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迎面接力具有游戏的性质,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发展中、小学生速度素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较为理想的内容。 接力跑传接棒技术主要有上挑式和下压式两种,根据迎面接力传接棒特点,我建议在进行迎面接力跑的练习时,采用类似上挑式传接棒的技术。 一、动作要领 接棒的手臂自然向前伸出,约稍低于肩,掌心向前,虎口张开略朝下,传棒人将棒向接棒人的接棒手  相似文献   

2.
李英 《中华武术》2006,(3):11-11
接力跑是由4人各自跑完规定的距离并完成传棒动作的径赛项目。在接力跑的完整技术中,传、接棒技术对接力跑成绩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接力跑的技术训练中,传、接棒的练习通常是在跑道上进行的,由于接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实验等方法对田径4x100m接力跑技战术训练方法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科学探索接力训练的有效方法,进一步提高训练成绩,为田径运动教学、训练提供理论指导。在实践教学训练中发现:队员在4x100m接力跑中传接棒时机掌握不好,接棒队员难以判断接力区的起动点与传棒队员间的距离,不能正确判定标志线,传接棒时距离太远,传棒队员追不上接棒队员导致接棒队员减速或者停顿下来接棒的现象;相邻队员配合不协调,弯道跑技术掌握不好,影响接力速度。建议日常训练中加强队员弯道跑技术训练,合理搭配接力阵容配备,采用传接棒队员速率测试方法,精确计算接棒队员起动时与传棒队员两者之间的距离,确定标志线和最佳起动时机,提高队员的协调配合,以便获得比赛最佳成绩。  相似文献   

4.
接力接棒者辅助练习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力跑成绩很重要的因素取决 于在接力区内的快速交接捧技术,当传棒人到达起动标志时接棒人的起动在整个交接棒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笔者经常使用的三种方法,用来训练接棒者的起动。 一、接棒者在接力区内采用站  相似文献   

5.
很多种田径教材都把“混合式”(有的称“综合式”)作为4×100米接力传接棒的一种方法。笔者认为此提法欠妥。 接力跑的传接棒方式目前有“立棒式”“上挑式”“下压式”三种方法,而“立棒式”不适用于4×100米接力赛。因此,只有“上挑式”和“下压式”两种传接棒方法。“混合式”不是传接棒方法,其实质是两种传接棒方法在三次传接棒时排列组合的一种特例。大家都知道,在快速跑动中传接棒方法对速度影响的不等式是:  相似文献   

6.
在接力跑的教学中,当学生已掌握了传、接棒的方法后,为巩固动作,提高学生练习兴趣,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比赛。我在接力跑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是:将男、女分开,并以四人为一组。让每小组的学生自己分好谁在第一、二、三、四棒,然后,学生自己规定好那个手传,那个手接及传接棒的方法,然后让每一组的第一棒和第二棒,第三棒和第四棒的学生持棒练习配合。教师可让第一棒和第三棒的学生持棒在起跑线后做好起跑准备,听到起跑口令后起跑,让第二棒和第四棒的学生距起跑学生约40米左右处划一条线为接力区后沿线,然后向跑的反方向走,…  相似文献   

7.
很多种田径教材都把“混合式”(有的称“综合式”)作为4&#215;100米接力传接棒的一种方法。笔者认为此提法欠妥。 接力跑的传接棒方式目前有“立棒式”“上挑式”“下压式”三种方法,而“立棒式”不适用于4&#215;100米接力赛。因此,只有“上挑式”和“下压式”两种传接棒方法。“混合式”不是传接棒方法,其实质是两种传接棒方法在三次传接棒时排列组合的一种特例。大家都知道,在快速跑动中传接棒方法对速度影响的不等式是:  相似文献   

8.
卫红 《体育教学》2009,(12):33-34
主题 “迎面接力跑”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重点是迎面传接棒的技术动作。根据这一教学重点,我将技术动作分成三个小知识点:①传接棒时应该握棒的哪个部位?②什么时间传棒?什么时间接棒?③交接棒后是右错肩跑进,还是左错肩跑进?通过提问将学生引入到本课需要解决问题的情景之中。同时为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探求感和学习的兴趣,我对每个知识点都设计了不同的学练程序: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接力跑是由短跑和传、接棒组成集体配合的径赛项目。而4×100米接力跑是接力项目中速度最快,对传接棒技术要求最高的项目。男子4×100米接力跑于1912年被正式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原德国队以42″2的成绩首创第一个世界纪录。女子4×100米于  相似文献   

10.
影响4×100米接力传接棒技术发挥的因素除了传接棒的时机、传棒人起动的让距、传棒人最后25米和接棒人起动后25米速度的配合以及传接棒的获益距离等因素外,本文着重论述了“接棒人对移动人体反映时对让距计算的影响”,又将4×100米接力跑传接棒技术全过程的动作结构划分为“预跑阶段、相对稳定高速阶段、传接阶段”,并对其动作起止、任务和技术特点进行剖析,供教学、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介绍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下压式传接棒的技术动作,知道了田径运动中的短距离接力跑比赛形式,同时了解了不同接力跑形式所采用的传接棒配合的方法及其比赛的简要规则。本次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由浅人深的学习原则使学生能正确掌握并运用适宜的传接方法进行接力跑并做到交接棒时快速不停顿,保持在快速跑进中完成传接棒动作。最后的比赛让学生体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竞争,使学生的兴奋度达到最高点。各棒队员之间协调配合,有效地培养了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快速奔跑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讲解技术在教学中,首先向学生讲清传接棒技术在接力跑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传接棒技术的教学中来;其次,向学生讲清传接棒技术方法。为了让学生记住技术方法,我将传接棒技术编成了顺口溜。如“上挑式”传接棒时,要求接棒人“手臂自然向后伸,虎口向下身前倾  相似文献   

13.
<正> 接力跑在中学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集体项目,它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等素质。教材的重点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传接棒的基本技术,在快速跑中密切配合完成传接棒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接力技术     
接力赛的成绩主要取决于全体队员的速度能力以及完美的接力过程。其他影响成绩的因素还有跑的次序等战术问题和全队成员的集体责任心。基础巩固的技术质量也有明显的影响,包括适当地利用接力区、接力的方式、接捧运动员精确的加速度和接力的技术等。接棒运动员在传接棒之前须积累速度,以便“流畅”地接力。传接棒即刻的速度越快,接力的效果越好,但要在安全的限度之内,切不可掉棒。传棒运动员尽管准备传捧也要保持速度,接棒运动员在接棒前要达到高速。利用接力区根据比赛规则,必须在20米的区域内完  相似文献   

15.
4×100米接力跑的特点是,四名队员持棒各跑100米左右的距离,并在接力区内快速跑动中完成传棒和接棒的配合,因此该项目取胜的关键是在高速跑动中完美完成交接棒。而训练所采用的方法不同,训练效果也会迥然不同,实践经验证明:"片断训练法"能够克服"普通训练法"所存在的很多弊端。  相似文献   

16.
<正> 接力跑是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有利于发展速度、灵敏素质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但是学生掌握在快速跑动中的传接棒技术比较困难。为此,介绍几种练习方法供参考。一、直道接力练习练习1 方法:人数相同的两个组,成纵队站在起跑线后(组数与道数视人数、场地而定)。①号同学先站在接力区内A线前(如图1所示)。练习开始时,②号起跑,在接力区内将棒传递给①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现行迎面接力跑教材中传统的“立棒式”传接棒方法存在着两点不合理之处(见图1)。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4×100m接力"前迎式"传接棒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由成功次数和失误率均可见"前迎式"传接棒技术与传统的"后接式"传接棒技术有明显的差异,"前迎式"技术稳定性高于传统的"后接式"技术。"前迎式"交接棒技术在传接棒过程中交接队员能够观察到接力棒位置,既有利于传棒队员控制接力棒的稳定性又便于接棒队员根据两人的即时跑动速度,准确判断接棒时机,保证了接棒动作稳定完成及随后的连贯动作,有在一线教学工作中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4×100米接力传接棒技术分为两种:上挑式和下压式。 图为第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女子4×100米接力决赛最后一棒美国队和苏联队传接棒时的连续摄影图片,摄影机在最佳角度、同一画面拍摄下两队完成传接棒的全过程,使两队所采用的不同传接棒技术具有很强的对比,更利于读者了解这两种技术。 从图1~6可以看出,处于第5道的美国队采用的是下压式传接棒技术。接棒人的手臂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60°角,手腕内旋,掌心向上,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分开,虎口向后,传棒人将棒的前部由上向下传到接棒人的手中。传接棒时,两人分…  相似文献   

20.
罗娜  潘素平 《中华武术》2007,(10):24-24
一、最容易影响比赛的三个方面(一)在没有接到接力棒之前不要离开接力区,不好的传接棒并不是放弃比赛的主要原因。接棒运动员在接力区末端没有接到棒时,要在减速的同时及时回头寻找接力棒。(二)要坚持完成比赛。传接棒过程中掉棒,要及时捡起来。(三)把握起跑时机,起跑时要集中注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