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州师专学报》2016,(6):92-96
美国作家乔治·桑德斯的短篇小说《关于桑蓓莉卡女郎的日记》中,来自第三世界贫苦家庭的桑蓓莉卡女郎迫于家庭生计来到第一世界,她们深受男权中心和白人中心文化下性别和种族的双重压迫。在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探讨桑蓓莉卡女郎在帝国主义主流文化中双重"他者"的生存困境,揭示出了第三世界妇女对双重"他者"身份的逃离和自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2.
第三世界是亚非拉国家的统称,一般也叫作“发展中的国家”。它源于1974年2月毛泽东同志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的一段谈话:“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相似文献   

3.
在研读第三世界文学作品时,詹姆逊提出其中所蕴含的民族寓言,以及民族寓言背后所折射的集体主义叙事方式,这些正是第一世界文学所缺乏的。他据此提出知识分子的双重任务:政治知识分子和文化知识分子。詹姆逊民族寓言理论在后现代的语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的国际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界,关于世界文学问题的讨论已经成为一个热门且前沿的话题。翻译,尤其是文化翻译是评估世界文学不可缺少的因素。翻译使文学作品跨越其原初的语境,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在全球化语境下,翻译行为更多时候意味着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协商,并把社会、政治、经济、权力等作为协商的参数。本文从文化翻译的视角来分析弗吉尼亚·伍尔夫指导凌叔华创作的英文自传《古韵》,从而进一步审视第一世界对第三世界的翻译创作实践。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翻译受益于新的全球论坛,世界文学受益于翻译。  相似文献   

5.
萨尔曼·拉什迪在当代文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并且被誉为后殖民主义教父。他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午夜之子》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持续关注。本文以小说文本为基础,以斯皮瓦克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为依据,分析《午夜之子》中体现出的作者拉什迪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思想及他对第三世界女性问题等的关注。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帝国主义影响的衰落;父权制影响的减弱;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女性的关系问题。通过分析解读,总结出拉什迪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思想,提出第三世界女性想要获得全面解放,就需要反抗帝国主义、父权制及第一世界女性的压迫。  相似文献   

6.
课本第107页注释:“1974年,毛泽东提出美苏属于第一世界,西欧、加拿大和日本属于第二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都属于第三世界。”同样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143页注释则指出:“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三个世界划分的估计。三个世界,即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美苏以外的西方发达国家和东欧国家是第二世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在这里,东欧是第二世界。毛泽东对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事实上只有也只能有一种观点。那么,毛泽东把东欧划入第二世界还是第三世界?《…  相似文献   

7.
也谈自然美     
蔡仪、朱光潜、李泽厚诸先生关于自然美的观点各有得失,应当互补.探讨自然美,必须兼顾三个世界.自然美是依据第一世界的客观事物的具体形状和第三世界的文化观念,按照第二世界的基本样态孕育的体现人类理想的形象.在这里,自然物不仅被"人化",而且被"艺术化".  相似文献   

8.
日本人发明了一次性筷子机,但却明令不能砍本国的树木,只准进口中国等国家的木材。虽然他们的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5%,而中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只占国土总面积的13%。法国人说,“人头马”、“路易十二”这些酒太贵了,我们喝不起,让中国人去喝吧。于是这些价格昂贵的洋酒,果然在中国市场上销得不错;美国人说,在经济上,我们是“第一世界”,中国是“第三世界”,但在吃喝上,我们是“第三世界”,中国是“第一世界”。看了以上信息,怎能不令稍有爱国心的中国人忧虑!我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在当代西方文化理论中,文化研究与后殖民分属两套知识系统。前者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致力于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批判,从而在文化工业、媒介生产领域展开对大众的文化关怀;而后者则开端于萨伊德对西方的“东方学”理论想象的质疑,进而建构起基于第一世界/第三世界文化冲突的后殖民理论。但是到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这两种路径出现了某种合流,我们在霍尔的文化身份问题、斯皮瓦克和查特吉等人的庶民研究、霍米·巴巴的“文化杂种”理论,甚至从詹姆逊的“民族寓言”理论等现象中明显可以看出这种动向。这里最突出的表征就是庶…  相似文献   

10.
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张承志的“抗战文学”论 ,都旨在解构西方霸权主义 ,反抗帝国主义压迫 ,表现出浓厚的东方意识和抵抗意识。但是 ,后殖民主义理论并不主张在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 ,即中心与边缘文化之间进行二元对立 ,而是对话 ,比较起张承志“抗战文学”论绝决的抵制和不合作精神 ,以及那种强烈的与西方保持对抗的民族主义思想 ,两者有着巨大的认同差异。  相似文献   

11.
《沙漠之花》中的华莉丝·迪里耶从牧羊女→世界超模→女权主义者,这种传奇文化生态的生成是对男权宰制的抵抗。然而,由于男权社会为女性及其身体设置了一个莫比乌斯带,从而使人物的所有抵抗沦为此环形带不同侧面的历史长廊。片中华莉丝就走过了三段莫比乌斯带长廊:其一,身体时代遭遇割礼仪式和父命婚姻;其二,后身体时代遭遇时尚暴政和媒介凝视;其三,反割礼时遭遇第一世界白人的优越感和第三世界本族裔的道德攻击。  相似文献   

12.
一、(12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2题。按照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看法,可以将我们所处的世界划分为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所谓的物理世界,第二世界即精神或心灵世界,第三世界指既有的文化世界。事实上,遮蔽了第二世界,其他二者就成了互不相干的自在世界。因此,有关问题可以着眼于主体进行阐释。历史发展至今天,人们进行学术创新首先必须从掌握第三世界的相关知识开始。不熟悉已有的相关文化成果,企求创新必然要流于虚妄和空疏,即使思维富有创造力,提出的所谓“新见”可能早已是旧闻,徒劳而无功。我们需要在综…  相似文献   

13.
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张承志的“抗战文学”论,都旨在解构西方霸权主义,反抗帝国主义压迫,表现出浓厚的东方意识和抵抗意识,但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并不主张在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即中心与边缘文化之间进行二元对立,而是对话,比较起张承志“抗战文学”论绝决的抵制和不合作精神,以及那种强烈的与西方保持对抗的民族主义思想,两者有着巨大的认同差异。  相似文献   

14.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是美国当代积极从事文化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 ,他的理论著作呈现出明显的比较视角。他不但关注不同地域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形态的差异 ,而且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其不同之处进行了研究。他视美国文学为“个人神话”而称中国文学为“民族寓言”,并指出了其历史根源 ;同时 ,他比较了第一世界文化中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在此基础上对美国当代文化的弊端进行了批评。杰姆逊提醒美国的理论家们要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待不同的文化 ,并对第三世界文化的特性进行了强调 ,以便为其“全球化”理想的实现创造条件。杰姆逊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 ,但他对“西方中心论”的反对则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詹姆逊认为第三世界文学具有第一世界文学所欠缺的民族寓言性质,并且这种寓言模式其特殊的双重对立结构和中介手段,在显现出潜藏于受到殖民压迫的民族内部巨大的集体力量和深远的历史视野同时,也是导致自身陷入表达和生存双重困境的内因所在,而这些困境早已超越第三世界文学的范畴,成为全球化语境下不同民族进行文化交流所共同面对的难题,詹姆逊积极探寻建立世界文学道路的价值由此凸显。  相似文献   

16.
走对三步棋办活一职校浙江义乌市工业学校陈伟生,张锦高一提起社会力量办学,许多人可能都会摇头。重点中学是“第一世界”,普通中学是“第二世界”,教育局属的职业中学是“第三世界”。社会力量办的职业学校算什么呢?我们这个星球上好象还没有“第四世界”的概念。确...  相似文献   

17.
从事后殖民研究的学者都具有强烈的身份意识,他们的构成也多具有两重性--既是第一世界的名教授,又是第三世界的后裔.这种情形是由后殖民理论的特殊内涵决定的.本文从斯皮瓦克的<三个女性的文本与帝国主义批判>入手,揭示这样一个事实--身份危机是后殖民研究者的本源动力.  相似文献   

18.
学校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定数量的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属于“第三世界”。如何转化这些学生,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在思想、学习等方面赶上甚至超过“第一世界”,是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认为,转化后进生必须做到“六优先”。 一、偏爱优先 教师的劳动成果要通过全体学生来体现。因此,对后进生仅仅做到  相似文献   

19.
我们面对现代化浪潮我们面对的,一个是所谓全球化浪潮,这个浪潮被称作“现代化”。所谓现代化,不从理论上去让释了,从感性上说吧,第一世界的那些景象,都涌到了第三世界来:高速公路立交桥,玻璃墙面摩天楼,集装箱货柜码头……大开间小格子,小格子里是电脑台,这样...  相似文献   

20.
在这篇重要的章中,霍米·巴巴讨论了被殖民与被后殖民的第三世界与宗主国第一世界之间的时间滞差性与暂存性巴巴认为,在第三世界与宗主国之间,应该掘开一方阐释的空间,殖民批评与后殖民批评可以借用阐释的重述方法,使对立的双方化在疏离中重新定位,最终以意义的取代久流话语不再奏效,巴巴指明,社会的暂存性和不确定性的释义,不是一种破碎的、临时修理的,大杂烩的或幻像的赞美,这种社会的暂存性和不确定性肇源于一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