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鲁迅文章中除了关于新文学独创性的一面,也具有对传统文化继承性的一面。受古典文化的浸淫和对魏晋历史文学的钟爱,使其创作独具风格。这使得他笔下的人物或多或少都具有一点魏晋的风骨,也使鲁迅笔下人物的悲剧和魏晋文人的悲剧之间在起因、结局、和意蕴三个方面具有互文性。  相似文献   

2.
鲁迅文章中除了关于新文学独创性的一面,也具有对传统文化继承性的一面。受古典文化的浸淫和对魏晋历史文学的钟爱,使其创作独具风格。这使得他笔下的人物或多或少都具有一点魏晋的风骨,也使鲁迅笔下人物的悲剧和魏晋文人的悲剧之间在起因、结局、和意蕴三个方面具有互文性。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笔下的“悲剧英雄”,体现出的是西方悲剧人物的个体特征,西方悲剧中,单个的人物试图与所有的形象对立、斗争,而自身愿意承担一切后果,甚至个体的毁灭,如俄狄浦斯、哈姆莱特等,海明威笔下的英雄也体现出这个特点,如放荡的巴黎青年以个体身份对抗战争、亨利以逃跑的方式对抗战争、乔丹自身走向死亡、桑提亚哥独立与鲨鱼作战……这种个体性体现出西方文化的自律性,这是海明威与西方紧密关联之处。所以海明威笔下的悲剧人物既具有西方现实感又具有东方道德感,而其悲剧效果的含蓄与中和则有更多的东方色彩。  相似文献   

4.
向琼 《培训与研究》2009,26(11):10-12
苔丝与翠翠同是名家笔下的两个悲剧人物。但由于两位作家所处的东西方传统文化、人文环境不同以及他们的创作理念、思维方式的差异,使笔下所描绘的这两位女性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面貌。当我们从社会因素、性格因素等方面探讨悲剧的原因时,透过中西方不同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能更深刻地领略作者对人类文明演进中传统美德、美好人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苔丝与翠翠同是名家笔下的两个悲剧人物。但由于两位作家所处的东西方传统文化、人文环境不同以及他们的创作理念、思维方式的差异,使笔下所描绘的这两位女性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面貌。当我们从社会因素、性格因素等方面探讨悲剧的原因时,透过中西方不同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能更深刻地领略作者对人类文明演进中传统美德、美好人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唐浩明笔下的晚清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屈辱、腐朽的悲剧性时代。揭示人生悲剧命运的历史文化成因:传统的儒家文化本身潜藏着悲剧性,湖湘文化作为儒家文化的地域呈现,过分强调“经世致用”,“自强不息”,酿成悲剧的可能性也就愈大。曾国藩、杨度等的悲剧,既是传统儒士之悲,更是湖湘士子之悲。  相似文献   

7.
《骆驼祥子》里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著名的悲剧人物形象,让亿万读者印象深刻,十分感伤。探赜索隐,祥子悲剧命运有三个维度的原因,即既有人物本身的个性心理原因和复杂深刻的社会制度原因,又有文化层面原因。  相似文献   

8.
关汉卿笔下的窦娥是古代被压迫妇女冤屈的悲剧典型。导致窦娥悲剧的直接原因是古代社会黑暗的吏治;而封建社会以孝道为核心的伦理纲常与民间百姓信奉天地鬼神的宗教意识的紧密联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善恶有报的宿命模式,才是窦娥悲剧深层的文化意蕴所在。  相似文献   

9.
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不仅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而且也是世界著名悲剧之一。《窦娥冤》之所以被称为悲剧,自然与作品中塑造的悲剧人物"窦娥"密不可分。在历来的研究中,窦娥悲剧命运的探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还是经久不衰,究其根源则是作品中沉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通过对关汉卿笔下窦娥的悲剧命运的解析,追寻女性悲剧的根源,并以此来探索女性悲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女性悲剧中的男性角色王志中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有数不胜数的描绘女性悲剧命运的作品存在.这些作品为我们刻画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悲剧性女性形象:欧里庇得斯笔下的美狄亚,莎士比亚笔下的苔丝德蒙娜,雨果笔下的爱斯美拉尔达,哈代笔下的苔丝,托尔斯泰笔下...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笔下悲剧人物的性格、命运是悲剧性的,其悲剧的产生是由人物性格、命运乃至社会的残缺酿成的。人的灵魂的被束缚、主体精神的失落与社会现实之残缺面,主导了人物的残缺悲剧。体现了作家对人的生存方式、生存价值的探求、对社会存在方式、价值及历史文化心理的观照。  相似文献   

12.
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是苏童小说的主要特质,苏童笔下的女性始终充满着悲剧色彩,她们常表现为母性的丧失、对男权的依赖、同性的戕害与自我的放弃。女性自身的弱点是女性悲剧产生的原因之一,但男权文化则是女性悲剧产生的根源。要想摆脱这种宿命式的悲剧,女性更需要从观念上转变,以独立的性别群体追求人性的自主。  相似文献   

13.
关汉卿笔下的窦娥形象鲜明生动,感人至深,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悲剧意蕴,是我国文学作品中悲剧女性的典型.本篇将着重讨论其现实性和悲剧的意蕴层面,从中窥探关汉卿创作中的悲剧特色.  相似文献   

14.
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和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是两个悲剧人物,她们都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但由于两位作家所处的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他们笔下所描绘的这两位女性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面貌。从时代背景、悲剧根源和人物性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两个任务悲剧命运之异同,从而更好地理解两部作品的内涵和主题。  相似文献   

15.
日本文化与川端康成笔下女性的爱情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端康成笔下日本女性的爱情命运,是日本传统文化和意识的必然产物.而女性对于自己爱情命运的认同和接受及川端康成对女性美与自然美的融合则使这一悲剧不仅体现为宿命的,并且是凄艳的.  相似文献   

16.
《雷雨》和《奥赛罗》两部悲剧分别是东西方两位戏剧大师曹禺和莎士比亚的经典传世之作。由于剧作家所处历史时代和文化氛围的差别及由此形成的妇女观的迥异,曹禺笔下的蘩漪和莎翁笔下的苔丝狄蒙娜两位女性形象形成巨大反差,其主导性格前者表现为雷雨般的性格,后者则可概括为圣徒情怀。但她们的命运都以悲剧结束,由此向人们揭示出一种现象:在男权社会的重压下,处于社会和文化边缘的女性,无论是反抗还是顺从,终逃脱不了遭毁灭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鲁迅笔下的觉醒者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中获得了宝贵的现代意识,但他们身上仍有着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这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决定着他们最终的悲剧命运.在现代中国这个铁屋子里,他们是唯一的觉醒者,却被昏睡的国民视为狂人,被吃人的环境所扼杀.这是启蒙知识分子的悲剧,更是现代中国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将菲茨杰拉德笔下的盖茨比和塞林格笔下的霍尔顿进行比较,从而指出同是现代悲剧英雄的两个人。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虽然都怀抱着遥不可及、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梦想,但他们的洞察力以及结局迥然不同,从而加深我们对现代英雄悲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疯女人伯莎 ,与福克纳笔下的爱米丽小姐 ,虽然出现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家 ,却有相似的悲剧命运 ,同为封建礼教、旧传统的牺牲品 ,两个疯女人的悲剧 ,显现出两种文化背景下两位创作名家思想内涵的相同之处和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20.
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坛巨匠,通过对巴金小说中的悲剧人物命运进行探究,探讨塑造悲剧人物的艺术手法,解析巴金笔下悲剧人物层出不穷的原因,从而进一步透析巴金的悲剧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