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孩子们在一起,首先要有一颗不泯的童心。童心使我放下权威,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童心使我俯下身子,走进孩子们的心灵,用孩子们的眼光去发现,用孩子们的心灵去倾听;童心使我带着由衷的微笑,融入到孩子们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2.
和孩子们在一起,首先要有一颗不泯的童心.童心使我放下权威,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童心使我俯下身子,走进孩子们的心灵,用孩子们的眼光去发现,用孩子们的心灵去倾听;童心使我带着由衷的微笑,融入到孩子们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3.
做好职校生的思想工作,要以人为本,充满爱心,实现师生心灵对话,实现师生心灵相通;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师生的感情在活动中深化,使思想教育在活动中升华。更要不断提高师德水平,这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要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英语课堂质量的前提 课堂上,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教育的温暖和人性味。爱心、热心是责任心的源泉。只有真正做到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罗森塔尔效应说明,在老师的关爱和激励下,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会产生自尊、  相似文献   

5.
唐向阳 《贵州教育》2012,(14):26-27
一、以爱育爱,拨动心弦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首先要爱护和关心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到温暖、感染,只有倾注了自己的爱心,才可能赢来孩子的信任与童心,才可能产生师生之间心灵的碰撞。请时刻牢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纯真、幼稚的小生灵,他们脆弱、敏感,需要我们精心地去呵护。  相似文献   

6.
如何让班主任工作走进学生心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教育工作?我认为,班主任首先必须转变观念,成为名副其实的“平等中的首席”。在日常班务工作中,班主任如何体现这一理念呢?我认为,班主任必须从学生的“心”着眼,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导。要使学生心悦诚服,班主任就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近其心近其心,即班主任缩短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接近、接触,使师生关系融洽,让学生感受温情,与学生心灵相通。l.接近师生之间是有着某种距离的,往往表现为学生对班主任望而却步,使班主任不能全面、清楚、深刻地了解学生,掌握其思想动向,从而对班主任做好班务工作形…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从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十几年的班主任实践告诉我,对待学生要有三心原则:慈心、童心、爱心,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一、有慈心表现在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首先要认为自身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总是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体现所谓“尊严”。对学生的爱,不…  相似文献   

8.
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不仅仅要把书教好,还要多关注学生,使师生心灵相通。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从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十几年的班主任实践告诉我。对待学生要有三心原则:慈心、童心、爱心,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冀翼地去触及幼小的心灵一在这里,准有耐心和细心,准就能取得成功。”那么,怎样去触及学生幼小的心灵,使师生之间真诚沟通呢?我尝试采用“笔谈”这一沟通渠道,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约会”。  相似文献   

1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基本品质,同时也是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关心、爱护学生,才能架起师生之间的感情桥梁,才能心灵相通,情意相融。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多年,在这些年里,我深深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复杂与艰辛,同时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2.
爱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由于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就决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霍小菊 《甘肃教育》2011,(19):50-50
和谐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融,心灵相通,形成师生互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发展学生的自主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进一步完善。因此,教师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身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关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廖育辉 《教师》2013,(27):126-127
对于农村孩子的教育,由于受到教育资源缺乏和学生素质低下双重不利因素的限制,对教师各个方面的要求更为苛刻。教师在追求良好育人效果的道路上,首先要想办法搞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必须想办法增强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使学生喜欢上你,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高大美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效仿你,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教书是平淡、枯燥无味的行业”。我却认为教书育人是充满感情的事业。也许我们的每一次宽容、每一句问候、每一次微笑都将在学生心里激起片片涟漪,也会带给我无限的感动。做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爱学生,更要懂得怎样去爱学生。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学会赏识,善待生命,用爱去呵护她们的心灵,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体昧教书育人的幸福。  相似文献   

16.
教育私语     
一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二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三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情感”去热爱,用“学生的兴趣”去探寻……四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72006年5月号造性,但没有人性与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五语文教育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六所谓“阅读”,就是任心灵自由地飞翔;所谓“写作”,就让心泉自然地流淌。七精神的鸟儿只有在辽阔的蓝天才能无拘无束地展翅飞翔。语文教育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容忍学生的“异端”,让他们的思想冲破牢笼;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提倡学生“心口...  相似文献   

17.
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事业和教育艺术的基础。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是事情。班主任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建筑师,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的身心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感化作用。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童心是一颗由父母用爱的乳汁哺育而成的晶体,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说热爱学生是班主任教育艺术的基础和前提。一位老师说得好,教师爱学生,师生感情好,老师表扬学生,学生认为是鼓励;  相似文献   

18.
秦付平 《教书育人》2009,(11):67-67
情感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教育学生是师生之情、理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师生间感情相通、和谐是教育工作获得成功的基础,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才会引起双方心灵的共鸣:  相似文献   

19.
高瑞娟 《宁夏教育》2010,(12):63-64
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德育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心灵相通了,师生间就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充分利用英语的学科特点,深挖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做到思想性、知识性和谐统一,使英语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近来,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素质教育手记——《爱心与教育》一书。这本书记述了他与学生之间的故事,主要内容共有5个部分组成,即《爱心和童心》、《与顽童打交道》、《锻造卓越人格》、《回答心灵的呼唤》、《学生的思考》。静心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受颇深:李老师对学生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他用爱心温暖童心,用爱心感化他的每一位学生。他对后进生的教育艺术,使学生信他、服他、爱他。他的这种教育方法确实很值得我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