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来学校体育改革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总体上却难以令人满意。这种局面与理论宣传上的呼声形成了强烈的落差。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新局面迟迟没有到来,人们对此有理由提出这样的疑问:学校体育改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究竟怎样?改革进度迟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和出路何在?  相似文献   

2.
一、迎接挑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向纵深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改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面对这一形势,体育学院怎么办? 改革是体育学院发展的唯一出路。体育学院肩负着体育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双重任务。体育学院的改革必须在有利于提高体育学院培养人才的质量,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服务,并使之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随之而来的经济效益;冲破旧的学府观  相似文献   

3.
从课程实施的视角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困境进行分析,认为国家课程改革模式研究不足;学校对体育课程关注不够;体育教师的文化阻滞与能力缺陷是导致教学变革迟滞的因素。提出加强课程研究者、决策者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加强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类院校承担学术引领、支持、合作责任;营造支持性的学校合作文化,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前言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的提出引起了竞技体育队伍不同社会群体强烈的社会心理震荡,并以一定的社会心理态势反映出来。这种社会心理态势主要指的是竞技体育群体对实施职业体育的社会态度与心理承受力,其实质是我国体育改革现实在群体心理上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流。毫无疑问,它对于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赶超世界潮流将产生巨大潜能,或推波助澜,或设坝截流。因而,深入剖析我国竞技体育队伍不同群体对实施职业体育的社会心理态势及其影响因素,是进行可行性论证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对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程实施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它给中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心理不适,主要有角色转换、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所引起的心理不适等;针对新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师心理不适的基本表征,主要有自我调适、同事协作、指导参与、支持和关心等四种调适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在新的形势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瓶颈是什么?继续深化发展的出路在哪里?近几年来,这一直是广大体育教师和教研员深感困惑和不断思考的问题。2015年5月,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举办了"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  相似文献   

7.
体育加试是招生制度中一项重大的改革。体育加试作为中考招生的考试科目之一,这是体育教师值得欢欣鼓舞的一件大事,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改变了人们对学校体育的不正确的看法,它不仅引起了各方面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推动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开展,而且促进了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纠正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健康的倾向,提高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改变了学生对体育的不正确的认识。然而体育加试三个项目的成绩以30分折算记入中考总分,为何这30分末能引起一些人的重视呢?  相似文献   

8.
尹亭  郑勇 《浙江体育科学》2005,27(6):8-10,76
中国体育体制转轨是利益冲突及再分配的过程,是动力与阻力、改革与保守相互作用的过程.文章以体育体制转型为背景,经济转轨必然引起体育体制的改革.中国选择了一条政府主导下的渐进式的制度转型,同时也规制了体育体制转型的路径,因而政府行为在体育体制变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蔡贵榕 《体育世界》2013,(10):113-114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基础,是促进学生身·,12发展的关键。但是当前很多乡镇体育教学中出现了学生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这一情况引起了体育教育部门的关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从心理上就无法认真学习体育知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严重阻碍了终身体育教育体制的形成。针对农村初中生对体育课堂不感兴趣的原因,探讨如何培养初中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的具体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28日至6月6日 ,第一届全国体育大会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体育大会的举办引起了众多关心体育事业的人们的关注。带着各种疑问 ,笔者走访了有关部门 ,对这届体育大会举办的目的、形式、实际效果等做了初步调查 ,并将结果罗列如下 ,希望通过时间的推移来印证我们改革的初衷与结果。一、举办全国体育大会的原因与目的1、重视与发展非奥运会项目 ,与世界运动会接轨。自1993年第7届全运会后 ,国家体委决定全国运动会不再设非奥项目 (除武术外 )。从那时起 ,人们开始研究非奥项目的出路 ,希望形成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两条腿走路…  相似文献   

11.
于善旭 《体育科研》2016,(1):43-45,66
自国际体育仲裁制度建立以来,在体育全球化和奥林匹克运动与国际体育的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在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对建立体育仲裁制度进行了从理论研究到立法实践的多方面探索,但这一制度至今尚未建立起来。本文透过没有出现大量体育纠纷外显并激化而威胁正常体育秩序的困局这一表象,分析创建中国体育仲裁制度的现实压力与动力不足的实质原因,是在高度行政化的体育体制下缺乏各权利主体的自治空间,消融着依法维权的意识并掩盖着利益博弈的纷争。本文认为当下中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与依法治国的新发展,为建立体育仲裁制度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重要的机遇,同时本文对积极进行体育仲裁试行实践和加强多个方面立法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展及误区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基于对高校体育改革这一嬗变的感应,本文拟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进展以及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与误区等若干问题作一核理和探讨,力求引起大家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以保证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创新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广大的体育工作者已经感觉到了,但并没有引起认真的思考,这些问题若再不引起注意,势必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改革,影响到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作用的发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一、关于教学目标我们的体育教学目标,一是对学生体育意识、兴趣的培养和终身体育的教育重  相似文献   

14.
应该承认,中国体育腾飞的起点是低的,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的,但它的目标却是高的:“冲出亚洲,走向世界”,2000年达到世界体育强国。这是我们对未来体育事业发展的展望。那么如何落实、如何平衡,看来唯有彻底、大胆的改革才有出路。好在体育在质上是中性的,它既可以为政治增添辉煌的色彩,又可以远离政治独立地存在。  相似文献   

15.
曹淑忠 《体育师友》2011,34(6):48-49
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之下,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非常红火,一是现代教学方式的应用研究,二是学习方法的开发。但是,在学习方法的研究时出现了误区,就是把学习方法与学习方式混合在一起来研究了,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所以,一直一来,体育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没有引起体育工作者的注意,原因是这两个名词具有很多的相似,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区别,于是被想当然的混为一谈了。也难怪,当笔者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也一时难以把它们区别开来。但通过实践与积极的思考,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别非常大,而且解决这一问题也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立足现在,从战略角度认识未来,思考未来,研究未来,从而谋划未来,这是当今决策者和领导者热衷追求的发展战略观,体育发展战略观也是这个含义。 我国要在本世纪末建成世界体育强国,我省提出了“四年卓有成效,十年全面振兴”山东体育的战略目标,这都需要决策者、领导者以及全社会的人了解体育发展战略观。  相似文献   

17.
如何才能减少竞技体育管理中的各种风险,这是竞技体育决策者较为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它涉及到人财物和时间,这些资源是否能充分利用的问题.本文是基于对管理学的研究成果,阐述了风险效应分类的结果,风险效应--行为决策模型等具体理论.根据竞技体育的特点,举例给予了充分的说明,且对风险管理效益方法,也提出了自己的最新看法.文章在总结中,指出了风险效应理论在竞技体育管理中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帮助竞技体育管理的决策者,了解掌握一些科学的风险效应理论知识,同时为决策者提供相应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目的加速我国体育事业现代化的进程,当务之急是向体育管理要“财富”、要“能源”。我国的体育管理由于长期受到封建主义传统和小生产方式的影响,弊端很多。从体育管理的体制和政策,到管理者的思想作风和对管理队伍本身的管理,都需要进行探索和改革。这样,才有出路、才有希望、才可能逐步实现体育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促进我国体育水平的迅速提高。那么,现阶段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应从何入手呢?笔者认为,领导班子成员首先应具备科学的智力结构。这是改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学校体育》2020,(2):11-13
<正>2019年12月27日,云南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于2020年秋季新学年开始,从七年级入学新生实施考试新政。其中体育将与语文、数学、英语一样以100分计入升学总分这一信息迅速引起广泛关注与热议,赞同、质疑、反对等不同的声音同时涌出,主流媒体给予了重点讨论与报道,国内学校体育专家也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评价与指导。笔者作为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以下简称:中考体育)这一重大事件的参与者,对这件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问题,是近几年提出来的,引起了广大教育和体育工作者的重视。但从近几年的体育教学实践来看,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不尽人意的,没有本质的突破。本文笔者试图从改革体育教学的“软件”和“硬件”入手,力求从根本上突破,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某些观点,除需要实践检验以外,也力求取得同行们的支持和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