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PM2.5的污染特征,研究它在各阶段的浓度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探讨PM2.5可行的控制途径。通过记录烟台市一年间11个监测点位的大气颗粒物数据和逐日的气象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PM2.5在一天内的时均浓度呈"M"型双峰的变化规律;采暖期PM2.5的质量浓度是非采暖期的1.27倍,非采暖期PM2.5占PM10的比重为59%,在采暖期上升到63%;最为靠海的监测点污染状况明显好于其他站点;气象因子在PM2.5浓度变化中起到的作用各有不同。在城市发展公交导向型交通能降低居民对机动车的依赖,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污染物实施人工降雨和进行湿沉降会是治理气溶胶污染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选取石家庄市6个点位,采用重量法进行大气中TSP、PM10、PM2.5的采样和分析,利用相关系数法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其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市PM10和PM2.5污染严重,TSP与PM10和PM10与PM2.5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425和0.9119;PM10/TSP平均值为0.75,PM2.5/PM10平均值为0.56,细颗粒物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3.
《科协论坛》2013,(6):43-43
近日,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编的《PM2.5污染防治知识问答》正式出版。图书分为基本知识,PM2.5的来源、成因、转化,PM2.5的危害及环境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PM2.5监测,大气环境管理与PM2.5污染控制,社会责任与公众参与六个部分内容,共102条问答。图书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以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5,(19)
PM2.5污染已经演变成需要整个世界共同面对的难题。一般民众只能利用口罩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但当今口罩市场鱼龙混杂,口罩的过滤能力良莠不齐。设计一种新型有效的隔离PM2.5的口罩势在必行。考虑到植物对PM2.5有一定的过滤吸附能力,便由此设计出了一种植物滤片的口罩模型,希望在未来防治PM2.5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期,北京PM2.5指数"爆表",空气质量持续六级"严重污染",这对监测仪器提出了更高要求。1月10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环境大气中细粒子(PM2.5)监测设备开发与应用"项目在北京启动,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PM2.5监测仪器及采样成套设备;预计项目验收后的3年内,年销售额达1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6.
杨振宇 《科技风》2013,(13):208
近几年,"PM2.5"这个词语一直不断的在报纸、新闻、书刊等信息载体上出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大气主要的污染物之一,PM2.5导致灰霾天气的形成,污染环境,同时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PM2.5进行研究了解,并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改善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健康。在此,笔者主要阐述一下PM2.5的基本定义特点,其来源产生途径,以及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并对如何预防及改善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PM 2.5的来源,污染状况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空气质量的影响来阐述了我国空气中PM 2.5的污染情况,并简单介绍了目前国内对PM 2.5的监测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M2.5不同污染等级对有氧代谢运动肺部感染特性,为PM2.5污染下预防肺部感染提供有效防护和锻炼指导。方法:以至少有2年晨练经历的436名锻炼爱好者为研究对象,每天坚持锻炼1小时,通过为期3个月的跟踪测试,分析不同PM2.5污染对于有氧代谢运动者的肺部感染影响。结果:全组有氧代谢受试对象共436例,PM2.5轻度污染,产生明显肺部感染的52例,感染率为11.9%,PM2.5中度污染下,产生明显肺部感染的104例,感染率为23.9%,PM2.5重度污染下,产生明显肺部感染的150例,感染发生率为34.5%。且肺部受感染后,感染症状不典型。X线检查结果特征表现为:41%受试对象表现为小片状阴影阻塞性肺炎,59%受试对象表现为大片浸润样阴影阻塞肺不张。结论:PM2.5污染对肺部感染影响较大,PM2.5中度以上污染,肺部感染概率上升,感染结果严重,应减少不必要的户外运动。  相似文献   

9.
利用逐小时的能见度和PM2.5及PM10自动观测资料,选取4种不同的灰霾污染日计算方案,对2014-2016年浙江省的灰霾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能见度、PM2.5和PM10浓度及两者比值以及持续时间的4种计算方案都较好的反映出浙江省灰霾污染的分布形态,与同期观测霾日数和PM2.5污染日数的相似系数都超过0.95,计算效果较为理想;各方案计算灰霾污染日数的排序为方案4<方案2<方案3<方案1,各方案计算的灰霾日数普遍明显少于观测霾日数,方案1~方案3计算灰霾日数较PM2.5污染日数大都偏多,方案4计算灰霾日数与PM2.5污染日数相当,基于灰霾污染日是对视觉空气质量好坏的反映,灰霾污染日应大都是PM2.5污染日,且PM2.5污染日也应大都为灰霾污染日,方案4计算效果最为理想.浙江省灰霾日较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杭州、嘉兴、湖州、绍兴等浙北平原地区和金衢盆地,较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浙南丘陵山地和浙江东南沿海地区,总体呈现出平原和盆地多,山区和沿海少的分布特征.从灰霾的日变化来看,呈现出明显的"正弦型"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08时前后,谷值出现在15时左右.灰霾的年内变化特征表现为冬季多、夏季少、春秋季过渡的特征.2014-2016年大部分站灰霾日数逐年减少,减幅普遍在30%以上,以温州站减幅最大,达70%,折射出近几年浙江省减排措施取得的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已经成为首要环境问题,其中以PM2.5污染最为严重。G20峰会期间杭州地区从2日17时至4日18时出现了两次污染过程,PM2.5质量浓度峰值分别为3日00时的65.3μg/m3和4日01时的54.7μg/m3,两次污染过程均发生在夜间。本文利用WRF-Chem模式,模拟了9月2—4日的PM2.5污染过程,研究了减排区域内排放源对PM2.5颗粒物的贡献率和污染过程的天气条件,模拟结果表明:2日—4日减排区域内贡献率平均值为71. 4%,两次污染过程中PM2.5质量浓度达到峰值时减排区域内排放源贡献率分别为86.7%和77.7%,与平均值相比都有提高,在整个污染过程中PM2.5颗粒物的贡献主要以减排区域内贡献为主。发现在减排背景下,气象条件是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杭州地区上空边界层内空气层结处于静力稳定状态,在850hPa上受高压控制,地面风场较弱这些天气条件不利于杭州地区污染物扩散,导致污染物在杭州地区堆积。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冬季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和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造成的城市空气污染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分析北京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作者以大气中的PM10 和PM2.5为研究对象,于2005年冬季在北京市范围内设立了5个功能区(9个采样点)进行采样监测。结果表明,北京市PM10 和PM2.5污染比较严重,不同区域的PM10 和PM2.5的污染程度为:交通干道区>工业区,郊区>商业区>居民区,且PM2.5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并不完全同于PM10;气象条件稳定时,PM10 和PM2.5质量浓度的日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种时间变化的特征主要取决于所在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变化情况;PM10 和PM2.5的污染程度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颗粒物质量浓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风力的增强而降低,随逆温层的生成及增强而增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介绍PM2.5发生发展的历史出发,解析了我国近期PM2.5的成因与危害。具体包括:PM2.5的定义与概念、上海地区PM2.5的主要成分、PM2.5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于人体健康和交通、环境的危害。这一工作对PM2.5污染防控和雾霾治理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去年以来,重度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已成为各大媒体和民众关注的热点。但到目前为止PM2.5还没有统一的中文名称,不少人对PM2.5的具体含义不甚了解。近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为PM2.5起一个中文名。消息一出,就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有网友对其命名提出建议,也有网友对此举表示质疑,认为给PM2.5取中文名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PM2.5危害特征特性阐述出发,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我国大气中PM2.5的污染现状,并提出了污染控制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国十条"),提出了京津冀地区2017年PM2.5浓度比2012年下降25%,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μg/m3左右的目标。"大气国十条"实施以来,北京、天津和河北相继出台了对应的行动计划,分别从"控煤"、"控车"、"控尘"、"控工业污染"和"控新建项目污染"等方面部署了防治措施。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研究团队从观测和模拟的角度对该区域控制措施的实际效果开展了评估,以期为后续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与2013年相比,京津冀2014年SO2和NO2大气平均浓度下降约20%,PM2.5大气平均浓度下降约10%;其中河北SO2、NO2和PM2.5的下降幅度最显著。上述污染物浓度在冬季比夏季降低更显著。与2013年冬季相比,京津冀2014年冬季PM2.5中硫酸盐的比例略有下降,硝酸盐的比例略有增加。模式模拟表明,2013年和2014年该区域气象场无明显变化,由于控制措施的实施导致污染物排放清单的变化,进而导致2014年冬季京津冀PM2.5浓度下降,但对夏季PM2.5浓度无有利影响,并存在臭氧污染的潜在风险,与观测结果吻合。在实施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过程中,控制重点应向河北倾斜。  相似文献   

16.
《百科知识》2013,(4):1
事件2013年伊始,肆虐我国多个地区的灰霾让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北京城区PM2.5值一度逼近1000,超过世卫组织标准(PM2.5小于10为安全值)几十倍。灰霾为何如此"猖狂"?如何才能让灰霾彻底消散?  相似文献   

17.
杨聃  尹浩  李云  张莹  许金萍 《科技通报》2021,37(6):14-18
以湖州市安吉县的PM2.5为研究对象,利用安吉城东大气成分监测站的PM2.5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2015年1月2日~2018年9月30日安吉地区的PM2.5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安吉地区PM2.5日平均浓度频率分布呈指数衰减,PM2.5日平均浓度的年变化呈现明显周期特征,并且冬季PM2.5日平均浓度超标日数要多于夏季.利用HYSPLIT模型模拟安吉县100 m高度下气流后向轨迹,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分析5次中度到重度污染过程.结果表明,安吉地区PM2.5污染主要受华北和华中影响,通过西北和偏西路径进行中远距离传输,对安吉地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3,(8):32
楼层越高PM2.5浓度越低吗?无论是更"轻"的PM2.5还是更大的PM10"灰"粒,在越接近地面的楼层,浓度越高。数据显示,PM2.5和PM10浓度是1~3楼最高。PM值越小,浓度差别越不明显,PM2.5分布比PM10更均匀。研究显示,只有个头在100个微米(PM100)以上的颗粒,  相似文献   

19.
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PM10颗粒,通过将物联网传感器PM10监测仪部署到建筑工地,可以实时获取该建筑工地的扬尘污染情况。通过平台监测,可以自动识别发现PM10经常偏高的建筑工地,可以发现PM10、PM2.5与环境气象的关联,可以发现建筑工地有尘作业对环保部国控点PM10、PM2.5的影响,可以自动识别前端设备故障等等。  相似文献   

20.
PM2.5颗粒物是我国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列为环境领域优先主题,并且随着《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颁布实施,对PM2.5颗粒物质量浓度的监测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PM2.5的监测刚刚起步,仪器计量性能参差不齐,对PM2.5监测仪的技术性能缺乏统一的要求,导致不同厂家生产的仪器,甚至是同一厂家生产的同型号仪器彼此间测量结果差异都很大,加之没有校准方法和装置,直接影响了空气质量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