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研究与发展,特别是生物电子学的新进展,电子计算机的原件将采用一种崭新的材料——生物分子来代替硅片,从而使计算机科学产生一次重大的革命,并将导致新一代电子计算机——生物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曾经精辟地指出:社会的需要抵得上十所大学。人类历史上任何重大的科技发明和创造无一不是由于社会的迫切需要,而且正是这种需要强烈地刺激了科学进步的进程。为了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机械。为了给机械提供动力,发明了蒸汽机。为了照明而发明了电灯。为了远距  相似文献   

2.
5.不锈钢 发明人:亨利·布诺雷(英国) 发明时间:1912年 不锈钢是一种防腐蚀、耐高温的合金。它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铬。由于所加元素及比例的不同,迄今已有一百多种不锈钢。不锈钢的每一个型号可以说都是一项发明。这里我们介绍一下铬钢的发明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前线  相似文献   

3.
20世纪40年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历时6年(1939-1945)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及其相关的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和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得到飞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如1945年原子弹的爆炸、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1948年宇宙热大爆炸模型的提出都是划时代的科技事件。  相似文献   

4.
在电子计算机行业,何一句被各国电脑巨子争相传颂、奉为圣典的至理名言“发明是需求之母,需求是发明之根”。这句纵横商海,百战不殆的名言创始人,就是始终以“R要有了新技术,就可以开拓市场,受消费者青睐”为创业宗旨,时时、事事、处处想发明的“迷你型电子计算机王子”、日本卡西欧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控尾俊雄。不过,谁也难以置信的是,控尾俊雄在电子计算机领域的一项项发明创造,竟是借助于一种非常科学、非常简单的运算工具——中国算盘的运算法则。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的巧妙结合,给每一位从事发明…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有数以万计的发明,这些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以下是1901年以来的重大发明,有些是以前的发明,但在20世纪得到了普及。不锈钢人们很早就知道钢易生锈受腐蚀。因此,不锈钢在1903年至1912年出现后就成了很重要的工业金属。不锈钢是具有抵抗...  相似文献   

6.
1.无线电 发明人:格列莫·马可尼(意大利)、波波夫(俄国) 发明时间:1901年 无线电是无线电技术的简称。无线电技术早期用于电报和电台通话,后逐步扩展到广播、电视、测向、定位、遥感、遥测以及卫星通信。在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16.集成电路 发明者:杰克·基尔比 玻勃·诺耶斯(美国) 发明时间:1958年 集成电路主要是硅,它是地球上除氧以外含量最丰富的元素。许多人把集成电路称做“硅片”。它不仅成为当今电子科学技术的基础,而且正在创造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50年     
自从1946年出现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来,至今已整整50年了。这50年来的实践说明,计算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影响最为深远的发明。它的应用已渗入社会和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犹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  相似文献   

9.
王友恭  王钢 《百科知识》2000,(10):27-29
8.人造纤维 发明人:卡罗瑟斯(美国) 发明时间:1930年 生活在17世纪以前的人们所穿着的衣物,全部是由天然纤维制成的。那时的富人们身着丝绸或毛皮制成的服装,穷人则大多身穿植物纤维制成的衣服。由于天然纤维产量有限,人们想尽办法解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穿衣问题。 1964年,英国皇家学会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科学技术发生了一场空前的革命。原子能、空间技术及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诞生和新能源的开辟,科学和技术的各个领域因此得到了全面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革命被称为“第三次产业革命”。在这场科技革命中,美国是最先开始的,而且也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第一个原子反应堆、第一座核电站、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由美国设计制造的。1972年,美国大型电子计算机比西欧国家的总数多27倍。1953年—1973年间,在世界上500项获得应用的重  相似文献   

11.
一、DNA是生命之水人类历史经历了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是1765年诞生的蒸汽机,把我们带入蒸汽机的时代。之后进入电子时代,那时候主要以半导体为主要元件。随后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以1946年美国发明了电子计算机为标志,  相似文献   

12.
确认"电子计算机之父"李忠东编译1990年10月,美国总统布什把美国国家技术奖授予一位名叫约翰·阿坦纳索弗的87岁的老人。他之所以获得这项殊荣,是因为发明了电子计算机。阿坦纳索弗早在许多年前就设计制作了这一先进的机器,可是他的工作直到90年代才得到承...  相似文献   

13.
踏着时代的节拍,迎着改革的东风.1984年秋.《发明与创新》(原名《发明与革新》)应运丽生,1985年2月,创刊号正式与读者见面。创刊伊始.《发明与创新》便确定了“弘扬创新精神、普及发明知识、传播最新信息、促进经济振兴”的办刊宗旨,在宣传我国科技政策、报道发明创新人物、普及发明创新知识、传播国内外最新信息、沟通发明家与企业家联系、  相似文献   

14.
"电子计算机之父"的桂冠究竟属谁?据新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载:1945年底,由艾克特(J·P·Eckert)总工程师和莫奇勒(J·W·Manchly)博士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发明建造世界上第一台全新"存贮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又称"电子数字积分器与计算器".ENIAC十分庞大,重达30吨,塞满一整个房间(占地1500平方英尺),使用18000个真空管,7万个电阻器和1万个电容器.该建造项目参与者还有著名数学家冯·诺依曼(Neumann.John Yon).该电子计算机1945年12月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即为制造氢弹做计算.1946年2月14日,该"埃尼阿克"正式公布于世.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产生了很多改变人类基本生存面貌的发明,激光可算是其中之一,当然了,还有电子计算机,移动电话等等。可是,你知道吗,随便举出的这三项发明都和一个科研机构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就是美国的贝尔实验室。贝尔  相似文献   

16.
1986年,美国著名的《科学世界》杂志根据广大读者推荐,从成千上万件发明中,选出了20世纪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10大发明,这10大发明中有飞机、火箭、尼龙、电视、电冰箱、飞艇、集成电路等赫赫有名的科技成果,但是,名列榜首的却是小小的“拉链”。可见它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拉链的发明产生于19世纪末。那时候的时髦衣服要有很沉重厚实的内衣衬在外衣里,一层一层的,包括衬衣、背心和外罩,所有衣服都要用带子、布条或一排排的钮扣拉紧。有时穿或脱一次衣服要用半个小时,就连应时的靴子也用钮扣或鞋带紧紧地绑到膝盖。妇…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广泛应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般所认为的信息革命.是指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它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一直延续到现在.其问形成了两次大的信息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  相似文献   

18.
从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创造、印刷术的发明到电报、电话的电气通信时代的到来,从指南针的发明到全球定位系统,从无绳电话、可视电话等各种多功能电话机、袖珍寻呼机、传真机到各种数据通信系统、会议电视系统等的使用。直到今天的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微波、卫星、光纤、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通信产生了革命性的突变,从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更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要想保证电子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长远的发展下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电子计算机专业人才,只有这样电子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才不会出现断层,因为无论是技术的发明还是发展完善,最终都要依靠人才来实现。本文主要结合具体的实践,来分析如何将电子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电子计算机专业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美国工程院与 30多家美国专业工程协会一起评出的 2 0世纪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 2 0项工程技术成就 ,这些成就展示了工程技术对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 ,提高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 2 0项工程技术成就分别是 :一、电气化。电气化对城乡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产生了根本性影响。如果没有电力 ,2 0世纪的科技、经济成就是不可能取得的。二、汽车。发明于 19世纪 ,而大批量工业生产是 2 0世纪。小轿车、运货卡车成为全世界中、近程主要运输工具 ,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须臾不能离开的工具。三、飞机。发明于 190 3年 ,开始用于军事。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