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创新”这一概念的理解,狭隘地限定为指导学生搞小发明、小制作,或者对创新内涵定义过高,以人类历史作为参照系,把“创新”的含义定位为“前所未有”“世界首创”。事实上,在创新教育中,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的班级或团队中别人没有说过、没有做过的可以看作是创新,甚至在个人历史上没有说过和做过的,也可以被看作创新,假若学生能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思考某一问题,能用别出心裁的方法完成某道习题,都应视为有较高价值的创新。“创新”并非专指科学发明创造,也并不是只有“前所未有”“世界首创”才是创新,创新其实是要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胆识,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掌握接收新知识、提升个人能力的思维方式和基本方法,以“大语文”的观点,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教育。一、教学目标创新新课标下的语文学科目标我们可以看成是一个三维的空间模型(图1)三个维度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它们紧密相联,三个维度,三个支撑,形成立体的三维空间,互相交融。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这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语言积累等,而不能把一些陈旧的、僵化的...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综合实践活动与创新实践能力愈来愈显示出它在社会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它可以培养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应突出以下“三主”原则: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曾经说过:“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迪,学生自奋其力,自知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看来,这种“滔滔讲说”在创新教学中是一大弊病了,相反学生“自奋其力,自知其知”则是在创新教学中趟出的一条阳光大道。在教学中,学生何以“自奋其力”呢?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在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如何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因此,我们每个师者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才。就此笔者谈谈自己在这方面不太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是在头脑中创造出过去没有遇到过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将来才有可能实现的事实的形象思维的活动。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因此.我们说想象也是创新,一切创新都离不开想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重视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托尔斯泰也曾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7.
尹恒俭 《小学生》2011,(1):21-22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在孩子们的眼里,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幻想。  相似文献   

8.
就作教学而言,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生活写真、写个性化的章。作个性化。简单说,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章,写出的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作个性化的基本内涵。笔曾对此做过有益的探索,也获得了许多惊喜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培养创新人才,已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重任。历史教学怎样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0.
黄敏洁 《广西教育》2014,(17):94-95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儿童的教育》一书中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也就是说,通过教师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完全的阅读     
回归阅读是语文创新教学的前提,说“回归”,是因为阅读本来就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原点,自古至今,有创新、有成就的伟人都是离不开“读”的。是的.学生也尽可以通过反复的阅读达到顿悟。顿悟似乎意味着阅读的结束,我认为没有。这里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没有完全弄明白。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自己说看懂了,可经不起提问。可惜的是,我们的学生常常在感到“心中已有”时,就不再进一步追问自己究竟“笔下”有否、“口中”有否,这实际上是理解过程中的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12.
学生有了创新兴趣,我们就可以因势利导,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更要求学生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创新思维是从分析问题开始的。因此:  相似文献   

13.
话题作文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的考试作文形式,可以说:话题作文是一枝独秀。而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出色的“话题作文”,“创新”就成为摆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的首选。那么怎样在话题作文写作中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一从立意求新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1、逆向求异,另辟蹊径。“文章最忌随人后。”怎样立意不随人后呢?这就要运用逆向求异,学会反面文章正面做,或者正面文章反面做。如你说“近墨者黑”,我就说“近墨者不黑”;你说“不能班门弄斧”,我就说“弄斧必到班门”;你说“玩物丧志”,我就说“玩物长志”;你说  相似文献   

14.
刘建军 《现代语文》2007,(8):108-109
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活动。它具有一般思维的性质,又具有独创性、突破性和新颖性。创新思维的结果是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增值,这是一般思维所无法比拟的,这些正是我们作文所必备的。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黎昌菊 《湖南教育》2001,(14):33-33
注重操作实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手上。”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新知识,有利于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段毅 《湖南教育》2001,(5):25-25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看到,学生常常会对一些问题发出疑问,产生好奇心理。这是学生的剖新意识的萌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好奇心,没有异想天开,就没有创新:我们必须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激励学生敢想、敢做。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明确说明高中数学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多想、多做、多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做数学和用数学中学会求知、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主席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人类的创造,社会就无法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我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谈一下看法。  相似文献   

19.
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活动。它具有一般思维的性质,又具有独创性、突破性和新颖性。创新思维的结果是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增值,这是一般思维所无法比拟的。这些正是作文所必备的。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创新精神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朋友自己想自己做”,强调的是主体性、实践性;二是“每个小朋友做一个以前没有做过的、如别人不一样的”,强调的是求新性、求异性。这就要求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以幼儿为主体,激发幼儿在的创造意识及创造能力。绘画是最常见的一种美术形式,如何在绘画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