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乐的童年     
【2000年福建卷】题目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增长见识……你也许有与伙伴吵嘴的经历,也许有与伙伴合作的经历……请你以“游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快乐的童年有许多快乐的事,快乐的童年也有许多快乐的伙伴,快乐的童年更有许多快乐的游戏。童年是快乐的,童年的游戏更是快乐的。在童年的秋千上,我们一起“乘风破浪”,一起“遨游太空”,一起“笑傲江湖”……在童年的“沙包”中,丢出了一片蔚蓝的天空;丢出了一声声快乐的欢笑;丢出了一个快乐的童年……在童年的滑…  相似文献   

2.
姚渊亭 《新读写》2009,(6):36-37
童年时代,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人,我暂且叫他“童年偶像”。小作者的心里也有一个“童年偶像”,就是他的叔叔。和叔叔间的有趣经历成了小作者心里的一道风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叔叔却被“偷”走了。这是生活的必然,还是偶然?读来令人唏嘘。  相似文献   

3.
韩大勇 《天津教育》2014,(15):29-31
四平东道小学的“金色童年”教育曾经在同内很有影响,请您具体诠释一下“金色童年”教育的含义。1992年,《中国教育报》以“给学生一个金色的童年”为题,报道了我校的教改经验;著名教育家韩作黎老先生为学校题词:“拥抱金色童年”;1992年4月,全国人大义务教育检金组来校检查工作,评价为“南有愉快教育,北有金色童年”.这些都说明了外界对学校办学特色的肯定和认可。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传承学校优良传统的前提下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孙云晓 《河南教育》2006,(1S):24-25
当儿童面对他难以理解和承受的巨大压力或挫折时,会产生一种强烈持久的焦虑心态,这就是“童年恐慌”。这种心态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持续一定时间后.就有可能损伤当事者一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因其职业使命的特殊性。极有可能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因而,教师既可能是“童年恐慌”的最好防范者.也可能是“童年恐慌”的直接制造者。每一位有良知、有责任感、有真正人文关怀的教师,都必须高度防范“童年恐慌”现象的出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已经是成年人,早就是了,甚至都快要老了,所以我们恐怕对于童年已经没有什么熟悉的感觉,童年的乐趣,童年的心思.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熟悉的都是我们成年人自己的东西,我们的向往,我们的期望,我们的担忧,我们知道的很多“真理”,很多”原则”,很多“规定”……我们的确知道的东西很不少了,可是我们毕竟已经不是很知道童年了。这是一个蛮怪诞也蛮正常的事情,是一个蛮可惜也蛮不必遗憾的丢失。长大就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有感于游戏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那儿没有小人书,没有公园,没有河,没有山,童年过得好苦啊。如果说童年还有值得回忆的地方,那便是游戏了。游戏充实了我的生活,游戏伴我成长,游戏给我的童年添了无限乐趣。什么“拧花碗”呀,“跳门槛”呀,“摔响碗”呀,“五子挑担担”呀,“骑马打仗”呀,“娶新娘”呀,“老鹰捉小鸡”呀……数不清的游戏,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那时,我每天吃完了饭,最大的兴趣就是在游戏里泡。喊东家的伙伴,叫西家的娃娃,或三五成群,或俩俩结对,不是在别人的房檐下,就是在邻家的场院里……不是跑、跳、追、扑、抢…  相似文献   

7.
吴勇 《湖南教育》2007,(9):9-12
“童年”,已成为当下教育界的重要思想源泉——基于童年,为了童年,愈加被广大的有识之士接受和认同,并逐渐成为小学教育界极具感召力的口号。但遗憾的是,“童年”之于教育的意义,在理想层面得到了无以复加地张显;而“童年”之于教学的构建,在操作层面一直未被关注,偶有涉及,也语焉不详。作为守望“童年”、捍卫“童年”重要阵地的习作教学,究竟以怎样的教学姿态面对“童年”,  相似文献   

8.
顾城被人们称为“童话诗人”,他的确是一个“童年质情节”极强的人。顾城在诗歌创作中固守在自己那片单纯、晶亮的童年经验里,偏执地拒绝着成熟。在他的诗歌世界里,清晰地呈现出一个大睁着“黑眼睛”的、童真而又任性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童化作文”是用儿童的精神去阐释作文,用儿童的文化去观照作文教学,用儿童的生态去构建作文课程。使小学作文成为真正的儿童作文。在这“以童化之”的习作课程建构之路上,儿童精神得以彰显,童年生活得以丰盈,童年的内涵得以延展,童年正成为人一生成长的力量。本文试从“童化作文”课程建构的基点、向度、模块三个层面去丰富一个人童年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心动——开启学生情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学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开启学生的情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激趣有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可播放歌曲《英雄赞歌》。教学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可采取激情导入,唤醒学生的兴趣:每个人都有一个美丽的童年,它珍藏在我们的记忆里,那里有山、有水、有白云。童年就像一段浓缩的历史,记录着我们儿时的酸甜苦辣;童年就像一个沉淀的童话,充满了奇特的想象。那鲁迅的童年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  相似文献   

11.
童年是一个五彩斑斓的盒子,装满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珍珠,有些已经随着岁月流逝而渐渐褪色,有些却依然光彩照人,童年的那件“傻事”让我永远难忘。  相似文献   

12.
儿童的世界总是美好的,儿童有人类最美好的梦——像明月般温润,像明月般皎浩?保护儿童不断晶莹剔透的童年的梦,是语文教育最美的“人文性”体现。语文教师该怎样利用语文资源,守护并延伸这份童年的梦?周益民老师《童年的月亮爬上来》无疑是一个的典范性语文教学“作品”。  相似文献   

13.
快乐、自由、诗意地生存是童年的真谛,但如今的儿童却失去了太多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应有的快乐,无情地被压制了太多的兴趣,剥夺了太多选择的自由。故一个不容回避的沉重话题是如何还孩子一个自由快乐、诗意、本真的童年?如何“保卫童年”?真实而触摸的数据呈现出令人震憾的实然图景:自由缺席,快乐出局,天性淹没,人性失真,生命淡漠,情感缺失,“儿童”这个弱势群体正按照成人的逻辑在特定的轨道上承载着特殊的使命艰难地“跋涉”。  相似文献   

14.
杜传坤 《学科教育》2014,(1):95-100
“捍卫童年”在当代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意味着童年陷入了某种危机.童年的价值性存在是“童年消逝”的焦虑之源.“捍卫童年”隐含着本质论的立场,它对童年“纯真”的假设合理化了对童年的过度保护与控制,从而可能强化社会规训的“正当性”,进一步造成儿童的弱势地位.因此,在尊重必要界限的前提下,弱化现代性话语中儿童与成人之间的所谓本质差异,在一个共性的空间寻找可以对话的语言,才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山东教育》2006,(5):62-63
“童年恐慌”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提出的一个观念,指儿童因面临巨大的压力所导致的童年缺失而出现的一种较强烈的焦虑心态。  相似文献   

16.
儿童是梦想王国的国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生活是美好而又令人难忘的,犹如生命溪流最初泛起的浪花。童年充满着梦想,天空中“到处都挂着诗意的彩虹”,儿童的艺术、儿童的诗歌、儿童的游戏都是他们自由梦想的天地。梦想为童年抹上了绚丽的色彩,为童年披上了朦胧的面纱。梦想是自然赋予儿童的翅膀,是一个光照四方的灯塔,让主动的生命之光投射向新奇的未知世界,它实在是“开拓未来”的。当加斯东·巴拉什在《梦想的诗学》中鲜明地提出“我梦想,因此我存在”时,我想到将这句话用来描述儿童的存在状态是多么贴切啊!每个儿童…  相似文献   

17.
童年的老师     
童年,是梦幻与欢笑的岁月,是诗与歌的岁月。童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如此重要,它为一个人的事业、气质和禀性打下了坚实的底子。俄罗斯有一句民谣:“什么样的孩子,长大了就是什么样的人。”我相信这句民谣背后隐藏的真理。在童年对一个孩子影响最大的。有父母,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老  相似文献   

18.
童年是什么样的?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想到什么?金色的,快乐的,天真的,无忧无虑的……可是,看一看身边的一些儿童,我们遗憾地发现,关于童年所有的感觉,似乎都只存在于记忆中。当我们孩提时代那些游艺离今天的儿童越来越远,当童年只能在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中度过,当家长们拿着孩子厚厚的一叠证书为“小升初”奔忙时,童年已经变了味,变成了灰色的、不快乐的、迷惘的……专家说,这叫“童年恐慌”。但仔细推究,恐慌的究竟是儿童,还是成人?是什么制造了“童年恐慌”?那么,童年究竟又该是什么样呢?正确答案也许仍不止一个。这里想表达一个观点———“有序生长”。童年,应该是一个有序生长的过程。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不可替代,每一个生命阶段都是有价值的。自今年5月本栏目刊发了关于“童年”话题的一组文章后,各种反馈文章至今络绎不绝,本期选择两篇作为反馈。新的一年,我们仍将保持着对“童年”这一个生命中重要阶段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9.
写好这篇习作,同学们可依照以下四点去做。一、选取恰当材料每个入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童年是多彩的、梦幻的,也是天真的、纯洁的。“童年发生的事情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这些“充满稚趣”“很有意思”的事,要去认真回忆,在脑海中搜一搜,筛一筛,就能捕捉到理想的材料,从中选取一件或两件最有趣的事写下来。  相似文献   

20.
如果以声音来形容每一个年龄段,那么,童年是在清晨或午后聚集在后花园的尤加利树上活泼轻盈的小麻雀的鸣叫;青年是在返璞归真的宁静里,你常捕捉的从远方偶尔传来的一声洪亮鸡鸣;中年是人潮拥挤、水泄不通的火车站里那声声急促刺耳的火车笛鸣;老年呢,老年则是一片与世无争的安闲里泉水的低诉,一切名心利欲,一切荣辱得失,一切尘世喧嚣,随着清泉流远……如果以诗人笔下最美妙、意境最高的一个字———“烟”来形容,那么童年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野趣;而青年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多愁善感;中年呢,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