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共同富裕思想诞生于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批判,发展于对未来共产主义的规划。中国对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更加体现出时代性和实践性。从改革开放的“先富带动后富”到强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立场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经典共同富裕思想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从根本意义上实现了共同富裕理论与社会主义发展现实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思想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有: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第二,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是先富带后富。第三,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是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第四,设想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发展阶段的时候,我国要突出地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3.
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为理论基础,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从毛泽东首次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再到新时代对共同富裕理论和实践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新时代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推动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并深化了共同富裕理论内涵与目标要求。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以坚持人民为中心为价值旨归,使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践及其成效取得更进一步、更加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归宿,邓小平提出了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江泽民提出“富而思源,富而思进”,“三个代表”等理论,发展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理论,强调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是保证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着力点。对共同富裕本质意涵与实现路径的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与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三位一体的共同主题。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中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内容及其流变轨迹进行系统梳理,并归纳、总结出相关的逻辑主题内涵,结合新时代战略与发展目标,探讨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时代价值,从而进一步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信仰中共存的价值内核。  相似文献   

6.
本论述了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渊源,全面深刻阐述了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最突出的一点--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质内涵,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及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是在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发展的,包括全体人民的富裕、全面发展的富裕和实事求是的富裕等内容。深入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需要厘清先富与后富、效率与公平、现实和可能之间的内在逻辑。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选择包括通过对人的本质、人的解放、人的发展等探析。  相似文献   

8.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从逻辑理路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精神富有的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精神富有的理论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精神富有的时代要求。从内涵特征看,新时代精神富有表现为主导性与多元性的统一、个体性与集体性的统一、独立性与协同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呈现出科学而丰富的内涵体系。从实现路径看,新时代需要通过构建精神共富指数,科学量化精神富有;不断深化文明实践,促进精神共富落地生根;精准细化文化供给,推动精神共富开花结果;持续外化精神生产,营造精神共富的时代新风新貌。  相似文献   

9.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新构想。这一构想的内涵由社会主义不是穷而是富、社会主义应允许部分先富、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共富三个命题所构成。邓小平共同富裕构想的生产力特征、制度特征和政策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民族性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核心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孜孜以求的理想.在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毛泽东把共同富裕作为立国执政的根本目标;并对共同富裕的实现进行了积极探索;邓小平继承、发展和超越了毛泽东共同富裕的思想,开辟了一务先富、后富、先富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道路;江泽民坚持并发展了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在先富、后富道路上,突出解决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加速了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提出了中国人民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一课题,并对它作了极其有益的探讨和实践,他关于这一问题的许多观点至今仍有指导作用;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成分,同时又在纠正毛泽东失误基础上超越了毛泽东。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极大丰富和发展,正是它指引中国走上了人民共同致富之路。必须坚持用毛泽东邓小平的科学的共同富裕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注重调节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使得社会贫富差距呈扩大之势,这是共同富裕这个动态、渐进过程中的必然结果,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并发扬小平的“共富”理论,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反复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经济、文化、政治三个基本方面,大大拓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胡锦涛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理论境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胡锦涛和谐社会理论,是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科学发展观,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根本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结合中国发展实际,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和‘四有新人”理论。江泽民同志继承人本思想。提出了新形势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两个大局思想是邓小平区域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富、共富思想在空间布局上的战略抉择。这一思想不仅为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发展思路,也为我们党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两个大局视角来探讨我国区域协调战略,有助于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存在的差距,更好地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对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凡是具有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的文化,都是具有创新能力的文化。毛泽东的创新思想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一条主线,它体现于毛泽东关心、思索、研究的各个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研究和文化创新方面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在当今世界,没有创新就无法生存和竞争,更谈不上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深入地展开,我们将会愈加深刻地体会到毛泽东创新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对民生问题的思考、有关论述以及践行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民生思想。尽管这一思想是以后才明确丰富起来的,但在中央苏区时期就显出其雏形。它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理论和实践渊源: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历史之源;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之源;以科学总结我国革命斗争经验为实践之源。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实现理论突破,指导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本世纪的拓展和深化,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更科学的认识指导下向前推进,也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得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进一步维护和践行人民当家作主,完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二是明确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目标,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三是有效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四是凸显树立执政为民理念重要性,走群众路线,夯实执政基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将会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