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二度开发教材成为教师热门的"教学功夫",不管是在平时教学中还是在研讨课上,教师都会有意无意地处理下原有教材,不太会照本宣科地直接"教"教材.那么对原有教材的变动就能体现二度开发教材了吗?  相似文献   

2.
“二度创作”是艺术作品中极富个性的再创造。对于从事音乐教学工作的音乐教师来说,如何二度使用教材,让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发挥最大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材的选择与取舍、教材的浓缩与加工、教材的调整与补充、教材中的设疑与兴趣、课堂呈现方式都要做到深入细致,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学习体系之中,习题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虽然教材提供了一些习题,但我们不能简单地按部就班,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它们进行二度开发,要在教材原习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延伸,从而让数学习题在"拓展与延伸"中增值.  相似文献   

4.
"用教材教":内涵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理念。它的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教学观和范例教学理论。它意味着教材仅是"范例",是可供人们解读的"文本"。教师要帮助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引导学生与教材展开"对话"。教师要注重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深加工",发挥各种课程资源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用教材教"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它立足于学生的认知与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通过当前数学教材使用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论述数学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如何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的涵义、背景及理论依据进行了阐述,然后就初中数学教材"二度开发"的几点策略进行了一个简述.  相似文献   

6.
<音乐课程标准>的基础理念提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在教学内容、形式、结构上第一次作了最大程度的补充,由原来的<音乐欣赏>单一型教材扩充为由音乐欣赏、歌唱、演奏、音乐与戏剧表演、创作等六个模块构成的立体综合型教材.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师生的互动,是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7.
歌曲的创作、演唱、欣赏是歌曲艺术活动的不同环节。歌曲的演唱是音乐艺术活动的中间环节,它可以把无声的音乐符号变成有声有色的音乐形象,使原创作品获得鲜活的生命。本文从歌曲二度创作的字、情、形、声不模仿与不走弯路,提高"二度创作"效率二方面对二度创作进行阐述,强调了歌曲的二度创作是歌唱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傅玮 《新教师》2022,(1):62-63
新时代的音乐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一是"基于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不照本宣科,敢于对教材做一些必要的取舍、补充;二是在教学方法上,敢于把学生推到主体位置上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音乐实践,进行音乐创造.  相似文献   

9.
在当下的数学教学中,仍然有不少教师就习题练习题、讲习题,视教材为"圣经",一味死搬教材,从而削弱了教材习题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为此,对教材习题进行二度开发,应成为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一些粗浅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0.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音乐课的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会蕴涵音乐之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所吸引、所陶醉,并与之产生共鸣.准确把握音乐教材特点、深入挖掘音乐教材的内涵,是推进音乐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浮力"一章是学生在学过力、二力平衡、二力合成、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再来研究有关浮力现象的,它是前几章知识的综合应用,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2.
对音乐是否具有"悲哀"这一特质,存在着三种观点一、认为悲哀是音乐本身的一种固有特质;二、认为音乐只是自身的音响现象,无所谓悲不悲;三、认为音乐是主客观的一种互补效应,缺任何一方音乐就不可能是悲哀的.本文多角度论证了第三种见解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其功能的特殊性就在于情感的感染、启迪和陶冶,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千方百计地挖掘音乐教材的情感力量,还要注意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善于运用多种富于情感的教学手段,创设一个适宜音乐学习的"情感场",以达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教材分析:《加伏特舞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第5课《快乐的舞蹈》中的一首单簧管聆听课。教学目的是能用肢体语言表现音的高低变化,感受音乐的情绪与旋律的起伏。并能用"beng"哼唱音乐的主题。教学目标:1.能随着音乐做出相应的情绪表现与动作反应,逐步培养学生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2.通过聆听音乐,能用肢体语言感受并体验音乐的舞蹈性,逐步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3.能够用动作表达音乐中的结构、部分音高、休止符以及音乐不同的情绪。  相似文献   

15.
<正>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二度开发教材成为教师热门的"教学功夫",不管是在平时教学中还是在研讨课上,教师都会有意无意处理一下原有教材,不太照本宣科地直接"教"教材。那么对原有教材的变动就能体现二度开发教材了吗?在平时的二度开发教材中,教师很少会做出教材重组、单元整合、内  相似文献   

16.
声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与特征,通过人声来塑造听觉艺术,以此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声乐艺术更富有鲜明的表演性.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将"一度创作"作为依据,歌者通过歌声将内在的情感与意境展示出来,并将有声的歌唱转化为艺术想象.声乐艺术中的二度创作尊重原作,歌者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的精神在于其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周云 《教育》2012,(28):53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等新理念。对于基本教材即教科书,新课标提倡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在课程与学科专家和出版单位参与教材编制的"一次开发"基础之上,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教材是一种教学资源,并非教学的金科玉律,是可变的、发展的,因此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也是必要的。所谓初中思品教材的二度开发,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实施思品课程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思品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删、  相似文献   

18.
郑青松 《教师》2022,(4):69-71
小学音乐作为必修课,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课程思政"贯穿于音乐课程的每个环节,深入挖掘音乐教材中的思想情感教育元素,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文章从把握"课程思政"的目的性,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提升"课程思政"的导向性,保持"课程思政"的延续性,保证"课程思政"的协同性等方面进行探索,使思想与精神...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材所编选的《李清照词二首》文本出发,在结合教材单元导语、文下注释和文后补充的基础上,回首观鉴和课后反思对该词的理解和教学,并试着从相对广阔的学术研究向度,进一步阐释二阕词中李清照所流露与表达的"闲愁"与"悲愁"两种心境的深层意蕴,以期拓展词旨,继而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20.
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常碰到"度",这个字的含义是多种多样的. 1.医学上烧伤的"度" 又称"烧伤度",由高温、强酸、强碱、电流、毒剂、射线等引起的局部损伤,按损伤深浅分为一度、二度、三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