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后,伴随着管理重心的适度上移,长期以来困绕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解决.但是最近看到的几则报道让笔者有了一点思考.一是湖北一位民族自治县的副县长向<中国教育报>记者诉说该国家级贫困县县级政府在实行了新的体制下陷入了"旧债未还,新款还没有着落"的困境之中;二是<教育时报>刊登的一位主管教育的副乡长在新的体制建立后发出了"以县为主,乡镇咋办"的困惑.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后,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了“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并明确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乡镇人民政府要承担相应的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责任”。《决定》颁布已有八年时间了。最近,笔者就“乡镇人民政府要承担相应的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责任”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自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上移,“以县为主”后,乡镇人民政府并没有完全履行义务教育的责任,办学热情明显下降,并心教育、支持教育时隐时现。  相似文献   

3.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4):109-109
教育部近日在北京与海南省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就共同推进海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承诺。据悉.教育部将按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对海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予以倾斜和支持。根据备忘录,海南省将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到2012年底,4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2015年底,累计11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2020年底,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并通过省级人民政府认定。  相似文献   

4.
构建我国农村教育财政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惠林 《教育探索》2006,(12):54-55
构建我国农村教育财政体制的基本思路是: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应是农村教育的投资主体,在全国确定国务院领导、各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将义务教育纳入国家财政保证,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分担,实行省统筹的经费保障体制,从而,在农村实行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把加大对农村高中和农村职业中学的财政投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亢利平  于健 《成人教育》2016,(12):66-68
整合农村职成教育资源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基础工作.县域农村职成教育资源分散的问题长期存在,在国家对农村职成教育统筹发展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和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创建路径的支撑下,以县级职教中心为核心横向整合资源,建立县、乡、村纵向衔接的县域农村职成教育体系,建立县域农村职成教育统筹运行机制,推动县域产业资源与职成教育资源的融合,对改善农村职成教育供给方式、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旨在强化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级人民政府的责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有效推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但是,由于新体制遭遇了税费改革,忽略了地区间的差异,加剧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投入不足的矛盾。因此,确保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机会平等,必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为教育均衡发展创造有效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从制度上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管理和投入责任,关键要考虑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的巨大差异,公平分配国家的公共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评价的导向、诊断和激励作用。我国实施“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使县域义务教育评价功能凸显,构建以县域为单位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意义重大。它有利于规范县域义务教育评价行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与县域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根据我国县域义务教育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本文提出县域义务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包括基础性内容、发展性内容和灵活性内容。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石,具有全民性、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的特征.农村义务教育关系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农村、农业的长远发展,是农村、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我国义务教育战线长,分布广,大头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是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目前,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县乡机构改革和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如何在"三项改革"实施中确保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大局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经费投入、管理机制和办学责任是值得重视、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首先是以县级党政为责任主体,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治理的大政方针,管理好本县教育.在此前提下,县级党政从实际出发,具体谋划本县教育发展,充分发挥县级党政、乡镇乡村和学校等的主体性,形成"共治"合力,以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治理好本县教育,推进农村教育及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许江  蔡慕怡 《农村教育》2002,(10):32-32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了“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新体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中进一步强调县级人民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评价的执行情况、反馈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教育现状的把握、教育决策和方向的调整都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农村教育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的落实和推进,科学的县域义务教育评价制度的意义凸显出来。目前,我国县域义务教育评价制度的实然状态如何,应然状态是怎样的,这是研究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在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求教育公平。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成都市县级区域内义务教育公平程度总体态势良好,农村学校正在快速赶超城区学校,大多数区、县(市)农村小学在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教育装备等方面,已赶上或者超过城区小学。存在问题表现在: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明显差于城区学校;农村初中较城区初中总体上呈弱势状态,是均衡发展的薄弱环节;县域内公用经费、教育技术装备配置的公平程度有待提高;县域间的差异很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爽 《教育探索》2002,(6):104-109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应当迅速地由“以乡为主”转移到“以县为主”的轨道上来,由县(市)人民政府担负起发展本地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县(市)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全县教育发展规划,包括统筹教育经费,教师工资,调配和管理中小学校长,教师,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要在充分体现自身的承上启下的职能的过程中,继续落实乡镇政府的办学责任。  相似文献   

14.
省内动态     
《湖北教育》2016,(4):60-63
孝感7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部通过国家评估认定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公布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孝感市大悟县和安陆市名列其中。根据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及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教督[2012]3号),全国有30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在2014年至2015年8月底前对561个县(市、区)进行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并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  相似文献   

15.
在义务教育普及率和巩固率持续高位运行下,优质的义务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择校热、乱收费等不正之风盛行.如何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研究者攻关研究的重点,是各级政府着力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积极吸纳和继承先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以陕西省为例,分别从静态、动态视角,采用官方数据和抽样数据测度本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努力建构适合县域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分析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状态及存在问题,为县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指导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旦正多杰 《西藏教育》2014,(10):F0002-F0002
<正>10月17日,西藏自治区白朗、贡嘎、扎囊、林芝、类乌齐、普兰等六县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检查反馈意见电视电话会议在拉萨召开。国家督学、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郭虎代表国家督导检查组向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反馈督导检查意见。他指出,六个县的中小学校办学基本条件、校际均衡状况及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基本达到了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定要求,符合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  相似文献   

17.
一、明确各级政府责任 ,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领导和管理1.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 ,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县级人民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 ,省、地 (市 )、乡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承担相应责任 ,中央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2 .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核批各县 (市、区、旗 ,以下统称县 )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逐县核实财力水平 ,统筹安排财力 ,对财力不足、发放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确已达到合理比例仍…  相似文献   

18.
信息窗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重大调整 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通知》强调: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管理体制,县级人民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 实行“以县为主”的新管理体制,把教职工工资发放、人事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学校建设等职责从乡镇上收到县,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摘自2002年5月17日《文汇报》)  相似文献   

19.
《宁夏教育》2012,(7):1-1
截至2011年,宁夏22个县(市、区)全部实现“教育强县(区)”目标,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间的办学差距得到有效缩小,在教育优先发展、增加教育投入、加强队伍建设、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职业教育发展等方面有了新突破。提前一年实现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目标,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4):158-158
教育部在备忘录中提出,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要达到基本均衡的目标。北京市在该备忘录中承诺:2015年全市全部区县将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并通过市级人民政府认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十二五”期间,市级财政将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经费统筹和引导力度,增加对经济不发达区(县)教育投入规模,各级财政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需求,同时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列入区(县)人民政府和主要负责人的考核指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将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列为重要基础性设施,优先规划,合理布局,确保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