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勃和陈子昂都是初唐时期杰出的诗人。陈子昂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历代学者都大书特书,论及初唐诗风改革之功,往往把陈子昂推称为诗风改革的旗手,而对王勃及其同时期的其他诗人所作的贡献则予以排斥。韩愈有“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的诗句,欧阳修也有“唐兴,文章承徐庾之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的评价。好象陈子昂是初唐诗歌改革揭竿而起的第一人,相形之下,王勃等人的地位则显得十分冷落。位居“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有此不公正的对待,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本文拟从王勃的生平事迹、诗歌思想内容和对诗风改革的贡献诸方面作一探讨,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唐诗导读     
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唐诗是一座空前的高峰。文学史上一般把唐代诗歌的发展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初唐是唐诗发展的一个准备时期,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和文学自身的演进趋势,初唐的优秀诗人们对诗歌的写作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如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陈子昂对诗歌内容的拓展、对诗歌风气的扭转,沈佺期、宋之问时近体诗声律的探索,张若虚、刘希夷对意境、情辞等的改进等,都为盛唐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初唐前期,诗坛上仍旧弥漫着梁陈余风,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沿袭宫体。"初唐四杰"探索新道路,改造宫体诗,在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四杰"的作品未能完全摆脱齐、梁浮艳诗风的影响。陈子昂继"四杰"之后,从汉魏风骨中汲取素养,大力倡导诗歌革新。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要有充实健康的思想内容、遒劲刚健的风格,要有风骨。陈子昂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超越了"初唐四杰"。  相似文献   

4.
论陈子昂的诗学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唐诗人陈子昂的诗歌理论观点,不仅对唐诗的发展与繁荣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试从陈子昂诗学观点形成的渊源,内容,影响几方面加以诗述。  相似文献   

5.
诗杰——王勃,初唐诗人,字子安。其诗构思新奇,流丽婉畅中蕴含着宏放浑厚的气象。他与同时代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被后人誉称为“初唐四杰”。故后人称之为“诗杰”。诗狂——贺之章,初唐诗人,字季真。其诗清新通俗,常为人争相传阅。他秉性放达,自称“四明狂客”,故后人称之为“诗狂”。诗骨——陈子昂,初唐诗人,字伯玉。在创作上标举汉魏风骨,  相似文献   

6.
冯渊 《新高考》2007,(Z1):24-25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当文学史上处于重大的变革之际,艰巨而复杂的历史任务,往往要通过不同流派的作家群分途努力,才能逐渐完成。如果说,陈子昂的主要贡献是力崇汉、魏,鄙弃齐、梁,在诗歌发展方向上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的话,则“四杰”以及稍后于“四杰”的沈、宋①的贡献,主要在于继承和发展了六朝的技巧,奠定了唐代“今体诗”的形式。……“四杰”虽不满于上官体②,但旗帜并不像陈子昂那样鲜明;他们的制作,也未尽脱六朝余习。他们的缘情绮丽的诗风,和陈子昂那种指陈时事,深切著明,不尚藻饰的风格也是各异其趣的。可是“四杰”的…  相似文献   

7.
唐代的边塞诗,滥觞于隋朝,形成于初唐,经历了以虞世南为代表的“萌芽期”、以“四杰”为代表的“成长期”、以陈子昂为代表的“壮大期”三个阶段,到了高适、岑参时进入“成熟期”。初唐边塞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代自有一代的诗风。盛唐时雄浑朴实、刚健清新的诗风的形成,是与陈子昂的率先倡导分不开的。南宋诗人刘克庄《后村诗话》云:“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唱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朝之纤弱,趋于黄初、建安矣。”这段话对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可以说,陈子昂是初唐诗坛上第一个自觉地起来提倡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余绪的杰出诗人。  相似文献   

9.
本学期八七级“古代文学”课学习内容包括隋、唐、五代文学和宋、辽、金文学两部分。现把隋、唐、五代文学的学习重点与具体要求谈一下。 隋、唐、五代三个时期中,唐代文学成就最高,是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唐代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每一时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重点。 初唐(618—713):这时期可分为两段。前五十年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后五十年,“四杰”突破了宫体诗的题材,沈、宋确立了律诗的形式。陈子昂明确提出反对南朝诗风的文学革新主张,为唐诗的繁荣开辟了健康道路。这一时期“四杰”与陈子昂是重点。  相似文献   

10.
初唐四杰在唐代初期为唐代诗歌的奠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六朝的浮艳诗体进行了革新,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从题材的选择到体裁的革新,都有了很大提高,成为中华文学的瑰宝。四杰不但给沈佺期、宋之问的成就奠定基础,更给之后的陈子昂,大小李杜和白居易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创了唐诗独具匠心的美学特点和艺术风格,将中国文学推动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1.
作为初盛唐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张说在文学上尤多建树。不仅以诗歌创作为盛唐诗导夫先路,而且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文学思想。“通变”是张说文学思想的特色:既有继承“四杰”、陈子昂等人革新理论的一面,也有超迈前贤、创新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杜审言与“初唐四杰”及沈宋处于同一时代,他的创作更为完美地体现了初唐时期诗歌律化的特征.其内容与风格都初步展示了盛唐气象。杜审言在唐诗律化进程中作出了筚路蓝缕的尝试.其雄阔的创作风格对盛唐诗风实有导先之功。  相似文献   

13.
陈子昂,字伯玉,初唐诗人。在弥漫着南朝绮靡浮艳风气的初唐诗坛上,他力主诗歌改革,倡导比兴寄托的汉魏风骨。他素有大志,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但由于直言敢谏,触怒了武则天,所以一直不被重用。武则天神功元年(公元697年),陈子昂随建安王武攸宣远征契丹,途经幽州燕昭王求贤台,想到自己空怀报国之心,屡次献策不用,反遭贬抑,心情郁郁不平,于是登台高歌,短章抒愤,写下了为后人广为传诵的《登幽州台歌》。  相似文献   

14.
唐诗之祖 指初唐诗人陈子昂。他以"风骨"、"兴寄"矫正了齐梁时期遗 留下的淫靡之音,"子昂崛起,始创辟为古诗,至李杜益张大之",所以"唐诗之 祖"之称恰如其分。陈子昂的名作《登幽州台歌》,笔力苍劲雄健,具有震撼人心 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一初唐四杰之后,在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上都建立了显赫功绩的陈子昂,以其执着的进取精神,高举文学的革新旗帜,标举汉魏,对六朝以来的华靡文风进行了强有力的抨击,真正揭开了唐代现实主义诗文革新的序幕。陈子昂的理论主张,主要见于他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简称(序)》)。在著名的《序》中,陈子昂全面提出了他的诗歌主张: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相似文献   

16.
在文学史上,陈子昂的历史功绩是不朽的。他不仅明确地提出了诗歌革新的主张,而且在创作上为唐诗的兴盛铺平了道路。和其他开风气的文学巨人一样,他的作品有其独特之处,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他诗歌的表现形式,几乎都是五古而没有一首七言诗和乐府诗,这就引起了人们对他创作成就的一些不同认识。如有人说:“陈子昂的诗在艺术上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他对汉魏南北朝乐府民歌学习得不够。”也有人说:“子昂提倡复古,他的古体诗学习取  相似文献   

17.
<正>唐朝,诗歌空前繁荣。陈子昂第一个举起诗歌革命的大旗,与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初期的诗人们一起,写下了雄浑博大的诗篇,为诗歌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当唐诗走向巅峰时,边塞诗、田园诗、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并存,李杜、王孟等大诗人用他们雄视千古的诗作绘制出一幅盛唐画卷。在经历了小低谷后,中唐诗歌繁荣再起,白居易、元稹领导了新乐府运动,白居易还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理论;韩愈、孟郊则主张"不平则鸣",将议论引入诗歌。此时的诗人,个性鲜明,朝着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唐太宗李世民是初唐诗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在文学理论方面,他提出了“节之于中和,不系之于淫放”的文学主张,尚质而不反对文饰。在文学实践方面,他一方面开拓了诗歌的题材,同时也在艺术形式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文学主张和文学实践,对初唐诗坛矫正齐梁文风、开拓题材、创造意境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而为唐诗的繁荣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初唐文学家号称“四杰”之首的王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有定评的。他生活在齐梁遗留下来的绮丽浮艳的文风中,虽有沿袭,但能自拔,有廓清旧习之志,作品风格开朗,精神踺康,作出了一定的承先启后、推陈出新的功绩。后人对他的评论,总的来说是愈来愈扬多于抑。盛唐时受过一段轻薄议论,倒引出杜甫来打抱不平,这以后,对他的公道话倒占了优势了。但是,旧史留给他(也包括其他三“杰”)还有一句很有影响的“微词”,叫“浮躁浅  相似文献   

20.
中唐诗论家、诗评家皎然在《诗式》等著作中对大历诗坛有独特的评价,对初唐诗人陈子昂、沈拴期、宋之间有鲜明的褒贬。其明显的局限是有过重的南朝情结,对唐诗的特质缺乏认识,而摘句评诗也存在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