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轶 《世界文化》2006,(8):12-13
出生于奥地利犹太富商家庭的茨威格,被公认为20世纪最出类拔萃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艺术之都赋予了他诗人的气质和人道主义的情怀,他以饱含激情的笔触对人物的心灵进行挖掘,是一位抒写人性的高手。然而在那个战争的年代里,犹太人的身份使得他不得不暂时搁浅谱写艺术之笔,远离他  相似文献   

2.
每一位艺术家在心底里都清楚,他在向观赏大众诉说着什么。他不但希望他所诉说的形式能打动人,而且内容也是独一元二的。他希望观赏大众乐意倾听他的诉说,并理解他的一番苦心——他要借艺术启发他们,教育他们。  相似文献   

3.
尽管已是耄耋老人,但是一进入排练厅,佩蒂便立即进入状态。所有与之在排练厅共过事的人,都不会忘记他犀利深邃的眼神和他神采飞扬的动作。他“用心灵舞蹈”的艺术不朽,也是他留给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荷兰后期印象派大画家凡高是一位以其独树一帜的画风、荒诞不经的行为、令人惊然而惊的举止和对艺术的热烈追求闻名遐迩的传奇式人物。塞尚曾称他为“狂人”。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小文杜里认为:“凡高对后来的野兽派和表现派都有极大影响,他的艺术成就比马奈和塞尚对后继者有更大的作用。”然而,这样一位艺术大师生前却备受社会的冷遇,长期在恶劣条件下无休止地作画,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萦绕心头的忧愁和郁闷使他患了精神病。除艺术之外,他得不到一丝人间的温暖。最后,他终于毅然决然地自己结束了那短促而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Coppola)是蜚声世界影坛的美国电影导演,曾三次荣获奥斯卡金像奖,两次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他的成功在于他对电影艺术的无限热爱和不懈追求.科波拉1939年生于底特律的一个艺术之家,在纽约市长大.父亲是意大利移民,在全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担任长笛吹奏手,母亲和妹妹都是电影演员,哥哥是文学教授.在家庭  相似文献   

6.
<正>意大利文艺复兴三巨头之一米开朗琪罗以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闻名于世。他是个性格多变,喜怒无常,令人敬畏,难于相处的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容易让他动怒的就是称他为画家,他认为自己是个雕塑家,在给人写信签名时他也要特意写成"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他认为雕塑才是他真正的事业,也是艺术的最高形式。可是,这样一个不认为自己是画家的人,却画出了令人高山仰止的绘画作品。在任何一个艺术史家的眼中,意大利西斯廷教堂的壁画都是文艺复兴繁荣时期的最伟大的杰作。可米开朗琪罗对此辉煌的杰  相似文献   

7.
当人们说他是艺术上的革命者时,雷诺阿非常愤怒。可是他自己也不知不觉地,靠了他那从容不迫的创作力量,创造了一种崭新的风格。他有自己的艺术观点,我们所知道的他的立论之一,就是建立一个纠正趣味缺陷的协会的方案,当然也只是一个一共才存在了个把小时的方案。引其要点如下: “在日常所产生的关于艺术问题的所有争论中,人们通常会忘掉一个极为重要的、我们很想提起注意的因素。我们说的就是‘不对称’。事实上,凡是目光敏锐的人都能发现,尽管支  相似文献   

8.
"我希望能创造奇迹."他在年轻的时候曾写出这样的心愿.在整个一生中,这个无与伦比的人在艺术、科技、认识人类、探索自然界的秘密方面都创造出了奇迹,到晚年时,他仍痛惜道,他一生的时光都给"虚度"掉了.  相似文献   

9.
生命历程92年的西班牙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其近乎80年的艺术活动中,以大约5万件各种不同类型作品,表明他即使到了晚年,依然是且始终是一位艺术的创新者,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与他同时代和他身后的艺术家,几乎没有哪一个不受他的影响。他无疑是一位天才。天才总是与一般的常人不同,像小提琴家尼可洛·帕格尼尼,作家乔万尼·卡萨诺瓦,都既有神性一面,又有魔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于涛 《世界文化》2023,(8):26-29
<正>德国艺术历史学家汤姆·霍勒特(Tom Holert,1962—)曾在《艺术论坛》杂志上写道:“艺术来源于研究。”他的观点得到了一些艺术评论家的认可和肯定。有业内人士在回顾2009年哈瓦那双年展时认为,研究性艺术是西方艺术双年展的标志性特征。越来越多的评论家开始关注研究性艺术。加拿大和欧洲的一些艺术院校早在20年前就已为研究性艺术开设了相关项目和机构。1997年,赫尔辛基的美术学院设立了艺术博士学位,此后设有艺术博士学位的国家逐渐增多。世界上一些知名策展人也都举办过大型的国际研究性艺术展。  相似文献   

11.
正"贝尔塔基出狱了!""天赋惊人的贝尔塔基又要来搅和鱼龙混杂的艺术圈了吗?""天哪!他又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来呢?"是的,贝尔塔基出狱了,听到这个消息,全世界的艺术圈都颤动了。欧洲的艺术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没有听说过贝尔塔基,那说明你还不够富有;如果你害怕贝尔塔基,那说明你还有点闲钱。"艺术圈里的人提起"贝尔塔基"这个名字会笑着摇摇头。那是一种暧昧的微笑,笑里隐藏着淡淡的喜爱。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画伪作,他最大。  相似文献   

12.
《情艳》是艺术家杰夫·库恩最具代表性的杰作。画中是乳酪三明治和飞翔的比基尼泳装,令人难以理解其涵义,此画作表现的思想甚至被看作现实的婚姻和流行艺术无法媾和。艺术家用抽象作品表现直观的现实已成为流行手法;但无论在画室里还是大街上,一切艺术品的审视都离不开观者的角度。有人问库恩是怎样创作的,他毫不犹豫地说,他拼着性命在干。自成一体的完美主义如今,库恩的画作进入全球所有重要的艺术博物馆,成为当今完美艺术流派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从构思到完成,库恩的某些作品需要数年,一些艺术家把他当作非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库恩强调…  相似文献   

13.
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帕亚西多·多明戈,代表着一代歌剧艺术的发展高度。这位52岁的天才男高音,在世界许多著名歌剧院里都留下了优美醇厚的歌声,他将高难而典雅的歌剧艺术锤炼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成功地扮演了抒情戏剧里的各类角色,尤其是气概不凡的悲剧角色,如奥赛罗、拉达美斯等,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多明戈气势恢宏的嗓音、超乎寻常的音乐天资、坚韧的毅力和潇洒的气质,赢得了人们的赞叹。一米八几的魁伟身材,加上一副俊美的拉丁型面庞,更赢得了无数歌剧迷对他的青睐。  相似文献   

14.
一个大型的个人油画展绝非一日之功可以铸成。2003年冬天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杨飞云油画艺术展,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实实在在地展现了他20多年来在油画艺术上取得的丰厚成果,让人看到一位中国画家是如何驻守在油画这个坚定的目标上,不断地朝艺术的深入境界持续地探索和积累。杨飞云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他学习和研究油画的旅程。当时,以印象派为主的欧洲近代绘画和前苏联绘画的创作风格堪称中国油画吸收和借鉴的主要经验。然而,杨飞云的艺术视线却未为此所拘,他对欧洲古典油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到学习油画就应该研究古典油画的高深…  相似文献   

15.
艺术之道,思悟无穷,上综古法,下启新风,中西融汇,古今贯通,任何艺术家都难以穷尽。但是,一个艺术家只要在对艺术的创造和追求中把握艺术的本质,不断地超越自己,立新意新格,体现自己的风采神韵,他就能算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家就应像一个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的无畏探险家,在艺术之林中披荆斩棘,开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16.
法国艺术家阿里斯蒂德·马约尔(Aristide Maillol,1861—1944)的雕塑在形式和精神两方面都是古典的,但却不因袭古代艺术或是学院派的、希腊—罗马传统。他同时也是一位画家、版画家和挂毯设计师。  相似文献   

17.
蓬生 《世界文化》2011,(4):20-21
美国曾有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他诞生于1894年,在著名的国立美术学院接受正规训练后,选择了一条通俗艺术或者说是实用艺术的道路,终生几乎都在为杂志创作封面画,以至于在漫长的岁月里,被一些经典画家所不屑与排斥。  相似文献   

18.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本杰明·富兰克林所从事的都是有关商业、政治、科学、军事以及欧洲外交等方面的活动。他从事这么多的工作,人们很难想象他还能有什么时间去做别的事情。然而,无论著书做实验,还是处理政府公务,都没有能像音乐那样使他着迷。如果富兰克林不是把音乐只当作一种业余癖好的话,他或许在音乐方面会取得成就。在费城富兰克林的家里,有一间他称之为“蓝室”的音乐室。在这房间的天花板中央,图钉钉着许多音乐音型纸板(显然,他的多才多艺并不包括室内装饰艺术在内)。富兰克林的音乐活动包括演唱,为民间曲调填词,演奏竖琴、吉他、小提琴和  相似文献   

19.
安格尔(1780-1867)是法国19世纪古典主义画派大师。他自幼学习绘画,16岁进大卫的画室, 21岁获去罗马留学奖学金,因政局动荡未能成行。5年后,他被派往意大利。在罗马和佛罗伦萨逗留的*,年间,他努力汲取古希腊、罗马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精华;对提香等著名画家的裸体人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都给他的绘画技巧打下深厚的基础。1824年回国后,安格尔的油画《路易十三的誓约》受到官方的狂热赞扬。他先后被委任造型艺术学校校长、法国皇家美术学院院长,还曾获得荣誉军团骑士称号。安格尔在艺术上追求抽象的、静穆的古典美,主张艺…  相似文献   

20.
《中外文化交流》2008,(3):28-29
蔡国强的艺术真正被国际肯定始于1991年初,而他的艺术表现并非传统的笔墨,取而代之的是远古中国发明的火药,作为其艺术创作的媒介。蔡国强在其作品中极力表达的是东方的哲学与精神及宇宙、大自然的力量。他对艺术的探索,始于1985年未往日本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