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恩来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侧重从周恩来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方面作较系统、全面的探讨。中从热爱自己的民族,建设伟大的祖国;加强国防建设,反对外国侵略;实现祖国领土上的完全统一;酷爱自己民族的语言、字、历史;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国际主义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各自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这里的“祖国”可以是一个区域或者城市,但是爱国主义一般用于某个国家.在当今的大学教育中称的上古老而又弥新的课题就是“爱国主义”教育.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每一个角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在逐步的发展和完善,这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更是带来了机遇.怎样在把握这一时代背景的前提下,探索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广大青少年要提高爱国主义觉悟 人们常常把祖国比作自己的母亲,也常常为自己是祖国的儿女感到骄傲和自豪。这种感情经过理性的升华.交织成牢固的民族意识和祖国观念,从而形成对祖国无限的爱,即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所产生出来强大的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民族昌盛英勇献身。青年是祖国的希望,肩负着艰巨而神圣的历史重任。中华民族的振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是每个国家的人们对祖国和民族情感的集中体现.是以祖国和民族为本位的人生价值取向,是祖国和民族的灵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可见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学校应怎样才能更好地担负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的内涵应是:一定国家、阶级所倡导的对自己祖国、民族、人民、亲人、故乡、山河、文化、语言及各种优良传统和习俗习惯的认同与热爱,具有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并乐于为祖国的利益、尊严和荣誉献出自己一切甚至生命的系统理论或思想作风。从此出发,以《爱国主义教育纲要》为指针,以公民教育为突破口,以青少年为重点,对全体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氛围,提高全体人民的爱国主义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挑战.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大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8.
“了解历史,还原真相”,从孩子抓起,从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抓起,从我们的生活中抓起.让学生爱自己的祖国,因为它那璀璨的文明;爱自己的祖国,因为这块热土无私的养育了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今天我们为它骄傲,明天让祖国因为有我们而自豪!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课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融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对青少年德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适应超越,由近及远;晓事为先,蕴情契理;完善制度,持续如一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融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原则。在其指导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融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策略有创新教育手段,激发青少年爱国意识;挖掘教育素材,升华青少年爱国情感;健全教育机制,坚定青少年爱国意志。  相似文献   

11.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一定要利用历史课堂和历史活动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要从中国古代文化成就、优秀历史人物、民族团结、历史教训、祖国建设成就等方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并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2.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一定要利用历史课堂和历史活动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要从中国古代文化成就、优秀历史人物、民族团结、历吏教训、祖国建设成就等方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并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在德育工作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各科教学都要有计划地结合学科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本文打算谈谈如何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教育内容的序列化 现有职业高中语文教材(1~5册)中有许多课文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笔者把有关课文按内容归纳为四种:第一类,爱我祖国壮丽河山;第二类,爱我中华民族英雄;第三类,爱我祖国灿烂文化;第四类,爱我祖国语言文字。这四种类别,在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4.
同世界各国一样,爱国主义历来是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传统,是我们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列宁说,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也是与时俱进的。在今天,爱国主又是指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限忠诚与热爱的思想感情,为祖国和民族生存发展的英勇献身精神和维护祖国团结统一的顽强努力。正因为如此,爱国主义教育也构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他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本文将以历史层面为背景,分析指出了爱国教育的现实意义以及如何利用历史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不可否认的是,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情感上的教育,也就是对祖国充满着美好的、深厚的爱国热情。俄国十月革命先导列宁曾经对爱国主义的定义进行过较为深刻的阐述:“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同时,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忠诚和热爱的一种集中体现。例如,热爱祖国秀丽风景、壮丽山河,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热爱民族的历史,在祖国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英勇抗战等等都是对祖国忠诚和热爱的表现形式,其中都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流露。  相似文献   

17.
张强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6):158-158,168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一定要利用历史课堂和历史活动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要从中国古代文化成就、优秀历史人物、民族团结、历史教训、祖国建设成就等方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并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8.
马耀斌 《甘肃教育》2007,(12S):25-25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赋予广大语文教师的使命。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表现这种浓厚感情的条件可渭得天独厚。爱国主义表现为人们对自己祖国的山河、资源、语言文字、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的热爱.表现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同时带着强烈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9.
梁柱 《考试周刊》2014,(91):130-130
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服务,把他们培养成祖国的接班人,为社会主义服务。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能力,把祖国社会的需要与个人的爱好和兴趣结合起来,顺利地从学校走入社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为祖国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0.
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这种感情表现在对祖国锦绣山河、各族人民、灿烂化遗产的热爱;表现在对祖国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对领导我们事业的中国共产党的热爱;表现在对祖国改革开放、命运前途的关注,并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身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