作,必须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进行。要尊重学生感受深刻的  相似文献   

16.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是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写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除了基本写作技巧的指导,更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学会观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让他们先生产一点儿粮食,再开始“做饭”。  相似文献   

17.
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就感到头疼,即便心里已有素材,可拿起笔来就觉得无从下手,无话可写。认为作文是一件苦事、难事,其实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怎样帮助学生储备写作材料呢?作为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练笔,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呢?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写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在写作前先对生活实践进行体验,从而在体验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表  相似文献   

18.
课堂写作测试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它还要为写作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诊断信息。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试图明确课堂写作测试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其原因,并由此提出对英语写作教学和测试的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歌曲写作》课作为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对音乐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用怎样的形式教学才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这门课的学习内容呢?建立一个开放型的,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培养学生自主求知能力的课堂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本文从抓住学生心理特点,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结合多媒体教学,建立汇报演出的考试形式这几个方面谈谈《歌曲写作课》教学形式的创新,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一、教会学生感悟生活,激发写作欲望。 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或脱离生活,或对生活理解肤浅、片面,甚至偏激,这是当前学生作文的共性。其根本原因是学生远离了作文的源泉——生活。“新课标”中的写作教学为此明确指出:“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是对学生最好的写作指导,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我们对美的发现。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