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秦晓丽 《幼儿教育》2001,(11):23-23
设计意图:在散文欣赏活动中,我曾尝试让幼儿根据原文线索及结构进行创编活动,幼儿很感兴趣。本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欣赏、理解“小动物们是如何打扮大树的”,难点是启发幼儿想像和创编,如“还有哪些小动物来打扮大树了?它们是怎样打扮大树的”等。  相似文献   

2.
张萍 《早期教育》2004,(2):21-22
活动一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节奏特点,乐意学玩游戏“FiveLittle Monkeys”(儿歌及动作附后)。 2.初步理解儿歌所表达的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熟悉游戏“Like a…”和鸭子、蜜蜂、小狗、猴子等小动物的英语单词。  相似文献   

3.
一、活动意图 我们班的孩子对音符和节奏型有一定的认识,对五线谱也有一定的了解。在进行“有趣的动物”主题活动时,孩子们创编了一首儿歌——《动物的家》,他们用各种不同的节奏来进行朗诵,很有趣。我尝试着启发幼儿为这首儿歌配上旋律,结果激发起孩子们对认识、了解乐谱方面的兴趣,以及对音乐世界的探索欲。通过集体商量,共同创编,幼儿体会到合作的意义,感受到音乐创作的快乐。这过程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发散性,同时也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增强了幼儿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传统游戏具有民间特色,与当地的风俗习惯有密切联系,我利用各种途径挖掘、整理传统游戏,以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一、搜集、整理传统游戏儿歌在传统游戏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能激发幼儿的游戏欲望和兴趣。我利用休息时间走家串户收集传统游戏中的儿歌材料。一次,我看到一位大娘念着儿歌拍小孙孙睡觉:“扫罗罗,热罗罗,/熟了麦子请婆婆,/哪儿坐,炕上坐,/烧饼果子一大摞,/临走时,还怪饿,/再捎着一笸箩。”这首儿歌给了我启示,儿歌中的“老婆婆”,不正是发展幼儿模仿角色、表现角色能力的好素材吗。于是我参阅资料、设  相似文献   

5.
儿童智力学具有天上飞禽、林中走兽、水中游鱼、四季花卉、水果蔬菜、社会人物、劳动工具、古今建筑、交通工具、人物行为、日常用品等,负载了丰富的自然常识、社会常识等方面的内容,而且色彩鲜艳、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正符合幼儿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我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利用儿童智力学具引导幼儿创编儿歌,引导幼儿欣赏儿歌的语言特点,感受儿歌的美妙意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选取单一画面创编儿歌在选取画面创编儿歌之前,教师应多让幼儿了解、接触不同内容的儿歌,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认识、接受…  相似文献   

6.
【设计思路】儿歌《谁饿了》是本班幼儿小班时早操音乐的其中一部分。刚进入中班,我经常听到幼儿在自由活动时哼唱这首儿歌,而且当看到现在小班幼儿在玩这首儿歌音乐游戏时.他们也会很感兴趣地在一旁跟着玩。于是,  相似文献   

7.
儿歌《伞》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让幼儿知道儿歌的名称,理解儿歌的内容,并初步学习朗诵。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丰富词汇:“池塘里”。“山坡上”、”花园里”、“一把伞”(san)。 4.各水平组活动目标。 低水平组:通过操作游戏材料,找出与小动物相对应的“伞”,并会用语言表达出来 中水平组:通过操作游戏材料,学习儿歌中的词汇“池塘里”、”山坡上”、”花园里”,并会讲出儿歌的部分句子。 高水平组:通过操作游戏材料,理解儿歌的内容,并会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  相似文献   

8.
丁晓霞 《学周刊C版》2020,(15):163-164
手指游戏,简单理解就是用手指头玩的游戏,具体地说就是利用人的自身器官——手,伴随儿歌口令节奏,通过手部动作和言语去构造游戏情境而开展的游戏活动。经常开展手指游戏,对幼儿手指的灵活性,语言的发展,思维想象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手指游戏作为一种操作性游戏,具有简单易学、趣味性强等特点,非常适合幼儿教育活动中使用。本文从强化教师培训、手指游戏环境创设、手指游戏创编等角度提出了强化手指游戏应用成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让幼儿知道儿歌的名称,理解儿歌的内容,并初步学习朗诵。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丰富词汇:“池塘里”、“山坡上”、“花园里”、“一把伞”(san)。 4.各水平组活动目标。低水平组:通过操作游戏材料,找出与小动物相对应的“伞”,并会用语言表达出来。中水平组:通过操作游戏材料,学习儿歌中的词汇“池塘里”、“山坡上”、“花园里”,并会讲出儿歌的部分句子。  相似文献   

10.
提高幼儿的发音能力,使幼儿能正确掌握汉语中的全部语音,是幼儿园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怎样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呢?我在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1、运用儿歌进行教学。把要教授的语音编入儿歌之中,增强韵律感和节奏感,便于幼儿记忆。例如:在教幼儿发“e”音时,可编一首这样的儿歌:我是鹅大哥,扁扁的嘴巴会唱歌。(?)、(?)、(?)、(?)、(?)、(?),妈妈听了笑呵呵……2、在游戏中进行发音练习。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寓发音练习于游戏之中,能充分  相似文献   

11.
黄苹 《广西教育》2022,(4):94-96
本文论述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音乐创编能力的重要性,并聚焦音乐创编能力的培养给出可行性操作建议,包括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融入音乐元素、让音乐创编随时发生,优化音乐活动教学设计、培养幼儿音乐创编意识,拓展音乐自主游戏、培育幼儿音乐创编能力,利用本土民间艺术资源、让幼儿感受民歌创编趣味等。  相似文献   

12.
林珊珊 《福建教育》2014,(1):104-105
【活动思路】 进入大班后,随着体育活动的开展,本班幼儿的基本动作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主动参与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敢于尝试、探索各种动作,喜欢有挑战、有刺激性的游戏,但他们的动作发展尚存在差异性。为了让更多的幼儿能自主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既能感受到体育游戏带来的乐趣,又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发展相关的动作,在运动中发展体质,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能力创编了本次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幼儿智力棋是开发智力、丰富幼儿知识的有效的教育活动之一,因此,不少幼儿教师和家长都利用棋类适时开发幼儿的智力。但传统的象棋、跳棋的玩法和规则均较复杂,大部分孩子接受不了。为此我们应努力为幼儿创编一些符合孩子们心理特点,易于掌握的幼儿智力棋。为幼儿创编的智力棋,首先要具有兴趣性。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喜欢小动物,把它们当做好朋友。因此在创编幼儿智力棋时,应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并应具有概括性的故事情节。如我为幼儿创编的五十种智力棋的名称,有的叫《鸟飞》、《小鸡游森林》、《动物运动会》、《小熊过桥》、《耗子打洞》、  相似文献   

14.
熏仿尝创──大班儿歌创编教学初探(上)刘建华,刘素萍,刘雪艳儿歌,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充满了童趣,深受幼儿的喜爱。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引用或创编儿歌以概括内容,巧接环节,增加趣味,强化主题。那么,有没有一种有效的途径,通过培养幼儿创编儿歌的能力,发展幼...  相似文献   

15.
袁芒 《学前教育》2008,(2):42-43
随着我院小班主题探究活动“动物宝宝”的深入,我们生成了活动分支——有趣的蛋宝宝。3~4岁幼儿属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对数概念的获得需要运用大量的操作活动和游戏来完成。幼儿喜欢小动物,对动物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因此,本次活动我抓住小班幼儿“泛灵”这,一生理特性,以幼儿爱不释手的蛋宝宝为载体.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故事及游戏中体验点数的乐趣,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儿歌教学中,我尝试采取做游戏、对话、绘画和唱歌等形式,来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用游戏式学诵儿歌浓厚的兴趣能使幼儿的大脑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并使其愉快主动地接受所学的知识,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和理解儿歌的内容,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幼儿在玩《小熊猫朋友》的游戏中边游戏边学诵  相似文献   

17.
4.动作表演法。有些儿歌的内容,可以用动作直观地表演出来。同样,有些直观的表演也可以较容易地用儿歌的形式进行表述,这就为培养幼儿的创编能力提供了又一条途径。如这样一段情境表演:几个幼儿戴小花头饰;几个幼儿扮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个幼儿来看花,闻花,想动手摘花,小蝴蝶飞来阻止……。根据这一情节,幼儿在教师引导下编出了以下儿歌:朵朵小花真美丽,小小蝴蝶。C欢喜,“花儿花儿我爱你”,花丛里面来游戏。弟弟来到花园里,想摘花儿被阻止,蝴蝶飞来讲道理,“爱护花草别忘j己”。也可以根据单纯的动作表演编出一定内容…  相似文献   

18.
唐立群 《山东教育》2003,(12):36-36
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习创编歌词。2.能用××××|×-|的节奏表现小动物发出的声音。3.体验创编的乐趣,享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磁带、录音机;各种动物的头饰;活动室布置成树林场景(有三间立体小房子);已初步学习歌曲。活动过程一、律动:《齐齐望过去》师:小朋友,快点看看!树林里的小动物在干什么呢?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小动物。二、歌曲:《吵醒了猎人快快逃》师:动物园里可热闹了,小猴咯咯咯咯地笑,把小猫吵醒了,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猴。指导:鼓励幼儿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三…  相似文献   

19.
设计意图:主题活动我喜爱的成语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区域活动中有一个两两结伴玩的游戏,一个幼儿将一张成语故事图片翻开,另一个幼儿在看懂图意后做相应的动作。这个游戏启发了我,于是,我创作了歌曲《狐假虎威》,设计、组织了这个根据成语故事内容创编的音乐表演游戏,旨在让幼儿通过唱、说、做进一步理解成语的含义,提升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儿歌是人生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学形式。几个月的婴儿虽不能说话,但听觉逐渐发达,已能辨别声音,爱听优美的、有节奏的声音, 《摇篮曲》等便进入了婴儿的生活领域。他们到了牙牙学语时,就跟着成人吟唱句子简单的歌谣了。到了他们会玩游戏时,就边玩游戏边唱儿歌了。到了幼儿园,儿歌在他们的活动中处处伴随,成了教师教学与幼儿自娱的重要文学形式。由此可见,儿歌在幼稚教育阶段,是其他儿童文学形式无法取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