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所以语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语文教学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中。学习语文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的内容也不仅仅是教科书.教师必须要树立“大语文观”.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把生活与语文教学融合起来.为语文教学注入源头活水.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教材.把社会当作课堂.努力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其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实用为主”,强调终极关怀。作为语文教师,我顺应时代潮流,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理念,逐渐转变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师观。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报刊、电视、网络、报告会、图书馆、报廊等。学生的阅读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广播、杂志都是学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不应越俎代庖。要树立新的课程观、人才观,培养“高能”人才,适应自身、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语文教学要勇于开辟课外活动的新天地。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教师要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与学生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语文教师应认真学习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把语文课堂教学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联,用生活理念构建语文教学的新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生活,以创设、构建“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7.
孙阳 《现代语文》2014,(12):41-44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国著名期刊《语文学习》曾连续地在封面上印上了这句话。这也是我们通常认同的大语文观。今天再谈大语文教育,读者不能不对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实验有所了解。对张孝纯的主张,温钧陶作过很好的概括:“‘大语文教育’的主张体现在一个‘大’字上,其指导思想就是通过‘一体两翼’的教学结构,以语文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观 (一)语文课程资源应该具有大语文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必须突破“三中心”,即“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框框;从教材选文看,应该在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突出时代性,包含本民族和世界上各民族的先进文化;从课程内容看,它要广开社会教育资源,要贴近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载体,是学生学习的材料。这只是“一杯水”,还有大量可读的“江河湖海”。教师要理解新的大语文观,把“一杯水”和“江河湖海”密切联系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拓展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申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两段话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新理念。本文谈谈如何使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注重挣脱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束缚,把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由传统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转变为注重学生能力成长,特别是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将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和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改造教学,改变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目标。为此,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把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2.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认识,我们可以把整个语文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它是由学校语文教育、家庭语文教育和社会语文教育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树立生活语文观,就要求语文教学要以课堂语文教学为核心,构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开放性语文课程体系,把语文学习过程辐射、延伸到学生的课余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要如何做呢?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富有卓见的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语文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气象。全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方式,更为合理的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一切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使语文教学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和张力。新课程理念的建构及实践,使语文教育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可喜的景象中,语文参与式学习活动的创设,像一颗璀璨的明星,以她独特的魅力,成为新课程最大的亮点。它的创设,为现代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从素质教育到新课程改革,近几年来,随着大语文观的建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都发生了许多有益的转变,在语文教学上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异彩纷呈,语文教改呈现出勃勃生机。“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主流的学习方式。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很多教师于是认为,  相似文献   

15.
"生活是学习语文的另一本教科书."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的实际,而变成纯粹的教书.只有把语文教学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学生才能学好知识,掌握知识,活用知识,并在学习语文知识中,了解社会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小社会,生活大社会,课堂生活化,生活即课堂”。英语教师应该把“生活”引入课堂,用“生活”教英语,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感受,谈体验,使学习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英语学习成为和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具体形象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语文教学渗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看成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获得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创造性,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开发潜力.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能够以良好的言语、心智技能进行工作和交际的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8.
韩杰 《辽宁教育》2005,(6):36-36
传统教学观以课堂、教科书和教师为中心,扼杀了语文的生命活力。语文教学的改革,首先要在教学观念上实现由封闭向语文开放型转变,做到三个突破:第一,要突破课堂。不能把语文学习局限在那几十平方米教室内的教学内容和几节语文课上,要把学生引向社会,引进生活,引进大自然,引进信  相似文献   

19.
语文具有丰富的思想性、生动的情境性、广阔的开放性,最能把学生引入五彩的生活世界、独特的心灵世界。《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也进行了新的阐述和定位:注重培养促进人的发展,将教育和生活紧密相连,致力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世界。语文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让语文走向生活,是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而生活本身就是“大语文”,课堂并  相似文献   

20.
语文具有丰富的思想性、生动的情境性、广阔的开放性,最能把学生引入五彩的生活世界、独特的心灵世界。《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也进行了新的阐述和定位:注重培养促进人的发展,将教育和生活紧密相连,致力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世界。语文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让语文走向生活,是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而生活本身就是“大语文”,课堂并非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这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走向生活,并以生活为发散点,拓展文本,给学生创设一个张扬个性、享受生活乐趣的空间。语文教学融人到真实的生活中,才会充满不朽的生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